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强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体后凸成形后相邻椎体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发生率为2.4%~23%,并且6个月内2/3骨折发生于邻近椎体,其原因是骨质疏松的发展,还是骨水泥强化的结果,目前存有争论。目的:应用脊柱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生理载荷作用下,椎体后凸成形后相邻椎体终板的应力变化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老年骨质疏松女性胸腰椎CT扫描资料,利用一系列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构造相对应的T12-L1-L2骨质疏松性椎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L1椎体为楔形压缩骨折椎体(前缘高度较正常降低60%),模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模型,复位骨折椎体(L1椎体高度较正常降低10%,代表骨折椎体复位),在L1椎体内置入2个对称的圆柱体PMMA骨水泥块共约4mL。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正常椎体、手术前后相邻椎体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与正常椎体比较,L1压缩性骨折模型和椎体后凸成形后模型相邻椎体终板最大应力值分别增高76%和27%;椎体后凸成形模型后部结构的应力水平较正常椎体平均增加13.2%,其中椎弓根增加4.5%,峡部增加6.15%和关节点增加25.6%。与L1椎体压缩性骨折模型相比,L1椎体后凸成形后椎弓根、峡部和关节突应力均有所降低。结果说明椎体后凸成形后,T12椎体下位终板和L2椎体上位终板的应力值在各种状态下均较正常椎体增加,应力增加可能导致终板骨折可能性增加,进而导致相邻椎体骨折的风险性增加,这一观点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支持。
- 韩紫音路青林张敬涛张文强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应力生物力学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访分析
- 2010年
- 对我院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6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平均长达2年的随访,对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初步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随访期间疗效得到很好的维持和肯定。因此认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长期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可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干预措施继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贾宗海路青林单仕营彭大勇张文强刘仕友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随访
- 椎体后凸成形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时行相邻椎体预防性强化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发生骨折时有报道,很多学者分析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是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以有限元方法分析椎体后凸成形并发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时其相邻椎体生物力学的变化,进而分析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原因并寻求补救措施。方法:利用MIMICS、ABAQUS等软件重建胸腰段(T11~L2)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L1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及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观察有无T12~L1椎间盘骨水泥渗漏对骨折相邻椎体的生物力学影响;进一步分别模拟以2,3,4mL骨水泥对T12椎体行预防性强化,观察不同载荷下不同模型整体及各部分的VonMises应力。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相关三维有限元模型。相邻椎体T12及其下终板的最大应力在T12~L1椎间盘有骨水泥渗漏组比无渗漏组的明显增加;T12椎体不同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后最大应力不同程度降低,且小剂量(2~4mL)骨水泥预防性强化并不明显影响其余椎体、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行为。提示椎体后凸成形并发椎间盘骨水泥渗漏可能会导致相邻椎体继发骨折,同时行相邻椎体预防性强化可能会减少继发骨折的发生。
- 刘仕友路青林郑伟彭大勇张文强单仕营
- 关键词:骨水泥渗漏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