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瑞祥

作品数:23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皮肤
  • 2篇蛋白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寻常痤疮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晕痣
  • 2篇脓皮病
  • 2篇皮病
  • 2篇皮肤黑素瘤
  • 2篇皮损
  • 2篇痤疮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淋巴
  • 2篇耐药

机构

  • 2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作者

  • 23篇曹瑞祥
  • 23篇张江安
  • 22篇于建斌
  • 7篇甄希
  • 7篇徐文博
  • 7篇赵蕾
  • 5篇苗青
  • 5篇李昕
  • 5篇庞琳娜
  • 3篇王湍
  • 3篇李小红
  • 2篇陈琳
  • 2篇徐武生
  • 2篇刘冬冬
  • 2篇李庆研
  • 2篇李税琪
  • 2篇王丽
  • 2篇房凤霞
  • 1篇庞丽娜
  • 1篇孔祥东

传媒

  • 13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损内注射补骨脂之后的蓝色白癜风1例
张江安于建斌苗青赵蕾曹瑞祥
ABCG2,ABCB5在皮肤黑素瘤中的共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ABC)转运体ABCG2,ABCB5在皮肤黑素瘤中的共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单/双重染色法检测30例皮肤黑素瘤、30例皮内痣及5例A375细胞移植瘤中ABCG2,AB-CB5的表达与共表达。结果①ABCG2在黑素瘤、皮内痣中阳性率分别为63.33%和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细胞率平均值分别为(25.50±9.47)%和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A375细胞移植瘤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率平均值分别为100.00%和(27.00±8.04)%;②ABCB5在黑素瘤、皮内痣中阳性率分别为73.33%和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细胞率平均值分别为(28.75±2.22)%和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A375细胞移植瘤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率平均值分别为100.00%和(30.50±4.66)%;③ABCG2和ABCB5在黑素瘤、皮内痣中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0%和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表达阳性细胞率平均值分别为(23.00±2.94)%和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A375细胞移植瘤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率平均值分别为100.00%和(24.50±4.04)%。结论皮肤黑素瘤与A375细胞移植瘤中存在ABCG2,ABCB5的阳性表达和共表达,提示皮肤黑素瘤的多药耐药可能与ABCG2和ABCB5有关。
曹瑞祥于建斌张江安吴景兰甄希徐文博
关键词:黑素瘤ABC转运体ABCG2多药耐药
丘疹紫癜性手套和短袜样综合征1例
2019年
患者女,17岁,发热3 d,手足部起红色皮疹2 d。皮肤科情况:手足背部可见红斑、小丘疹和瘀点,皮疹分布呈手套和短袜状。实验室检查:微小病毒B19 IgM抗体阳性,但IgG抗体阴性。诊断:丘疹紫癜性手套和短袜样综合征。对症治疗4 d后皮损消退。
王丽曹瑞祥李昕张阳杨潇潇袁梦瑾张江安
关键词:微小病毒B19
免疫表型为CD8^+,CD4^-,CD56^+的蕈样肉芽肿1例被引量:4
2010年
报告1例免疫表型为CD4-,CD8+,CD56+的蕈样肉芽肿(MF)。患者男,21岁。双侧腋窝、躯干及腹股沟大片状灰红色至棕红色斑8年,呈渐进性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不全,真皮内致密淋巴细胞,部分细胞入侵表皮。免疫组化示CD4-,CD8+,CD3+,CD43+,CD68灶状+,CD30灶状+,CD56+,TIA-1-,EBV-。诊断:蕈样肉芽肿。给予阿维A胶囊30mg/d,顿服,糠酸莫米松乳膏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皮损缓解,临床随访4个月,病情稳定。
甄希于建斌张江安徐文博庞丽娜曹瑞祥
关键词:蕈样肉芽肿免疫表型
三氯异氰尿酸致晕痣患者发生化学性白斑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女,48岁,医生.躯干多处色痣周围起白斑20余年,反复佩戴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商品名健之素)浸泡的口罩半年后面部起白斑2个月.20余年前患者发现右腰部色痣周围起白斑,之后右肩部、左右肩胛和右胸部多个色痣周围也起类似白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晕痣,曾以液氮冷冻皮损内色痣.半年前患者开始佩戴棉口罩,口罩更换(每2~5 d更换1次)时以健之素溶液(1~2片/500 ml)浸泡后,再以清水漂洗.9周前因偶然的原因(他人将浸泡健之素的口罩未经清水漂洗即直接晾干),佩戴口罩后出现面部红斑,且自觉灼热、刺痒,在外院诊断为接触性皮炎,遂停止佩戴健之素浸泡的口罩,并予以生理氯化钠溶液局部冷湿敷,1周后红斑消退,灼热、瘙痒消失.2个月前偶然发现面部起白斑,为了明确诊断,于2009年10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健康,否认家族中有白癜风和类似疾病患者.
张江安于建斌徐文博甄希庞琳娜曹瑞祥
关键词:三氯异氰尿酸白斑晕痣面部红斑医院诊断戴口罩
CD207在晕痣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CD207在晕痣中的表达意义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晕痣组织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D207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进展期晕痣组和稳定期晕痣组CD207表达分别为(78.4±14.1)和(60.2±12.2)个/mm,正常对照组为(51.5±10.1)个/m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与稳定期晕痣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晕痣组织中CD207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其发病机制与朗格汉斯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刘冬冬张江安于建斌徐武生李税琪曹瑞祥
关键词:晕痣朗格汉斯细胞
PAPASH综合征一例研究
2018年
患者男,22岁,面颈部、背部、腋窝、腹股沟暗红色丘疹、结节、脓疱、囊肿6年,双下肢多发暗紫红斑块伴溃疡1年,2016年10月3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6年前,患者于某院诊断为痤疮,未予治疗。1年前双下肢出现多发紫红色斑块,后破溃并融合成溃疡,直径1~12 cm。2002年5月9日,患者因左膝关节肿痛半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检查示类风湿因子阴性,左膝关节腔积液涂片: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及单核细胞,未见异常细胞,诊断为左膝化脓性关节炎。入院体检:一般情况欠佳,行走困难,血压142/92 mmHg(1 mmHg = 0.133 kPa)。双下肢多发紫红色斑块,中央溃疡形成。下肢溃疡边缘皮损组织病理:表皮破溃,细胞间水肿,可见中性粒细胞进入,真皮浅中层明显水肿,局灶红细胞外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弥漫性浸润,临床及病理符合坏疽性脓皮病。面颈部、腰背部可见广泛炎性丘疹、脓疱、脓肿及囊肿,腋窝、腹股沟少量暗红色结节,呈囊肿痤疮及化脓性汗腺炎表现。PSTPIP1基因测序:外显子区未见突变,内含子区发现c.36 + 68 G 〉 A、c.137 + 47 G 〉 C、c.562 + 114 C 〉 G het复合杂合突变,在100例正常人测序中有45例发现该位点突变,考虑为多态性位点,致病意义不能明确。最终诊断:PAPASH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头孢米诺、异维A酸及沙利度胺治疗,2周后皮损明显好转。现患者仍在随访中。
毛子慧张江安于建斌马骞曹瑞祥赵蕾李昕陈莹莹程灵云
关键词:坏疽性脓皮病寻常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化脓性关节炎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27岁。躯干、四肢反复发生暗红色丘疹、结节、坏死、结痂4月余,无痛,偶有瘙痒。皮肤科情况:躯干、臀部及四肢暗红色丘疹、结节,部分中央坏死、破溃,结黑褐色厚痂,留有萎缩性瘢痕或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结节状淋巴及大组织样细胞浸润,可见多数异型细胞,约占30%,少数细胞呈双核或多核;免疫组化染色示:CD3(+),CD4(+),CD30(+),CD68(+),CD8个别(+),CD20个别(+),Ki-67约10%(+)。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
陈琳张江安于建斌曹瑞祥王湍李庆研贾名妍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男性尿道劈开术后前尿道广泛尖锐湿疣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男,25岁,尿道赘生物半年,尿道劈开术及尿道内肿物切除术后2个月,赘生物再发2周,于2017年3月收住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年前因发现尿道口多发菜化状赘生物,表面粗糙,伴尿线变细,先后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
李晋雪张江安于建斌李昕赵蕾曹瑞祥房凤霞毛子慧
关键词:5-氨基酮戊酸前尿道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男性尿道赘生物
司库奇尤单抗对MTX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1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观察司库奇尤单抗对甲氨蝶呤(MTX)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8月-10月纳入对MTX治疗无效的13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给予司库奇尤单抗皮下注射治疗,于第0、1、2、3、4、8和12周皮下注射300 mg,于第0、4、8、12、16周观察13例患者PSAI 90、PASI 75应答率,在第16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BV、HCV、PPD和T-SPOT,同时观察0~16周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3例患者均完成12周疗程的药物治疗。第4、8、12和16周PASI 75应答率分别为46.15%、84.62%、92.31%和100%,而PASI 90应答率分别为23.07%、46.15%、61.54%和84.61%。所有患者在第16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HBV、HCV、PPD和T-SPOT结果均正常,且均未出现严重感染及恶性肿瘤等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急性荨麻疹,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红斑,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同时需要注意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曹瑞祥孟静于建斌张江安李小红
关键词:银屑病斑块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