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伟

作品数:85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养殖
  • 15篇微囊藻
  • 11篇水华
  • 10篇蓝藻
  • 9篇小檗
  • 9篇小檗碱
  • 8篇抑藻
  • 8篇水体
  • 8篇铜绿微囊藻
  • 8篇池塘
  • 7篇绒螯蟹
  • 7篇胡子鲶
  • 7篇革胡
  • 7篇革胡子鲶
  • 7篇RFLP
  • 6篇水产
  • 6篇基因
  • 5篇淡水
  • 5篇饲料
  • 5篇细胞

机构

  • 80篇天津农学院
  • 7篇浙江大学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天津市水产研...

作者

  • 83篇戴伟
  • 40篇张树林
  • 36篇毕相东
  • 29篇张达娟
  • 24篇王晓梅
  • 20篇郭永军
  • 17篇邢克智
  • 13篇董少杰
  • 10篇王茜
  • 8篇陈成勋
  • 4篇王存
  • 4篇丛方地
  • 4篇季延滨
  • 3篇徐敏
  • 3篇王宏坡
  • 3篇李永仁
  • 3篇齐红莉
  • 3篇孙学亮
  • 3篇王庆奎
  • 3篇许梓荣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水产科学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天津农学院学...
  • 3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利渔业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Agricu...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μg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及暴露时间的延长,罗非鱼组织中铅残留量均呈上升趋势.铅在罗非鱼体内的蓄积分布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肠>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背肌>脑.以上研究结果揭示,罗非鱼对饲料铅具有较大的耐受性;中肾和骨等铅残留量高的组织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中铅胁迫情况,而胃、肠组织中铅残留量可作为食料铅污染的监测指标.
戴伟杜华华傅玲琳金成官许梓荣
关键词:罗非鱼
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防御系统及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将罗非鱼暴露于不同水平(0、100、400和800μg·g-1)饲料铅60d后,对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观察其肝胰脏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罗非鱼肝胰脏中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被铅诱导升高;随着铅暴露剂量增加,罗非鱼肝胰脏病理损伤逐渐加剧.以上研究结果揭示饲料铅可能通过诱导罗非鱼肝胰脏发生氧化损伤而发挥毒性作用,损害其结构和功能.
戴伟金成官傅玲琳杜华华许梓荣
关键词:罗非鱼肝胰脏显微结构
鱼类干扰素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干扰素系统(Interferon system)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所知的机体防御反应中出现最早的细胞功能调节系统,在病毒感染几小时之内就起作用,是脊椎动物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效应系统。除了抗病毒作用外,干扰素(IFN)还参与机体的其他重要生理过程,如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凋亡,以及机体免疫反应等。鱼类作为低等脊椎动物,其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在其自身抗病过程中较特异性免疫系统发挥更大作用。
戴伟许梓荣
关键词:干扰素干扰素调节因子
革胡子鲶高产机理的研究
王晓梅戴伟邢克智季延滨马金弘李天俊王茜张茂群陈成勋徐敏王存
高密度养殖是生产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更大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但它不可避免地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速度和健康.与其它鱼类相比,革胡子鲶对高密度养殖适应性较强.天津市德仁水产养殖中心使革胡子鲶高密度设施化养殖产量达300kg/...
关键词:
关键词:革胡子鲶基因工程水产养殖
从细胞膜通透性与核酸光谱变化的角度探究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
本研究从细胞膜通透性与核酸光谱变化的角度探究小檗碱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首先通过研究小檗碱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小檗碱浓度超过0.01%(W/V)时,小檗碱能显著增加铜绿微囊藻Ca2+和M...
张树林毕相东杨攀戴伟邢克智
关键词:小檗碱铜绿微囊藻细胞膜通透性核酸光谱
一种单胞藻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胞藻培养装置,该单胞藻培养装置包括摇床、滑轨、温度计、电机和充气泵及其输气管,摇床设置在滑轨上,电机通过滑动杆与摇床连接,摇床中设置有多层横梁,横梁上固定温度计并且悬挂有多个置物钩,置物钩上悬挂藻液...
张树林张达娟戴伟毕相东王泽斌鲍振博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海水贝类池塘养殖的肥水膏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水贝类池塘养殖的肥水膏及其使用方法,将微藻酸解产物、腐植酸、贝壳粉、枯草芽孢杆菌粉及饲用微量元素按照质量分数为50~70:10~20:4~6:3~3.8:0.1~0.2比例混和搅匀制成的膏状物,该肥...
毕相东梁健董少杰郭永军戴伟李永仁张达娟
文献传递
高密度养殖下革胡子鲶生长激素mRNA表达的半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以β-肌动蛋白(β-actin)mRNA的表达量作为内标,应用半定量RT-PCR法,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不同月龄革胡子鲶垂体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5,5,6.5月龄试验鱼的GH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612~5.965,2.929~4.556和1.360~1.821;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346±0.656 0,3.649±0.568 4和1.575±0.135 5。上述数据经方差分析得出,革胡子鲶任意两个不同月龄之间GH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达到1%的显著水平。Duncan氏多重比较结果显示,3.5,5月龄试验鱼垂体GH 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6.5月龄。
王晓梅戴伟郭永军陈承勋李娜张茂群
关键词:革胡子鲶半定量RT-PCR
条纹斑竹鲨养殖藻丛刷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的应用
2015年
利用人工构建的藻丛刷(Algal Turf Scrubber,ATS)系统处理条纹斑竹鲨养殖用水,并对水中NO3--N、NO2--N、NH4+-N和PO43--P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以确定藻丛刷系统对观赏鱼养殖用水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为期60d,试验期间不换水。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水中NO3--N含量维持在5.64-9.87mg/L范围内,NO2--N含量维持在0.03-0.07mg/L范围内,NH4+-N含量维持在0.03-0.07mg/L范围内,PO43--P含量维持在1.33-1.78mg/L范围内。由此可见,在合适的养殖密度和适当的投饵条件下,藻丛刷系统能够有效净化鲨鱼养殖用水水质,使其在不换水情况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
张达娟张树林孙茂军戴伟
关键词:鲨鱼水质
一种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是将富里酸、微藻藻粉、饲用蛋白酶粉及海藻胶按照质量份数7~8:1.4~1.6:0.2~0.8:0.2~0.8比例混匀后,按照质量比1...
毕相东戴伟董少杰张树林张达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