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奕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丹参
  • 4篇丹参素
  • 4篇间皮
  • 4篇腹膜
  • 4篇腹膜间皮
  • 4篇高糖
  • 3篇间皮细胞
  • 3篇腹膜间皮细胞
  • 2篇蛋白
  • 2篇氧化应激
  • 2篇氧化应激状态
  • 2篇纤维连接
  • 2篇纤维连接蛋白
  • 2篇连接蛋白
  • 2篇高糖刺激
  • 2篇高糖诱导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低钾
  • 1篇低钾血症
  • 1篇低镁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6篇徐奕
  • 4篇张浩
  • 3篇易斌
  • 3篇张柯
  • 3篇蔡旭
  • 1篇李杨
  • 1篇田烁
  • 1篇季迎
  • 1篇刘阁玲
  • 1篇刘妍
  • 1篇俞芳
  • 1篇肖红珍
  • 1篇王建文
  • 1篇王晨
  • 1篇杨晓琳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丹参素对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和Ⅰ型胶原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糖刺激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和I型胶原(Col-I)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刺激培养HPMCs,分别加用浓度为10,5,2.5,1.25,0.625mg/L的丹参素进行干预,并选取浓度为10mg/L的丹参素干预0,12,24,48,72h;应用RT-PCR,ELISA法检测FN和Col-I蛋白及mRNA表达;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红素氧化酶-1(HO-1),内皮素-1(ET-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丹参素可显著降低高糖诱导的HPMCs细胞外基质FN和Col-I蛋白及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丹参素可抑制高糖诱导的ET-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诱导型抗氧化酶HO-1蛋白及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丹参素不同时间组ET-1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可减少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FN和Col-I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张浩徐奕王建文张柯易斌刘妍蔡旭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I型胶原血红素氧化酶-1丹参素
丹参素对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糖刺激培养腹膜间皮细胞(HPMCs)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Ⅰ型胶原(COL-1)的分泌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1)HPMCs常规传代培养,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丹参素干预ABCDE组(丹参素浓...
徐奕
关键词: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血红素氧合酶丹参素免疫荧光法
文献传递
丹参素对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张浩徐奕张柯易斌李杨
丹参素对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HPMC分泌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丹参素(10~0.625mg/L)干预高糖刺激培养的HPMC,RT-PCR法检测细胞内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中FN、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丹参素对高糖诱导的HPMC分泌细胞外基质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以高浓度组(10mg/L)抑制作用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素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PMC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具有抗腹膜纤维化作用。
徐奕张浩季迎张柯蔡旭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腹膜纤维化丹参素
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CKD1期~CKD5期及单纯糖尿病组(NDN)共6组,根据糖尿病病程将患者分为病程〈5年组、5~10年组、>10年组共3组.测定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CKD1期~CKD5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mAlb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N组糖尿病患者血清CTGF已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且随着GFR下降其水平呈逐渐递增趋势.病程〈5年组、5~10年组、>10年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TGF、Cys-C、SCr及U-mAl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程〈5年组患者血清CTGF、Cys-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及显著性( P 〈0.01).[结论]血清CTGF与Cys-C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比U-mAlb和SCr更具临床意义.
蔡旭易斌徐奕张浩
关键词:结缔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Gitelman综合征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3例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7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的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报道讨论本疾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经验。结果 3例患者中2例青少年起病,1例成年起病,血压均正常,临床均表现为发作性无力和手足搐搦,伴多饮多尿,夜尿多,实验室检查为低钾、低钠、低氯、低镁血症,血钙偶有降低,高尿钾,代谢性碱中毒,低尿钙/肌酐比(≤0.2),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升高,血浆醛固酮正常,排除钾摄入不足、消化道失钾、应用排钾性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疾病,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给予补钾补镁等药物联合治疗,患者症状缓解,血钾升至接近正常。结论 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乏力、手足搐搦,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为低钾、低镁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升高,血浆醛固酮升高或正常。治疗需补钾、补镁等药物联合应用,预后良好,但低镁血症较难纠正,早期诊治可避免肾功能损害。
田烁俞芳徐奕杨晓琳刘阁玲肖红珍王晨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低钾血症低镁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