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博

作品数:36 被引量:966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生态系统
  • 10篇土地利用
  • 7篇生态
  • 6篇地理
  • 6篇生态系统服务
  • 5篇土壤
  • 5篇气候
  • 3篇地形
  • 3篇地形起伏度
  • 3篇植被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土壤侵蚀
  • 3篇起伏度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教学
  • 2篇地理野外实习
  • 2篇野外实习
  • 2篇以太
  • 2篇植被指数
  • 2篇森林植被

机构

  • 28篇河南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海石油环保...

作者

  • 36篇朱文博
  • 25篇朱连奇
  • 12篇张静静
  • 8篇李双成
  • 7篇崔耀平
  • 4篇张晓东
  • 4篇何莎莎
  • 3篇刘娅
  • 3篇赵芳
  • 2篇王阳
  • 2篇张广花
  • 2篇高阳
  • 2篇韩雅
  • 2篇王珏
  • 1篇何莎莎
  • 1篇冯文峰
  • 1篇张树文
  • 1篇张才玉
  • 1篇李天奇
  • 1篇刘志强

传媒

  • 6篇地理研究
  • 5篇地理学报
  • 4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栅格的豫西山区地形起伏特征及其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被引量:44
2018年
地形起伏是约束山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山地平原过渡带其约束作用更为显著。以位于秦岭—黄淮平原过渡带的豫西山区为例,基于200 m分辨率DEM数据,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并提取地形起伏度;以1∶10万土地利用、乡镇人口和县域各产业数据为基础,建立人口和经济空间化模型,同时生成200 m分辨率的栅格人口和经济密度图;在系统分析地形起伏度、人口和经济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基于栅格单元定量揭示了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并与其他地形因子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豫西山区地形起伏度以低值为主,58.6%的区域地形起伏度小于等于0.5个基准山体的高度(相对高差≤250 m);空间上呈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的格局,与海拔、坡度均呈较强的正相关,且与坡度的相关性更大。(2)被选作验证的人口和经济数据与对应模拟值的线性拟合度分别为0.943和0.909,表明空间化结果能反映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实际状况。(3)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强于其他地形因子的影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较好的对数拟合关系,拟合度分别为0.911和0.874;豫西山区88.65%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不超过0.5的地区,88.03%的生产总值分布在地形起伏度不超过0.3的地区。相对人口分布,研究区的经济发展向地形起伏度低值区的集聚态势更加明显。
张静静朱文博朱连奇崔耀平何莎莎任涵
关键词:地形起伏度空间化栅格豫西山区
基于Meta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与转移被引量:15
2016年
基于Meta-analysis方法,分别建立耕地、林地、草地、园地、水域和未利用地6个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回归模型。除考虑年代和评估方法外,还引入分区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发现这两个变量在解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时较为重要。使用价值转移研究范式,将所建模型应用到京津冀地区,计算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按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低排序为水域、林地、草地、园地、耕地、未利用地;京津冀地区不同市区各类土地利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同,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和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北京和天津最高,承德和张家口最低;未利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张家口和承德最高,北京和天津最低。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也可为京津冀地区土地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雅昕刘娅朱文博李双成
关键词:META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设计被引量:7
2019年
根据强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地理实践力的根本理念,在河南高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分析研究了学生对地理实践力内涵的理解、教师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视程度、学生野外实践教学的收获、观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学生期待的实习模式和如何开展教学效果评估等.依据目前高校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地理实践力的“探究型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点、线和面结合的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野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有效地锻炼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朱连奇朱文博时振钦张广花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地理思维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14年
通过整理国内外已发表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ulture ecosystem services,CES)研究文献,评述在研究尺度、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和管理与决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预测CES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完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制图方法和加强服务间相互作用分析是未来研究的3个重要方面。
董连耕朱文博高阳李双成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文化服务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淇河流域土壤侵蚀特征研究被引量:34
2019年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土壤类型数据、降雨数据、植被覆盖指数(NDVI),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计算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蚀性因子(K)、植被覆盖因子(C)、水土保护措施因子(P),借助InVEST模型对淇河流域2015年山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淇河流域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932. 80、617. 13、282. 46、159. 58、141. 64和93. 84 km^2;土壤侵蚀总量为7 225 839. 54 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2. 45 t/(hm^2·a);(2)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草地和林地多分布在地形起伏度较大的高海拔区,潜在的土壤侵蚀量较大,土壤侵蚀强度也较大。虽然未利用地占流域总面积很小,但侵蚀模数最大;(3)淇河流域土壤侵蚀与坡度、海拔和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具有密切关系,土壤侵蚀模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降低,海拔在1 200 m处达到峰值,土壤侵蚀模数随着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坡度和起伏度越大,坡面土壤的不稳定性愈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下移的可能性就愈大。海拔600~1 200 m、坡度大于15°、地形起伏度70~500 m的区域土壤侵蚀状况严重,是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土壤侵蚀是山地生态脆弱性响应的重要指标,山地流域的土壤侵蚀研究对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
何莎莎何莎莎崔耀平朱文博叶露培崔耀平朱连奇
关键词:土壤侵蚀土地利用侵蚀模数
高校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19年
地理野外实习是高校地理学类相关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专业提高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本文分析了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指出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简明和可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地理野外实习教学不仅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团队协作精神的锻炼。在评价方法上,强调注重团队成绩,实习成绩要根据实习组织与管理、教学指导和实习效果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培养团队意识。
时振钦朱文博张广花朱连奇
关键词:高校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指导
50年来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沟蚀的影响——以克东地区为例被引量:15
2019年
以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克东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965年的Corona、2005年的SPOT5和2015年高分一号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获取研究区对应年份的侵蚀沟分布状况;以1954年地形图和1975年的Landsat/MSS、2005年和2015年的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分别获取1965年、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以侵蚀沟裂度为指标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分析研究区近50年来沟蚀变化状况。结果表明:黑土区沟壑侵蚀状况日益严重,耕地中侵蚀沟面积最大、侵蚀沟裂度增长速度最快;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上沟蚀状况的加剧伴随着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垦;耕地和草地相互转换裂度变化最大,退耕还林还草短期内侵蚀沟裂度仍然很高,但随着近10年来"退耕还林"的推行和用地状况的改善,沟蚀虽仍在发展但速度趋于缓慢。
李茂娟李天奇朱连奇张树文朱文博张静静
关键词:土地利用东北黑土区沟蚀
基于空间与区域视角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框架被引量:91
2014年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回顾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研究范式正在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范式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重视时空异质性、更加关注流动性与区域效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人类收益与福祉级联框架中,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都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不仅可以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学参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逻辑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推进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地理化"转向,我们提议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并初步描绘了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的学科框架,包括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议题等。
李双成王珏朱文博张津刘娅高阳王阳李琰
关键词:研究范式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20年
自然界中,土壤碳库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碳平衡起决定性作用,而土壤有机碳又是碳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研究土壤有机碳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基于宝天曼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并运用半方差函数、克里格插值分析山地土壤有机碳垂直性特征及空间分异程度,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土壤有机碳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宝天曼土壤有机碳介于0.31~7.7 g/kg,属于较低水平,最高值(7.70 g/kg)出现在北坡987 m处;(2)不同土层深度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不同,0~20和40~60 cm对高斯模型拟合效果更明显、20~40 cm对球状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而线性模型对于60~80和80~100 cm土层深度拟合效果较佳,克里格插值表明0~20和20~40 cm空间分异特征相似,呈西南向东北增加的趋势,而40~60 cm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呈现东北高、西南低;(3)宝天曼不同土层深度受单个环境因子影响程度不同,解释力介于0.127~0.407,其中NDVI对0~20 cm土壤有机碳解释力最显著(0.407)、高程对40~60 cm土壤有机碳解释力最高(0.373),交互探测结果表明NDVI与坡度解释力最高、高程与其他因子交互探测后解释力显著增大,表明宝天曼土壤有机碳受多种环境因子共同影响,而非单一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李理朱文博刘俊杰张俊华朱连奇
关键词:碳库土壤有机碳克里格插值宝天曼
基于GWR模型的中国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在ArcGIS支撑下,基于1982—2010年8 km分辨率的AVHRR NDVI及气温和降水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构建中国NDVI与气候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中国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互关系,获取各个回归参数的空间格局,并将模拟结果与全局性回归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显著提高,拟合优度从0.3提高到0.6。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从北到南,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逐渐减小;西北内陆等干旱荒漠地带,气候因子对NDVI的影响较大。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气温对NDVI的影响超过降水。各区NDVI与主导气候因子发生作用的特征尺度不同。
韩雅朱文博李双成
关键词:NDVI气候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