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松雨

作品数:44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心肌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梗死
  • 9篇动脉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8篇急性心肌梗死
  • 7篇血管
  • 6篇心脏
  • 5篇心病
  • 5篇血清
  • 5篇介入
  • 5篇冠心病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型心
  • 4篇衰竭
  • 4篇细胞
  • 4篇介入治疗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机构

  • 27篇南阳市中心医...
  • 13篇郑州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阜外华中心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4篇张松雨
  • 16篇李燕
  • 13篇李玉东
  • 10篇杨守忠
  • 9篇高建步
  • 9篇李纲
  • 7篇刘江波
  • 4篇李纲
  • 4篇廖玉华
  • 4篇杜以梅
  • 3篇刘志远
  • 3篇李燕
  • 3篇张帅
  • 3篇赵晓宁
  • 3篇刘江波
  • 2篇肖华
  • 2篇张金盈
  • 2篇程龙献
  • 2篇陈志坚
  • 2篇刘珂

传媒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水平的变化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99例,根据是否合并ACS分为糖尿病合并ACS组(DM+ACS)179例、单纯糖尿病组(DM)12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名为正常对照组(NC)。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ELISA检测LCAT水平。另根据LCAT水平将DM+ACS组由低到高分为低分位(27.46~35.25mg/ml)亚组55例、中分位(35.26~43.06mg/ml)亚组67例及高分位(43.07~50.86mg/ml)亚组57例。分析不同水平LCAT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LACT水平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1)DM+ACS组胰岛素、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CCB)使用率高于DM组[141(78.77%)vs 65(54.17%);179(100.00%)vs 114(95.00%);88(49.16%)vs 40(33.33%),P<0.05]。DM+ACS组和DM组WC、BMI、FPG、2hPG、HbA_1c、TC及LDL-C水平高于NC组,HDL-C和LCAT水平低于NC组,且DM+ACS组FPG、2hPG、HbA_1c、TC及LDL-C高于DM组,HDL-C和LCAT水平低于DM组(P<0.05或P<0.01);(2)随着LACT水平升高,FPG、2hPG、HbA_1c、TC及TG降低,HDL-C升高(P<0.05)。6个月内,高分位亚组和中分位亚组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低于低分位亚组(0.49 vs 0.83 vs 1.84次/例,P<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PG、HbA_1c及HDL-C是LCAT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LCAT水平降低,合并ACS患者降低的更明显,LCAT水平可能是糖尿病合并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之一,年龄、FPG、血糖控制水平及HDL-C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张松雨刘江波李燕李纲李玉东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心血管事件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收集整理临床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程度.比较术前1d及术后第1d、3d、7d各量表评分变化,将焦虑自评量表总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总分≥50分中满足至少1项设为阳性组,反之设为阴性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1d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高,术后第1d、3d、7d各量表评分均较术前1 d呈持续性下降(P<0.01).术后第7 d焦虑63例,抑郁35例,焦虑抑郁共病10例,其中阳性共88例,阴性共11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阳性组与阴性组在职业、医疗费用来源、血管病变支数、病程、人际关系、术前焦虑或抑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功能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职业、人际关系、血管病变支数、并发症、术后心功能分级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上述不良情绪较术前有所缓解,但有部分患者仍然存在,其影响因素众多,医护人员应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李燕张松雨刘江波王琰淏李钢周晓铎
关键词:冠心病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理状况抑郁
2001~2011年南阳地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变化趋势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2001-2011年南阳地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征、治疗模式、院内结局及患者诊疗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调取2001、2006、2011年间,南阳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分析老年STEMI患者I隘床特征、治疗模式和院内结局。结果本研究共调取老年STEMI病例267份,2001~2011年,老年STEMI住院患者中位年龄由(65.32±10.07)岁升至(69.26±11.02)岁(P〈0.01);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的应用显著增加(阿司匹林:2001年76%,2011年90%,P=0.032;氯吡格雷:2001年O%,2011年81%,P=0.000;他汀2001年38%,2011年90%,P=0.000),B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应用率仍比较低,且10年间无明显增加(口阻滞剂2001年48%,2011年53%,P=0.776;ACEI类药物2001年56%,2011年55%,P=0.411);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改变(2001年57%,2011年62%,P=0.636);院内死亡率10年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001年14.5%,2011年12.3%,P=0.770)。结论过去10年间,南阳地区老年STEMI患者院内再灌注率无明显增加,死亡率无显著降低,二级预防用药显著不足。
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张松雨
关键词:心肌梗死
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殖医学用人工授精移植装置,其包括:装置外壳、软套头、固定气囊、摄像头、显示屏、控制面板和注射器,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存液室,所述装置...
张帅张松雨刘珂
2020—2021年南阳市老年人群冠心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调查2020—2021年南阳市老年人群冠心病(CHD)流行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该地区老年人群CH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从南阳市抽取350例≥60岁的常驻居民进行CHD检查,调查入选居民的年龄、性别、疾病家族史、合并基础疾病情况、体重指数(BMI)、受教育程度、吸烟史等。统计受检人员CHD病发情况,将CHD患者纳入CHD组,未患CHD的居民纳入对照组;统计CHD组患者的疾病流行特征,分析CHD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5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00%。入选居民中共筛出CHD患者108例(CHD组),占比为30.86%(108/350);未发生CHD共242例(对照组),占比为69.14%(242/350)。老年CHD患者多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女性占比高于男性;患者病变血管集中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BMI、吸烟史、合并成年型甲减、合并骨质疏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CHD家族史、酗酒史、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照顾者、高钠盐饮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过高、有吸烟史、合并成年型甲减、合并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CHD发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多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女性较多,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BMI指数过高、有吸烟史、合并成年型甲减、合并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CHD发病的影响因素。
白云艳沈娟张松雨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流行病学特征体重指数骨质疏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与血脂指标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指标和脂类指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随病情进展水平及关系。方法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3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SYNTAX评分分为高危组87例、中危组115例,低危组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CP-1、RANTES、CTRP1、ox-LDL水平,循环酶法检测HCY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Lp(α)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与血脂指标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组血清MCP-1、RANTES、CTRP1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组血清MCP-1、RANTES、CTRP1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组血清Lp(α)、HCY、ox-LDL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组血清Lp(α)、HCY、ox-LDL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经Pearson检验,血清MCP-1、RANTES、CTRP1水平与血清Lp(α)、HCY、ox-LDL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新型炎性指标和脂类指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随病情进展水平不断升高,两者间呈显著相关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程度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松雨李纲李玉东杨守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炎性指标血脂指标
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脑钠肽、胱抑素C、肾损伤分子水平及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究Ⅰ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肾损伤分子(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11例。其中,合并AKI 89例为观察组,未出现AKI 122例为对照组。根据肾损伤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46例),重度组(15例)3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BNP、CysC、KIM-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BNP、CysC、KIM-1水平和AKI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BNP、CysC、KIM-1对Ⅰ型CRS AKI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BNP[(1124.36±765.61)ng/L]、CysC[(1.81±0.59)mg/L]及KIM-1[(157.89±16.59)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16.56±631.25)ng/L,(0.92±0.08)mg/L,(136.52±13.43)ng/L](t=3.195,16.470,10.328,P=0.001,<0.001,<0.001)。观察组中,重度组、中度组血清BNP[(1453.65±668.92)ng/L,(1135.13±459.31)ng/L]、CysC[(2.37±0.63)mg/L,(1.86±0.51)]mg/L及KIM-1[(179.86±17.12)ng/L,(158.21±15.56)ng/L]水平与轻度组[(930.26±356.45)ng/L,(1.43±0.46)mg/L,(145.58±14.27)ng/L],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1.956,12.546,12.165,P=0.034,0.009,0.011)。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NP、CysC及KIM-1水平与血清肌酐(Scr)之间均呈正相关(r=0.713,r=0.727,r=0.715,P均<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NP预测Ⅰ型CRS AKI的AUC为0.716(95%CI:0.603~0.830,P=0.001);血清CysC预测Ⅰ型CRS AKI的AUC为0.792(95%CI:0.698~0.897,P<0.001);血清KIM-1预测Ⅰ型CRS AKI的AUC为0.749(95%CI:0.641~0.857,P<0.001);联合指标预测Ⅰ型CRS AKI的AUC为0.880(95%CI:0.804~0.955,P<0.001)。结论Ⅰ型CRS患者血清BNP、CysC、KIM-1水平均升高。血清BNP、CysC、KIM-1水平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反映Ⅰ型CRS病情程度的指标。血清BNP、CysC、KIM-1联合对Ⅰ型CRS AKI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张松雨姚明杨周晓铎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脑钠肽血清胱抑素C
血清TRPC1 sFRP5及SIRT1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RPC1、sFRP5及SIRT1水平。随访1 a统计患者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TRPC1、sFRP5及SIRT1水平的差异,并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TRPC1、sFRP5及SIRT1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RPC1、sFRP5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8.1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TRPC1、sFRP5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SIRT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RPC1、sFRP5水平升高及心功能Ⅳ级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血清SIRT1是其保护因素(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TRPC1、sFRP5及SIRT1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37%、0.915,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或0.01),特异度与单独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RPC1、sFRP5水平升高,血清SIRT1水平降低,三者联合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最佳。
王琰淏李燕张松雨周晓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预后不良
高血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1、2006、2011年于我院住院的STEMI患者217例,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73例和无高血压组144例,比较两组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情况及2001、2006、2011年高血压组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情况、入院时降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高血压组患者院内总MACE、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无高血压组(P〈0.05),而两组间院内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1、2006、2011年高血压组院内总MACE、心力衰竭发生率、入院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2001~2011年高血压组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入院时使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患者比例均呈上升趋势。而3年间院内不稳定型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及入院时使用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增加STEMI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率。从2001—2011年我院STEMI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院时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率呈上升趋势,而院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张松雨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
关键词:高血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尿激酶原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梗死面积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尿激酶原联合瑞舒伐他汀(RSV)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影响。方法运用结扎左冠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式,将60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SV组、RSV+尿激酶原组,连续干预4周,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病理组织改变、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心肌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左心室内压上长最大速率(LV+dp/dtma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Bcl相关X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RSV组、RSV+尿激酶原组的MAP、LVSP、LV-dp/dtmax、LV+dp/dtmax、SOD活性、Bcl-2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LVEDP、心肌组织相对梗死面积、LVEDP、MDA、IL-6、TNF-ɑ、心肌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舒伐他汀组相比,RSV+尿激酶原组心肌组织相对梗死面积、MDA、IL-6、TNF-ɑ、心肌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尿激酶原联合RSV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细胞凋亡。
赵晓宁刘志远刘江波李纲张松雨张金盈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尿激酶原细胞凋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