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兰
- 作品数:55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刘春燕戎兰蒋晓芸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
- 益生菌对结肠炎大鼠黏膜和系统水平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结肠炎大鼠黏膜和系统水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益生菌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UC组)和治疗组(PC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PC组大鼠每天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悬液(2.2×109CFU/只)治疗,共4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炎症并评分;分离脾细胞和小肠派伊尔氏淋巴滤泡(Peyers’patches,PP)中的免疫细胞,与大肠埃希菌标准株共同培养72h,酶免疫分析法(EIA)检测上清液中TNF-α、IFN-γ、IL-12、IL-10和TGF-β水平。结果(1)PC组炎症评分明显低于UC组(P<0.05)和高于NC组(P<0.01)。(2)UC组大鼠脾细胞和PP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3),IL-10明显低于NC组(P<0.03);PC组的明显低于UC组而高于NC组(P<0.05),IL-10高于UC组而低于NC组(P<0.05)。(3)UC组PP细胞上清液中的IL-12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2)和PC组(P<0.05);PC组高于NC组(P<0.02);脾细胞上清液中的IL-12水平和两种细胞上清液中的TGF-β水平在3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肠炎大鼠黏膜和系统水平均存在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间的平衡失调;双歧三联活菌可改善此类失平衡。
- 刘伟戎兰丁伟群孙大裕
- 关键词:实验性结肠炎细胞因子
- 毫米波照射对大鼠实验性肝癌病变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低能量高功率密度毫米波照射对实验性肝癌大鼠演变过程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 6组 ,第 1至 5组均为诱导肝癌组 ,用二乙基亚硝胺 (DEN ,diethylnitrosamine)喂养 14周诱导实验性肝癌 ,同时用毫米波通过直接或循经 (肝俞 )照射 5或 10周 ;第 6组为正常大鼠毫米波照射对照组。检测肝癌演变过程中血清学、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诱导的肝癌大鼠 ,血清中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碱性磷酸酶 (AKP)、胆汁酸 (BA)较正常大鼠组明显升高 ,毫米波照射肝癌大鼠γ GT、AKP、BA与肿瘤对照组相比略下降 ,统计学上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肿瘤对照组光镜下有肝癌结节 ,而毫米波照射组仅见嗜酸性和嗜碱性增生结节。毫米波照射后肝癌大鼠细胞核增殖数 (PCNA)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 ,第 5周开始的直接毫米波照射组PCNA低于其余毫米波照射组 ;毫米波照射后肝癌大鼠 p5 3,bcl 2蛋白表达较肿瘤对照组明显减少。 结论 毫米波照射能减缓DEN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肝脏病理改变减轻 。
- 戎兰孙大裕庞惠芳陆玮梅玲
- 关键词:毫米波照射肝癌二乙基亚硝胺
- 美沙拉嗪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内毒素-Toll样受体4-细胞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2008年
- 越来越多的细胞核因子-κB(NF-κB)与炎症性肠病(inflanmlatorv bowel disease,IBD)相关性证据表明,调节NF-κB通路可能是IBD治疗的主要靶点。而5-氨基水杨酸制剂(5-aminosalicylic acid,5-ASA)如美沙拉嗪是治疗IBD的主要药物,研究表明5-ASA作用机制广泛,如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等。本研究观察美沙拉嗪对结肠炎大鼠内毒素(LPS)-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5-ASA治疗IBD其他可能的作用机制。
- 刘伟戎兰丁伟群蒋义斌钟良孙大裕
- 关键词:细胞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实验性结肠炎信号通路美沙拉嗪内毒素
- 小肠印戒细胞癌误诊为克罗恩病
- 2009年
- 患者男,52岁。因反复恶心、呕吐伴腹痛4个月余收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开始出现反复恶心、呕吐伴腹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停止排便,病程中无黑便、腹泻、黏液血便,无头晕、头痛,无口腔溃疡、发热、关节酸痛等。外院曾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示“机械性小肠梗阻”,
- 邱志兵戎兰钟良
- 关键词:机械性小肠梗阻印戒细胞癌克罗恩病误诊停止排便黏液血便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测试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了解丹参多酚酸盐是否对脂肪因子产生影响,进一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实验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多酚酸盐干预组,饮用5%DSS造模,14 d后检测相应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的肠道炎症明显减轻(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瘦素、趋化素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脂联素降低(P<0.05);干预组仅血清瘦素较模型组低(P<0.05),脂联素和趋化素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脂肪因子。
- 蒋晓芸戎兰蒋义斌钟良孙大裕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脂肪因子
- 慢性肝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内毒素血症被引量:21
- 2005年
- 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情况与内毒素、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检测64例慢性肝病患者SIBO情况,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PDGF,放免法检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氨基末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水平。分析SIBO与内毒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64例慢性肝病患者中,LHBT阳性22例(34.4%),慢性肝病伴与不伴SIBO的血浆内毒素为(62±19)和(31±13)pg/ml;PDGF为(211±77)和(136±57)pg/ml;HA为649±189)和(394±210)ng/ml;LN为(139±24)和(110±35)μg/L;Ⅳ.C为(156±41)和(112±51)μg/L;PⅢNP为(32±10)和(21±12)μg/L(P值均<0.01)。慢性肝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PDGF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803,P<0.01);血浆内毒素、PDGF水平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结论SIBO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高内毒素血症的原因之一,其引起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能参与促进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过程。
- 刘伟蒋义斌钟良戎兰孙大裕
- 关键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内毒素血症肝纤维化慢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内毒素水平
- 33.3GHz毫米波对H_(22)小鼠肝癌细胞株和动物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通过对H_(22)小鼠肝癌细胞株体外培养和肿瘤动物的研究,探讨33.3GHz毫米波对H_(22)小鼠肝癌细胞株的杀 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H_(22)小鼠肝癌细胞株,分别予毫米波照射和/或化疗药物(丝裂霉素,氟脲 嘧啶)共五天,记数活细胞数;(2)选取BALB/C雌性小鼠15只,随机分为5组,第一、二、五组小鼠皮下埋植H_(22)小鼠肝 癌细胞20天后,第一组为直接照射肿瘤埋植处,照射30分钟;第二组为假照射;第五组照射小鼠肝俞、章门穴1小时, 每3天1次,共5次;第三、四组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束时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同时检测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 T细胞亚群检查。结果:(1)经毫米波照射及化疗处理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毫米波和/或与化疗药 物联合应用后可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2)毫米波直接照射后CD_(3)、CD_(4)增高,脾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增殖反应增 高。结论:毫米波和/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杀伤肿瘤细胞起增敏作用和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
- 王齐欣戎兰陆玮周秉达陈员根孙旭朴大庆
- 关键词:鼠肝肝癌细胞株小鼠BALB/C毫米波
- 活性氧簇与炎症性肠病被引量:2
- 2015年
- 活性氧簇(ROS)是一类含氧的化学活性分子,是体内正常氧代谢的自然副产物,紫外线照射、感染等均可导致体内ROS过度生成,从而引起氧化应激损伤。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肠道炎性反应与ROS等活性中间产物的过量产生密切相关,因此氧化应激亦被认为是IB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
- 夏婷婷钟良戎兰蒋晓芸
- 关键词:活性氧簇氧化应激炎症性肠病炎性反应
- 注意识别胰性脑病和Wernicke脑病被引量:4
- 2006年
- 近期在国内较多文献中有学者认为胰性脑病(pancreatie encephlopathy,PE)和Wernicke脑病有紧密关系,或者将迟发性胰性脑病(delayed pancreatic encephlopathy,DPE)称为Wernicke脑病.但我们认为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故应引起注意和鉴别.
- 戎兰施琦赟
- 关键词:WERNICKE脑病迟发性胰性脑病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