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世球

作品数:30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同化
  • 4篇海洋环境
  • 3篇遥相关
  • 3篇资料同化
  • 3篇温盐
  • 3篇环流
  • 3篇北半球
  • 3篇值模拟
  • 2篇地形
  • 2篇遥相关型
  • 2篇正压
  • 2篇三维变分
  • 2篇三维变分同化
  • 2篇实时预报系统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台风
  • 2篇天气学
  • 2篇湍流
  • 2篇夏季
  • 2篇海气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钦州学院
  • 5篇北部湾大学
  • 5篇南方海洋科学...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中海油研究总...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广...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广东省气象台
  • 1篇北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0篇彭世球
  • 14篇李毅能
  • 8篇朱宇航
  • 4篇王东晓
  • 4篇刘段灵
  • 3篇赖志娟
  • 2篇亢振军
  • 2篇章基嘉
  • 2篇孙照渤
  • 2篇赖文锋
  • 2篇舒业强
  • 2篇钱钰坤
  • 2篇王品强
  • 1篇兰健
  • 1篇朱伟军
  • 1篇王强
  • 1篇蔡树群
  • 1篇刘钦燕
  • 1篇周峰华
  • 1篇张志旭

传媒

  • 8篇热带海洋学报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TOVS亮温资料同化在台风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三维变分同化技术,通过将ATOVS(Advanced TIROS-N Operational Vertical Sounder)(包括AMSUA和AMSUB微波辐射探测器及高分辨率红外辐射探测器HIRS)亮度温度资料直接同化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中,以提高模式对台风路径的模拟精度。针对两个台风个例鲇鱼(2010)和纳沙(2011)进行了同化试验,结果表明:1)同化卫星亮温资料能够改善台风初始场结构(大气流场、温度场和水汽场),进而提高对台风路径的模拟精度;2)不同资料的同化效果不一样,同化AMSUA资料对台风的路径模拟有较明显的改善效果,而同化HIRS3资料和AMSUB资料则无明显改善效果;3)卫星资料同化对于改变环境引导气流有较大作用,可以通过影响副高的强弱和位置改变环境气流场,从而影响台风的路径。
刘贝卢绍宗钱钰坤彭世球
关键词:WRF模式台风
基于南海温盐流数值产品的南海气候态温跃层、温度锋和中尺度涡评估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构建了一套覆盖南海区域40a涡分辨率的逐时温盐流数值产品OCEAN_SCS,并利用独立观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评估了OCEAN_SCS数据集对南海温跃层、温度锋和中尺度涡的模拟效果。评估结果表明:OCEAN_SCS数据集总体上对南海温跃层、温度锋和中尺度涡的模拟效果较好,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混合坐标海洋模型(HYCOM)再分析数据产品的计算结果也较为相符,仅在中尺度涡数量、生命周期长度、半径和海表涡动能的模拟上与观测稍有偏差,这也是目前数值模式在模拟中尺度涡方面的瓶颈。研究结果表明OCEAN_SCS数据集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南海温跃层、温度锋和中尺度涡的生消变化规律等提供数据支撑,可用于更全面地研究南海的海洋环境特征,服务于南海海洋环境保障工作。
尹汉军谢波涛黄必桂朱宇航彭世球彭世球程高磊
关键词:温跃层温度锋中尺度涡
南海中深层动力格局与演变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太平洋的最大边缘海,在季风、海峡水交换以及复杂地形影响下,南海环流呈现出独特的三层结构以及远强于大洋的混合特征.理论与观测表明,南海内潮、内孤立波以及强风等过程是强混合的动力来源.在南海强混合作用下,南海发育了活跃的中深层动力系统,一方面促进了南海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另一方面调控上层风生环流,使得南海环流显著区别于其他热带与副热带海盆.南海活跃的中深层环流所具有的物质搬运能力又显著影响着南海的地质沉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中国对深海研究持续投入,在南海中深层环流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文章就该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南海深海环流未来研究设想进行初步探讨.
王东晓王强蔡树群尚晓东彭世球舒业强肖劲根谢晓辉张志伟刘志强兰健陈大可薛惠洁王桂华甘剑平解习农张锐陈慧杨庆轩
关键词:湍流混合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热含量异常特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利用1958—2007年SODA月平均海温资料、1958—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1974—2008年NOAA卫星月平均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与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之间的可能关系,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前冬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当冬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偏高(低)时,次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进一步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异常年前期及前冬南海东部热含量异常年的相关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后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和偏晚年前期的OLR特征、对流层环流特征及位势高度场分别与前冬南海东部热含量异常偏高和偏低年相一致。得出冬季南海东部热含量偏高(低)时,OLR在赤道东印度洋至我国南海及菲律宾以东为负(正)距平,南海地区对流加强(减弱);在纬向方向上,大气环流特征表现为正(负)的Walker距平环流,低纬Walker环流发展(减弱);在经向方向上,南海地区南北向局地Hadley环流加强(减弱);次年初春(3—4月)500hPa位势高度场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总体为负(正)距平,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因此有(不)利于南海夏季风的早爆发。南海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含量异常都通过对流作用影响其上空大尺度环流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呈反相关。不同之处在于南海热含量异常可能激发南北向局地Hadley环流异常,促进或抑制西南季风向北延伸,从而影响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
赖志娟彭世球李毅能刘钦燕
关键词: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扼要回顾了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并对发展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和科学问题进行论述,其中包括耦合技术、侧边界处理、海气与海浪(海冰)的耦合和资料同化等问题.另外,文中还讨论了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在数值模拟和动力降尺度中的应用.文章最后指出当前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发展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想法.
彭世球刘段灵孙照渤李毅能
关键词:区域海气耦合模式耦合器资料同化动力降尺度
北半球位势高度场的遥相关及其数值试验
1993年
利用1971—1990年逐旬500hPa 位势高度场格点资料,按 Wallace 等(1981)给出的遥相关型指数公式,计算出北半球5种遥相关型的特征指数.对每一型制作了合成平均图和合成差值图,分析各种遥相关型的特征.然后,利用 OSU—AGCM 加进不同海区的 SST 距平值作为非绝热加热,通过数值试验探讨外源强迫对遥相关形成的作用.
章基嘉叶正青彭世球
关键词:位势高度场遥相关
新一代南海海洋环境实时预报系统
2019年
南海是我国“海上丝路”的战略要道,由于其复杂的地形特征及受强季风影响,不仅有着很强的西边界流、溢流、上升流和中尺度涡等海洋动力过程,而且具有强烈的内潮混合和海气相互作用等复杂的物理过程,因此,本系统在研究团队前期已建立的“南海海洋环境数值试验平台”基础上,建成“新一代南海海洋环境实时预报系统”(A New Generation of Real-time Forecasting System for the SCS,简称 NG- RFSSME)。
彭世球李毅能朱宇航李少钿赖志娟曾学智王品强黄鹄亢振军
关键词:实时预报系统海洋环境REAL-TIME海气相互作用地形特征西边界流
“世界屋脊”大地形坡面探测同化信息对下游天气的预警效应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WRF模式多时间层三维变分同化技术(3DVAR),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AWS自动气象站观测网多要素资料同化进数值模式的初始场,对发生于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及长江中下游特大雪灾天气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由于青藏高原具有极其陡峭的大地形坡面,且高耸于对流层中部,故分布于高原大地形"坡面"不同高度的自动站网观测要素,将与无线电探空探测获取的大气"廓线"信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性,其不仅在观测点高度、梯度特征,而且在观测时间频数、"定点"、"定高"及其同步性等方面均具有不同于平原自动站、常规探空的特殊功能优势.高原大地形坡面自动站网信息同化场亦可提供高原东部下游天气系统高敏感区前兆性"强信号",并实现模式高原及周边区域初始场大气动力、热力三维结构客观化调整,从而提升下游区域灾害天气系统模拟与预报能力.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自动站的水汽、温度、气压等资料同化信息对于预报下游区域的降水预报至关重要.
彭世球徐祥德施晓晖王东晓朱玉祥浦静姣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资料暴风雪
南海海洋环境数值试验平台
彭世球李毅能王东晓赖文锋刘段灵
该项目建立了是和南海区域的高质量的海洋环流模式和相应的实时数值试验平台,建成针对南海区域的高质量的海洋数值预报系统。实现了对华南及南海区域大气与海洋状况实施短期和中期预报预测,大大提高了大尺度背景风场的预报精度,极大的提...
关键词:
斯里兰卡近岸风暴潮模拟中风暴潮-潮汐相互作用特征分析:一个个例研究(英文)
2018年
利用三维普林斯顿海洋模型(POM)以及逐时水位观测数据,研究印度洋北部斯里兰卡北部海岸风暴潮-潮汐相互作用特征.选择了2008年的"Nisha"台风作为台风风暴潮个例进行研究,并进行了3个数值敏感性试验.经验证,该风暴潮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该台风期间研究区域内的潮汐和总海水水位.试验结果表明,沿斯里兰卡西北海岸的风暴潮-潮汐相互作用显著,其强度与台风的强度和轨迹相关.当TC在42 h达到较大强度时,可以得到风暴潮-潮汐相互作用导致的最大增水值TSI(0.6 m)和从印度洋外海向斯里兰卡西北部浅滩流入的最大相互作用流场.在TC强度较弱的第30小时,得到最大负TSI(-0.6 m)和向南流出西北部浅水区域的较弱的相互作用流场.在整个台风期间,强TSI都发生在斯里兰卡西北部海滩到对岸的印度洋近岸区域.
R.K.K.A.S.N.KODITHUWAKKU李毅能彭世球朱宇航朱宇航Tilak P.D.GAMAGE付莉莉
关键词:风暴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