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华
- 作品数:52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生儿游泳时两种脐带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前新生儿游泳技术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长期以来,新生儿游泳时脐部都提倡采用护脐贴遮盖,而王立新等[1]提到新生儿游泳时脐部未用任何遮盖物,因此新生儿在游泳时脐部是否需要遮盖还存在争议,至今还未有人对此做专门的研究。
- 曹学华罗宏
- 关键词:新生儿游泳新生儿脐部感染
- 男护士在妇产科实习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男护士在妇产科的实习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妇产科实习的男护士12名,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男护士在妇产科实习的主要体验有:得不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失落感、学习积极性下降、生活学习不方便、对专科操作不满意等。结论男护士在妇产科实习期间有着多种不良体验,临床带教老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在妇产科的实习。
- 代玲曹学华闵丽华罗宏
- 关键词:男护士妇产科
- 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孕妇妊娠期压力及原因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孕妇妊娠期压力状况,并分析原因,为帮助顺利渡过妊娠期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妊娠压力量表和自设问卷,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ART妊娠妇女10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ART孕妇压力得分中位数(M)=1.89、四分位间距(QR)=0.76;主要压力源是"担心胎儿能否安全分娩,担心胎儿不正常,担心早产",与自然妊娠妇女总体压力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8,P<0.05)。结论ART孕妇处于中度妊娠压力水平,且压力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在护理干预中,减轻ART孕妇的压力状况,使之更好地度过妊娠分娩期。
- 曹学华闵丽华张小建吕群周兰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孕妇影响因素
- 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后新生儿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家庭(产妇、丈夫、新生儿)共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经过培训后掌握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方法的责任护士一对一进行,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常规方法进行。母婴入室后做好入室宣教、喂养、护理指导,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巡视病房时,或产妇及家属有需求时给予指导及帮助,采取的是遵从家庭的意愿给予适时指导。观察两组家庭产后第3天、42d新生儿喂养方式。结果干预组产后家庭第3天及42d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模式使产后家庭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有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
- 曹学华罗宏闵丽华
- 关键词:亲子互动护理干预母乳喂养
- 新生儿吸乳行为对母亲的影响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吸乳行为对母亲的影响,探索更适合母亲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根据巴恩斯对新生儿吸乳行为分型,观察各型态新生儿母亲的行为、乳汁量充足时间、哺乳并发症,统计采用SPSS 6.0统计软件进行F检验、q检验。结果各型新生儿的母亲行为不同、乳汁量充足时间也不同,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吸乳行为有多种型态,且不同的型态对母亲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护理新生儿母亲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人文精神,尊重母婴的个体行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更好的满足母婴需求,利于母亲身体健康。
- 闵丽华杨俊华尹琼英曹学华刘学洁
- 关键词:母乳喂养新生儿母亲护理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随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辅助生殖技术(ART)应用30多年以来,为无数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幸福。ART日益发展,在解决了不孕夫妇生育问题的同时,也存在着可能的不良后果。因此通过此技术出生儿童的健康问题受到了关注,ART对子代的安全性也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1]。通过对妊娠的追踪、随访和对大量资料分析可以了解子代的健康情况。因此对于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病人都需要进行随访。目前,全国各地辅助生殖中心尚无标准、
- 曹学华
- 关键词:术后随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护理记录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不育夫妇辅助生殖技术
- 中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 慢性肾脏疾病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我国肾病患病率为全球最高。约有89.5%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衰弱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我国MHD患者衰弱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数据库中有关中国MHD患者衰弱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32篇文献,包括6 746例患者,其中衰弱患者2 566例,涉及影响因素3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MHD患者衰弱患病率为37.4%(95%CI=30.3%~44.5%)。年龄(OR=1.09,95%CI=1.06~1.13)、年龄>60岁(OR=3.81,95%CI=2.31~6.30)、女性(OR=2.13,95%CI=1.47~3.08)、独居(OR=2.42,95%CI=1.22~4.80)、睡眠(OR=1.28,95%CI=1.08~1.50)、抑郁(OR=1.97,95%CI=1.26~3.08)、透析龄(OR=3.25,95%CI=1.82~5.79)、社会支持(低水平)(OR=1.99,95%CI=1.39~2.86)、合并并发症(OR=1.79,95%CI=1.40~2.30)、营养不良(OR=1.17,95%CI=1.07~1.28)、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OR=1.32,95%CI=1.01~1.71)、C反应蛋白(CRP)(OR=1.15,95%CI=1.09~1.21)、血红蛋白(Hb)<110 g/L(OR=2.70,95%CI=1.67~4.36)、合并糖尿病(OR=2.16,95%CI=1.48~3.16)、合并脑血管疾病(OR=2.66,95%CI=1.85~3.82)、合并冠心病(OR=3.50,95%CI=2.15~5.70)是MHD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高经济收入(OR=0.02,95%CI=0.01~0.14)、社会支持(高水平)(OR=0.86,95%CI=0.76~0.97)、营养良好(OR=0.47,95%CI=0.26~0.85)、日常生活能力(ADL)(OR=0.80,95%CI=0.70~0.91)、血清白蛋白(ALB)(OR=0.84,95%CI=0.77~0.91)、Hb≥110 g/L(OR=0.70,95%CI=0.54~0.90)、25-羟维生素D[25-(OH)VD](OR=0.69,95%CI=0.49~0.98)是MHD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我国MHD患者衰弱患�
- 王晓霞曹学华李艳熊浪宇胡婉琴向凤贾钰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影响因素META分析
-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为ART妊娠妇女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修订版进行问卷调查,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ART的妊娠妇女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三次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在我院产科门诊做系统保健的110例自然妊娠妇女作对照分析。结果:妊娠早期ART妊娠妇女的焦虑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189,P<0.05);妊娠晚期ART妊娠妇女的焦虑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219,P<0.01);妊娠早期ART妊娠妇女抑郁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176,P<0.05);妊娠晚期ART妊娠妇女抑郁因子分值高于自然妊娠妇女(t=2.183,P<0.01)。结论:ART妊娠妇女心理健康明显低于自然妊娠妇女,加强对ART妊娠妇女心理干预势在必行。
- 闵丽华张小建曹学华罗宏马静刘朗代玲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妇女心理状况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发生药物外渗最多的11个科室,每个科室选择1名护士作为圈员,成立QCC小组,开展关于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的QCC活动,分析导致药物外渗发生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制定护理措施,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51%),目标达成率117.93%,进步率74.43%,圈员能力得到提高,工作流程得到规范,与实施QCC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QCC活动应用于药物使用安全管理的预防工作中,可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减少纠纷。
- 周敏马青华曹学华蒋文春敬洁廖天芬温贤秀
-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药物外渗护理安全
- 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 2009年
- 曹学华代玲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重度妊高征小动脉痉挛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