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宏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接经
  • 2篇针法
  • 2篇临床数据
  • 2篇耳穴
  • 1篇电图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指标
  • 1篇穴贴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血症
  • 1篇验案
  • 1篇阴证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机构

  • 7篇山东中医药高...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威海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李志宏
  • 7篇高华伟
  • 4篇吕美珍
  • 2篇单秋华
  • 1篇武永刚
  • 1篇卢岩
  • 1篇战文翔
  • 1篇曲生健

传媒

  • 2篇光明中医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肩周炎预后因素的临床数据挖掘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对肩周炎恢复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方法探讨性别、年龄、病程,初诊时前屈、后伸、内后旋角度,三家医院各自常规治疗方案、季节和病因对治愈所需时间的影响。对临床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论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本病,其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值得深入研究;患者应在发病之后尽快就诊,拖延会使本病恢复变得困难;患者发病后上肢内后旋的角度与预后呈正相关;性别因素与本病的恢复无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春夏可能预后好,秋冬可能预后差;那些受凉或者没有明确诱因的肩周炎患者常常能获得较快的恢复,而外伤导致的本病患者往往预后较差。在设计关于本病的临床实验时,做随机分组应充分考虑到病程、初诊内后旋角度、发病季节和病因因素,尽最大可能减少设计误差。
高华伟李志宏吕美珍曲生健史玲吴长岩
关键词:肩周炎预后因素数据挖掘
面神经麻痹临床数据回归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本病可能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从发病到开始治疗间隔时间、病因、发病季节、证型、受累神经节段、常规治疗和发病3个月末终点评分及后遗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绘制面神经麻痹病例观察表,据该表建立数据库,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连续型数值变量采用线性回归,二项分布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找到在P<0.05显著水平上的Logistic简约模型,根据回归模型寻找预后的关键因素。结果:所有模型拟合良好,线性模型排除多元共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其预报准确度都≥81.3%,回归方程如下:(1)线性回归:Y=92.468-0.149从发病到开始治疗间隔时间-1.379证型-4.291后遗症;(2)逐步回归:Logit(p85)=2.823针刺(7天内介入)-37.261;Logit(p90)=2.326春天发病+1.401营养神经药物-46.599;Logi(tp95)=3.248春天发病+0.143初诊评分-2.441风热阻络-2.627鼓索至镫骨肌支-30.052;Logi(tp后遗症)=2.883挑治+2.021镫骨肌支至膝状神经节+1.433其他病因-2.468。结论:(1)发病7天内介入针刺可使本病得到良好的恢复,针刺介入越早越好;(2)配合应用营养神经药物者预后更佳;(3)春天发病是预后良好的有利因素;(4)本病能否彻底恢复取决于初诊评分、辨证分型及受累神经节段的定位;(5)后遗症的产生与受累神经节段在镫骨肌支和病因不明密切相关。
高华伟李志宏单秋华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临床数据
不同针刺顺序大接经针法治疗中风阴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顺序对大接经针法治疗中风病阴证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阴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按经脉流注顺序针刺十二井穴,对照组按先手后足顺序针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血流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针刺顺序对大接经针法效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徐侨高华伟于冰李志宏
关键词:疗效观察
三议大接经针灸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大接经针灸技术肇自金元,选取十二井穴,或针或灸,始用于治疗中风病。现代的多个临床研究显示,该针灸技术对于包括中风病、多系统萎缩、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显示出了良好的适宜技术开发潜力。但是既往对该针法的研究中,有5个方面的问题尚需注意:(1)在例数估计上应合理选择,明确表述,保证结论的可靠性;(2)基线齐性分析要充分考虑所研究疾病的预后因素;(3)临床研究的量表,应符合所研究患者不同阶段的不同病理特点,合理选择;(4)负性事件报告(安全性评价)应如实描述;(5)不同针刺顺序、不同刺激手段、差异化选穴对大接经针灸技术效能的影响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高华伟卢岩李志宏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经行乳房胀痛42例
2019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经行乳房腹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用穴位埋线并配合耳穴贴压。结果:治愈3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经行乳痛疗效较好。
李志宏高华伟吕美珍
关键词:经行乳房胀痛穴位埋线耳穴贴压
再议大接经针法被引量:14
2010年
金代医家张元素之子张璧所创大接经针法疗效甚佳。但目前临床上对本法的应用仅限于治疗脑病[1~3],为了进一步研究此针法的适应症,我们进行了1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本法不仅适用于脑病(脏病),对于中医所言之腑病、外经病符合久病特征者都有良效,这提示我们对本法的适应症还需做更加规范深入的研究。
高华伟单秋华吕美珍李志宏
关键词:脑病腑病
不同耳穴心区反应冠心病的差异及针刺效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采用心电图及阳性反应点作为客观指标,对比观察耳前心区与耳背心区反应冠心病的差异及针刺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即刻效应的影响,从而探讨耳前心区及耳背心区对心脏的相关性,为临床优化选穴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本研究观察...
李志宏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指标针刺疗法
文献传递
发挥中医优势,防痛风于未然——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验案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中医药治未病源远流长,优势明显,在国家卫生保健工作“重点前移”战略中大有可为。近年来我们在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干预依据为肾功检查血尿酸水平及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结果,中医证候程度轻浅者予以饮食控制,阴虚者调以中药,阳虚者以灸法补之,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华伟战文翔王慧李志宏周永春武永刚吕美珍
关键词:治未病高尿酸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