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森 作品数:17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后视觉恢复的术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后视觉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其术前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对59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术后视觉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未改善组(n=17)及改善组(n=42)两组,并对术后视觉变化与视觉功能恢复的术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9例垂体腺瘤患者中42例术前与术后视觉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肿瘤最大直径、鞍上伸长、症状持续时间、患者年龄与患者术后视觉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鞍上伸长、症状持续时间、年龄为术后视觉未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最大直径并无统计学意义(P=0.449)。结论垂体腺瘤患者肿瘤鞍上伸长、症状持续时间、患者年龄是术后视觉未改善的危险因素,肿瘤最大直径并不是术后视觉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业森 徐德才 刘后银 赵永轩 李健 苏贺先关键词:垂体瘤 磁共振报告基因示踪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细胞示踪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能够对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及其分化细胞与宿主自身神经细胞加以鉴别和示踪,经常需要在干细胞移植前对其进行合适的标记.同时,研究人员非常希望能够在合适的示踪剂帮助下,利用无创伤性影像学技术识别移植后NSCs,活体监测NSCs在脑内的存活、迁移、整合乃至成瘤情况,借此来正确评价NSCs移植的疗效,并作为客观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的指标.当前细胞治疗在临床多种疾病的应用逐渐开展和深入,如何示踪和定量到靶器官或病灶的细胞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细胞治疗临床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1],特别是干细胞治疗以及以干细胞为载体的基因治疗是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张业森 杨志军 徐如祥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核磁共振 报告基因 示踪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血压波动对再出血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波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分析某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依据术后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19例)和未再出血组(51例),分析2组病例术前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分别统计出术后再出血和未再出血病例的收缩压(SBP)>150 mm Hg和>170 mm Hg次数及频数百分比,进行术后血压波动与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术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50 mm Hg的频数百分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70 mm Hg的频数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较未再出血患者术后血压波动范围大且频数多,提示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术后血压波动相关。 张业森 徐德才 娄飞云关键词: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压波动 再出血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影响肿瘤切除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及影响肿瘤切除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显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7例蝶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肿瘤大小、侵犯海绵窦、粘连颈内动脉对切除程度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9.5岁。平均肿瘤直径为4.2 cm。肿瘤全切除40例(70.2%),次全切除13例(22.8%),部分切除4例(7.2%)。随访期间复发9例(15.8%),无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切除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肿瘤侵犯海绵窦、直接粘连颈内动脉及分支以及肿瘤大小。结论显微外科治疗仍然是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主要治疗选择,肿瘤侵犯海绵窦、粘连颈内动脉及分支以及肿瘤大小是影响肿瘤全切除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开颅手术技术和最佳手术策略对于提高切除率和提高预后至关重要。 陈露露 苏贺先 李健 赵永轩 徐德才 刘后银 张业森关键词: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手术 切除程度 经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优缺点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15例行PBC治疗(PBC组), 15例行MVD治疗(MVD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情况和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2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PBC组住院总费用低于MV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短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低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和PBC术后近期疗效相似。MV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BC, PBC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张业森 尚毓淳 姜之全 苏贺先 娄飞云 赵永轩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hTfR报告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神经干细胞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转铁蛋白受体(hTfR)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方法及其在神经干细胞(NSCs)中的表达情况,为NSCs的MR分子成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伊CRl扩增hTfR基因,并克隆到pLenti6.3载体,构建出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l6.3-hTfR-IRES-EGFP。利用Lipofectin2000试剂将PLP1、PLP2、PLP-VSVG和pLenti6.3-hTfR-IRES-EGFP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48h后收集病毒上清,体外感染NSCs。细胞流式筛选稳定表达hTfR的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oltting检测hTfR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过表达的hTfR进行亚细胞的定位。结果成功构建危珊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的慢病毒颗粒成功感染NSCs。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oltting鉴定出hT瓜在NSCs中过表达,hTfR基因表达相对值为2.275±0.281。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到过表达的hTfR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NSCs分化后,hTfR在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稳定表达。结论本研究所用方法能成功构建hTfR慢病毒表达载体并筛选出稳定表达hTfR的NSCs系,为下一步活体内移植NSCs行MR分子成像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郭永坤 张业森 刘春颖 戴宜武 黄瑾 姚慧 吴炳山 姚学勤 杨志军 徐如祥关键词:转铁蛋白受体 慢病毒载体 神经干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人转铁蛋白受体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2015年 目的将人转铁蛋白受体(hTfR)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3,并鉴定其正确性,为活体干细胞MR分子成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hTfR基因,并克隆到pLENTI6.3载体;经过菌落PCR初步筛选、Bam H1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构建的pLENTI6.3-hTfR-IRES-EGFP重组载体。结果通过PCR技术成功扩增了hTfR基因;hTfR基因片段重组到pLENTI6.3载体;菌落PCR和酶切鉴定,凝胶电泳结果均显示得到和理论大小相符的片段;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pLENTI6.3-hTfR-IRES-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下一步进行活体干细胞MR分子成像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杨志军 郭永坤 张业森 戴宜武 姚学勤 徐如祥关键词:转铁蛋白受体 慢病毒载体 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转铁蛋白受体基因在大鼠脑内表达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基因治疗是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前沿治疗方法,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1],病毒载体作为一种基因转移工具已被广泛用于基因治疗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2].转铁蛋白受体基因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磁共振报告基因之一[3],其配体转铁蛋白能够通过配体-受体系统通过血脑屏障[4].我们以转铁蛋白受体基因(TfR)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共振成像(MRI)的活体示踪技术将这些探针特异性结合的脑内转基因神经细胞.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健康成年SD大鼠12只(清洁级),Buker Sigma 7.0T超导型磁共振,转铁蛋白纳米铁螯合物(Tf-USPIO)购自北京万德高科. 张业森 郭永坤 姚慧 徐如祥 戴宜武 杨志军关键词:成年SD大鼠 转铁蛋白 受体基因 成像 脑内 细胞分子生物学 Tf-USPIO纳米微粒通过神经干细胞配体介导吸收及其体外磁共振成像研究 研究背景: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一种能够自我增殖、自我更新、并能够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干细胞,可以用作修复神经功能损伤的种子细胞,但神经功能改善与干细胞移植之间的相关性还未完全明... 张业森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文献传递 一种神经外科用冲洗式手术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冲洗式手术装置,属于手术器材技术领域,包括供水装置、净水装置和设置在放置收纳件上的操作件,供水装置和净水装置分别通过外冲洗管和内回流管与操作件连接;操作件包括操作控制端和管路组件,操作控制端通过... 张业森 尚毓淳 杨蕊 孙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