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莹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面部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口腔颌面部
  • 1篇修复手术
  • 1篇亚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根治
  • 1篇乳腺癌根治术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苏醒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 1篇切开
  • 1篇全麻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3篇徐晓莹
  • 2篇赵小朋
  • 2篇傅钢兰
  • 2篇潘朝斌
  • 1篇纪风涛
  • 1篇王萌
  • 1篇刘玲
  • 1篇郭明炎
  • 1篇曹铭辉
  • 1篇郁鑫
  • 1篇何波
  • 1篇王建广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在15min内静脉泵入0.5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插管后,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其余麻醉药物均同D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诱导前(T0)、术毕6h(T1)、术后1d(T2)、术后2d(T3)和术后3d(T4)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簇分化抗原(CD)3^+T、CD4^+T、CD8^+T、CD4^+/CD8^+、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结果两组在Tn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组中,T2时CD3^+、CD4^+、CD4^+/CD8^+、Th1、Th1/Th2分别为(55.9±4.6)%、(40.7±2.6)%、1.7±0.4、(23.1±3.9)%、11.2-±3.7,T3时CD3^+、CD4^+、CD4^+/CD8^+、Th1和Th1/Th2分别为(54.8±8.4)%、(40.8±2.2)%、1.7±0.2、(23.6±3.3)%和11.2±3.5,与T0比较均显著降低,Treg在T2和T3时显著升高(P〈0.05)。D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c组同一时间点比较,D组T2和T3时CD4^+、CD4^+/CD8^+、Th1和Th1/Th2显著升高,Treg显著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存在短暂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全麻期间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傅钢兰王萌徐晓莹郭明炎刘玲纪风涛曹铭辉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T淋巴细胞亚群
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性缺损
目的:探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性缺损中的可靠性及临床效果.方法:6 例口腔颌面部大范围复合缺损患者采用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重建.皮瓣包括胸大肌肌皮瓣和第五肋骨,并在第五肋骨膜与胸膜壁层之间分离....
潘朝斌赵小朋王建广徐晓莹郁鑫唐东晓
关键词:修复手术下颌骨缺损
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气管切开的镇静和镇痛效果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需要气管切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乳膏组(R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0.9%氯化钠溶液组(N组,20例)。在开始缝合切口时(约术毕前1 h),R组和D组分别用3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N组以同样的时间输注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在术毕气管切开更换气管套管时,R组在气管套管外壁涂抹利多卡因乳膏。比较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期间呛咳、躁动的情况以及心率(HR)、血压(BP)和呼吸(RR)的变化。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三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2)苏醒期R组追加芬太尼的次数和追加芬太尼后血氧饱和度(Sp O2)下降至90%以下的例数均明显少于D组和N组(D组:χ2=7.619,P=0.006,χ2=8.547,P=0.003;N组:χ2=25.600,P<0.05,χ2=24.000,P<0.05),D组少于N组(χ2=7.619,P=0.006;χ2=6.995,P=0.008);(2)苏醒时呛咳评分R组明显低于D组和N组(D组:P=0.006;N组:P<0.05),D组明显低于N组(P=0.007),追加芬太尼后D组和N组呛咳评分明显下降,苏醒30 min至1 h又再度上升,而R组的呛咳评分在苏醒期各时间点都较低且无明显波动(F=0.716,P=0.702);(3)苏醒期Rass评分显示R组一直处于平稳的最佳镇静状态(F=0.886,P=0.662),而D组和N组的镇静程度不佳,在追加芬太尼前后呈现由烦躁到镇静过度的转变,其中N组最为明显(D组:F=4.335,P=0.017;N组:F=20.476,P<0.05);(4)麻醉诱导前与苏醒期R组HR、BP及RR的变化均不明显(HR:F=1.876,P=0.225;MAP:F=1.520,P=0.301;RR:F=1.112,P=0.465),D组和N组的波动比较明显,其中N组波动最明显(D组HR:F=3.472,P=0.041;MAP:F=3.465,P=0.042;RR:F=3.982,P=0.032;N组HR:F=5.674,P=0.005;MAP:F=5.442,P=0.006;RR:F=15.232,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套
徐晓莹傅钢兰赵小朋何波潘朝斌
关键词:利多卡因乳膏全麻苏醒期气管切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