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5G时代新型先进显示技术发展与趋势——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被引量:3
- 2020年
- 进入21世纪,新型显示技术成为继软件、集成电路之后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是战略性高新科技的基础和最具活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显示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重要一极。我国液晶显示产业从"缺芯少屏"走向全球领先,已经取得绝对优势地位;在OLED产业,我国也实现了快速突破,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有幸采访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欧阳钟灿,为读者讲述我国显示技术发展的重要历程、产业发展动态以及显示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并对技术和产业发展以及人才的评价等提出建议。
- 张莹张莹
- 关键词:LCDOLED
- 人工视网膜芯片的能量供给装置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能量供应是人工视网膜设计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传统的方式仅靠微光电二极管进行光电转换供电方式供电,存在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射频电路体外供电和近红外线辐射供能。我们介绍了射频电路体外供能及近红外线辐射供能的设计原理及方法,详细论述了在人工视网膜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并对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对人工视网膜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 张莹彭承琳王星胡宁张思杰郑尔信
- 关键词:近红外线
- 多通道表面肌电无线采集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的采集是仿人假手智能控制研究的重要环节,而便携式表面肌电信号采集装置可使受试者摆脱固定空间和线缆的束缚。研制了一套多通道sEMG无线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神经电势芯片、DAC、PIC16F628A和XBee802.15.4芯片等组成,其无线采集接收端采用串口与计算机相连。开展sEMG无线采集系统离体测试实验,证明该无线采集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展了基于该多通道sEMG无线采集系统的3名志愿者手部运动sEMG的实时无线六通道采集。实验结果表明,该多通道sEMG无线采集系统可在1 m内实现最高57.6 Kb/s波特率的数据采集,其误码率为8.93×10-4,可忽略不计。搭建的多通道sEMG无线采集系统能够实现正常人体在简单手臂动作时的sEMG信号的无线实时多通道采集,为进一步设计在复杂人手运动时sEMG无线采集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硬件平台。
- 王星张莹赵德春万小萍彭承琳
-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无线采集多通道
- 自主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趋势——访2020年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建伟教授被引量:2
- 2020年
- 近些年,智能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标志,其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机器人不断向着轻型化、柔性化发展;服务机器人的认知智能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特种机器人结合感知技术与仿生等新型材料,智能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未来,随着机器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合,必将推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本期有幸采访到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请他为大家讲述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为领域内的研究人员答疑解惑。
- 张莹张莹
-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感知技术
- 重视产业引领性,加速发展集成电路技术——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被引量:2
- 2021年
-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满足对高效能计算、大容量存储、极低功耗通信的发展需求,基于新型材料与器件创新的集成电路技术仍是不可或缺的强大基石。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器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研发水平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差距。未来几十年,集成电路技术仍将持续演进,器件尺寸微缩、三维集成,以及架构创新等技术将推动芯片能效比的持续提高,带来计算能力指数级提升和网络应用爆发式增长。《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有幸采访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为读者讲述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
- 张莹张莹
- 关键词: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
- 人工视网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人工视网膜将成为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材料的研究是人工视网膜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本文对人工视网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 胡宁杨军彭承琳王星张思杰张莹郑尔信
- 关键词:人工视网膜
- 基于MEMS的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设计仿真被引量:3
- 2007年
-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设计与仿真。电脉冲通过微电极刺激视网膜神经细胞,在大脑皮层视觉区域引起对应的特征电位反应,部分恢复患者的视觉。为研究表面型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在人眼压力环境下的位移,特别设计了多种微电极阵列,进行了应力仿真。
- 胡宁彭承琳王星张思杰杨军张莹曹毅
-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
- 加强智能微系统与MEMS技术研究,为智能制造赋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被引量:3
- 2020年
- MEMS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高度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正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随着MEMS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正体现出微型化、集成化与智能化的特征。《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有幸采访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为读者讲述智能微系统与MEMS技术发展的重要历程和产业发展动态,主要的研究成果,技术发展的瓶颈和挑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合作以及人才培养和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
- 张莹张莹
- 关键词:MEMS技术
- 基于电刺激的外层型人工视网膜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外层型视网膜假体采用了MEMS技术,通过植入到视网膜相应部位的电极来刺激神经节细胞,并且能够在大脑皮层视觉区域引起对应的特征电位反应,最终部分恢复生物体的视觉。这种外层型视网膜植入装置可分为眼外和眼内部分。后者功能相对重要,设计也较为复杂。它是由包含MPDA和微电极的刺激芯片及附属装置组成。本篇文章主体包括四部分:首先是视网膜假体的概况;其次是视网膜生理基础和视网膜假体理论的简介;在第三部分,为设计理念和MPDA的制造过程;最后,是对难题的讨论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 王星彭承琳张莹张思杰胡宁杨丽丽郑尔信
- 关键词:人工视网膜微电极阵列电极
- 智能创造生活 制造改变社会——访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发起人王志华教授被引量:1
- 2019年
- 《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杂志社有幸采访到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主要发起人——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相信经过王老师的详细讲解,一定能让大家更加了解本届大赛,更加深入地认识自主智能机器人。
- 张莹豆亚坤王志华
-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