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小巍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新闻
  • 2篇媒介
  • 2篇集团并购
  • 2篇并购
  • 2篇传媒
  • 1篇地震
  • 1篇新闻事业
  • 1篇新闻事业史
  • 1篇新闻思想
  • 1篇新闻宣传
  • 1篇灾难
  • 1篇事业史
  • 1篇受众
  • 1篇孙中山
  • 1篇孙中山思想
  • 1篇突发事件
  • 1篇突发事件报道
  • 1篇千人成本
  • 1篇汶川地震
  • 1篇媒介产业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戴小巍
  • 1篇刘九洲
  • 1篇刘一夫
  • 1篇高琛琛
  • 1篇彭志坚

传媒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前哨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第一时间定义新闻——对2008年我国几起突发事件报道的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2008年是我国的多事之秋,危机事件频发。倘若媒体能在危机报道中妥善引导舆论,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把灾难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而这需要媒体在第一时间定义新闻。第一时间定义新闻,是指危机发生后,媒体迅速对危机作出自己的解释,给危机定性,打上媒体的烙印;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舆论导向责任,协助党和政府处理危机。
戴小巍刘九洲
关键词:新闻
浅析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协商性解读——以“5·12”灾难的传播为例
2009年
媒介的效果理论在经历了万能媒介论、有限效果论这两个极端之后,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至今,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媒介观。学界称之为协商性媒介效果观。这个效果观的基本观点是媒介把事件的意义传递给受众,受众经过协商来接受或不接受这些媒介建构的意义。这个理论与英国著名文化学家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文章尝试以这两个理论来分析汶川地震灾难的传播中受众对于媒介传播的协商性解读。并试图归纳出某些媒介减少对抗性解读的一方法。
刘一夫戴小巍
关键词:受众汶川地震
国际传媒集团并购的整合策略探析
2009年
随着"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在商界越来越风靡,传媒行业也开始流行并购热。一个个传媒集团不断的跨越行业甚至是产业对其他媒体进行并购。但做大不等于做强,传媒集团在并购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到种种问题。本文试着以维旺迪集团并购、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汤姆森集团对路透社的合并、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公司等个案为例来探讨国际传媒集团并购的整合策略。
彭志坚戴小巍
关键词:并购
论孙中山的新闻思想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驱。从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到领导革命军推翻封建帝制,再到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孙中山先生毕生都在为其所追求的“民族、民权、民生”而不懈努力,期冀肃清封建残余,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
戴小巍
关键词:新闻事业史民国报刊新闻宣传孙中山思想
文献传递
传媒集团并购的风险及整合策略探析
2009年
“大鱼吃小鱼”现象在商界日益增多,传媒行业也流行起了并购热。并购可以让媒介产业的资本相对集中,让广播电视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最重要的是并购使媒介以较小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实现资产存量的有效配置。同时,还可以降低媒介企业在生产、销售、扩大覆盖方面的成本、减少管理费用,并且降低广告的千人成本,从而提高媒体整体竞争力。
戴小巍高琛琛
关键词:并购千人成本媒介产业规模化生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