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玫玫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
- 2022年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被早期学术界抨击为对道德意识的放纵,除腐蚀社会风气以外,别无任何神圣力量可言。当代学术界在精英文学边缘化和大众文学市场化不可逆转的潮流中重新评价该类型小说时则推翻了先前的定论,认为惊悚小说以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从不同层面折射出该类型小说对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伦理关系的认知及其道德行为的评价,体现出马基雅维里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人性本质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以结果论善恶”的道德评价准则。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视角探讨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虽然该类型小说存在一定程度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反主流伦理的性别叙事为人们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风尚形成了文学的镜像作用,为当代通俗小说的性别伦理叙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出文学的乌托邦精神。
- 胡贝克张玫玫
- 关键词:后世影响
- 伦理正义与人的本质——论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2024年
- 以伦理正义为核心内容的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叙事层面,既摒弃了传统的职业伦理叙事模式,又与英国当时的主流伦理意识相悖,体现的是以马基雅维里为代表的“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论观点和以边沁等人“以结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道德行为评价准则,通过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的职业道德操行描写,抨击了资产阶级崇尚法制和崇尚科学的虚伪性,揭示出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下伦理正义的非公正性以及人的内在本质真实性。
- 胡贝克张玫玫
- 关键词:人性
- 《使女的故事》小说与电影改编的爱情情节对比分析
- 2021年
- 阿特伍德著名小说《使女的故事》经2017年改编为电视剧热播后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使女形象成为女性主义政治运动的鲜明标志。相较而言,1990年由哈罗德·品特改编的同名电影并未受到热烈追捧。本文以爱情情节为切入点对比小说文本与电影改编的不同叙事策略,发现小说运用非线性叙事带来多元化阐释;而电影改编则采用传统好莱坞叙事的线性事理结构将爱情情节的叙事张力推向高潮,却牺牲了对性别议题和后现代性的表达。改编的得与失说明电影叙事有其必然与局限,并值得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 母一然张玫玫
- 关键词:《使女的故事》电影改编叙事策略
- 《乔乔的异想世界》的儿童叙事视角被引量:3
- 2020年
- 《乔乔的异想世界》是由塔伊加·维迪提改编并导演的喜剧反战电影,荣获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观众选择奖和第92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影片充分利用电影的视听机制建立儿童视角,采用限制性的叙事策略,表现了儿童独有的感知、心理和意识形态特征,探讨了童年价值和儿童成长的道德边界问题。同时,儿童视角使电影叙事构成了“儿童话语—成人话语”的复调结构,以理性的思维对儿童的自然感受进行重新审视,引发观众的更深入思考。
- 母一然张玫玫
- 关键词:儿童视角复调叙事
- 再论《断背山》:山地景观之于电影叙事
- 2022年
- 本文回顾《断背山》和它的山地美学,提出了由三部分组成的论点,揭示电影景观对反复图绘的国家视觉文化的呼应。第一部分展现山岳形象在电影史上的中心体裁中呈现并发挥的作用,凸显也削弱个人恐惧和渴望的政治含义。第二部分结合西部片传统及爱德华·霍珀、安塞尔姆·亚当斯、安德鲁·怀斯、威廉·艾格尔顿、理查德·阿维登等人的作品,勾勒《断背山》版本的美国西部如何与人们熟悉的西部表征叠加,创造出改变视角的视觉空间和声音景观。第三部分阐述这部电影在美国文化中对山岳想象的影响。此后人们看西部影视作品、看亚当斯和阿维登时,会将《断背山》的性别忧郁投射于其上而备感悲哀。
- 萨宾·西尔克张玫玫李名秋(译)
- 关键词:《断背山》情节剧西部片
- 作为战争机器的女同性恋书写:从德勒兹的“生成论”观照威蒂格的写作实践被引量:4
- 2008年
- 德勒兹在后结构理论的扩散的哲学向后现代的转折上具有重要意义。他创造的一系列新奇概念,如"块茎"、"逃逸线"、"游牧者"、"欲望机器"和"无器官身体",都反映了他的后结构主义差异哲学和流变思维的特点,突出的是一种反传统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德勒兹的思想与后现代语境中的很多文化现象和文学实践有着相同的旨趣,因而成为我们研究这类现象和实践的必要视角。本文从德勒兹"生成论"的几个重要概念出发,探讨女同性恋书写的实践者、法国女性主义作家威蒂格的文学实践,从本体论地位、身体想象和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威蒂格构建的"女同性恋主体"反总体化同一的颠覆性。
- 张玫玫
- 关键词:德勒兹女同性恋书写战争机器
- 后女性主义与差异政治被引量:3
- 2008年
- 张玫玫
- 关键词:后女性主义斯皮瓦克女性经验现代性理论妇女史
- 身体/语言:西苏与威蒂格的女性话语重建被引量:11
- 2008年
- "女性话语"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反映,重建女性话语意味着打破男权文化传统和语言秩序的束缚,恢复女性的想象自由,把女性对生活的体验写进历史。埃莱娜.西苏倡导的"女性书写"和莫尼克.威蒂格实践的"女同性恋书写"都建立在反思身体和语言的基础上,但两者之间的差别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说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差异是驱动"女性书写"这种特殊语言的马达,那么威蒂格的"女同性恋书写"则通过拒斥"女人"这一概念,反对强调性别差异和女性本质。本文对这两种书写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它们颠覆现有秩序、改变未来潜力以及不可避免的局限。
- 张玫玫
- 关键词:话语主体女性书写女同性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