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依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浅谈现行矿业权评估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 2004年
- 张宪依庞绪成顾雪祥
- 关键词:矿业权评估评估基准日收益法贴现现金流量法价格标准自然人
- 滇西保山地体东缘断裂带变形特征及运动学意义被引量:6
- 2005年
- 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构造剖面测量基础上,通过断裂控盆控岩特点、断裂带宏观特征、构造岩组、显微构造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测量、地质年代学成果和断裂、褶皱和磨拉石盆地的组合特征,较全面论证了(1)昌宁-营盘、柯街、勐波罗河、大桥四条断裂带是保山地体东缘主要断裂带;昌宁-营盘、柯街、勐波罗河三条断裂带是华力西期控盆控岩的正断层,在中-新生代,反转为逆冲推覆;大桥断裂带是中-新生代形成的盖层逆冲推覆断裂带。(2)保山地体东缘四条主要断裂带,在中-新生代〔(71.6±1.1)Ma~32.1Ma〕,皆具逆冲挤压兼微弱走滑的地质特征和单轴压缩的岩组特征,所显示的古构造应力场均为东西向挤压,表明其经历了统一应力场下的变形,反映了表壳岩层自西向东滑动推覆的运动学特征。(3)昌宁-营盘断裂带为深切至沉积盖层之下的断面西倾的铲形低角度断层,既构成保山地体与临沧地体的边界断裂,也构成弧形推覆褶皱带的主逆冲推覆断裂。(4)保山地体东缘,在中-新生代,表壳岩层具由西向东滑动的运动学特征,是一个中-新生代〔(71.6±1.1)Ma~32.1Ma〕弧形褶皱-推覆造山带。
- 张宪依唐菊兴钟康惠郭娜张丽
- 鲁南新元古代一个地震活跃期的地震幕次组合序列被引量:1
- 2007年
- 地震灾变事件的直接证据是地层中留下的特殊的沉积记录——震积岩。鲁南地区新元古界石旺庄组底部发育的一套碳酸盐岩泥晶脉、液化卷曲变形构造、丘状层理、砾屑层等典型的地震-海啸震积岩序列,表明本区新元古代曾有过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地震活跃期。依据其沉积组合规律,可以识别出7个地震幕,30余次地震。造成这一地震灾变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古郯庐断裂带的早期裂陷作用。
- 王炳山张宪依梁兴泉李金波庞成宝
- 关键词:新元古界震积岩
- 鲁南新元古界石旺庄组风暴岩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7
- 2009年
- 鲁南地区新元古界石旺庄组为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地层,其中发育多层竹叶状砾屑灰岩,同时还发育丘状层理、粒序层理等沉积构造以及波状、不规则状、含V字形、U字形槽模等底面构造所代表的冲刷面,表现为较典型的风暴岩特征。研究表明,石旺庄组竹叶状砾屑灰岩形成于缓坡型台地的浅缓坡环境之中,为揭示鲁南新元古界岩相古地理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竹叶状砾屑灰岩所代表的风暴岩在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尤其是潮下缓坡相碳酸盐岩沉积中较为普遍,对该类型沉积及其共生的沉积构造进行系统描述将有助于前寒武纪古环境的恢复。
- 张宪依王炳山崔乐群
- 关键词:碳酸盐岩新元古界
- 滇西保山地块东缘断裂带特征及演化
- 张宪依
- 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 本文以演化和成矿为题,以地体—板块构造理论和构造成矿学理论为指导,本着不同构造体制具有不同地质—成矿作用,多种构造体制演绎导致多元(个)成矿体系的广义同位复合构成多元复合成矿系统的思想,以《西藏藏东江达火山岛弧带北段铜银...
- 张宪依
- 关键词:江达构造带造山带
- 鲁西枣庄—临沂地区新元古界震碛岩的主要特征被引量:9
- 2006年
- 鲁西枣庄—临沂地区新元古界碳酸盐岩系中,发育有由地震造成的同沉积构造现象,如微晶方解石脉、层内变形褶曲、层内微断层和内碎屑碳酸盐岩堆积等。野外实地观察、地质剖面测量和室内分析研究认为它们是由地震产生的强震动,使距震中一定范围的未固结沉积物经震动液化,震动变形形成的震积岩组合。根据其发育规律与组合特征,该地区震碛岩的形成应与古郯庐断裂在新元古代的活动密切相关。可初步确定为含有A、B和C3个震积岩单元的震动液化地震序列。
- 张宪依王炳山李元仲杨蕊英
- 关键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