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泽文
- 作品数:67 被引量:3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页岩热成熟过程中残余干酪根演化特征被引量:3
- 2019年
- 用低熟的页岩样品进行半开放体系压机热模拟实验,研究页岩热演化过程中残余干酪根的赋存演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页岩中残余干酪根可分为微米级粒间有机质、微米级粒内有机质和纳米级粒间有机质。不同赋存形式有机质的热演化特征不同,微米级残余干酪根在Ro,Easy值为0.82%时已发生热裂解,到Ro,Easy值为1.45%时,微米级粒间残余干酪根被消耗殆尽,微米级粒内残余干酪根仍有一定生烃潜力;而纳米级粒间残余干酪根在Ro,Easy值为1.45%时才开始热裂解,在Ro,Easy值为2.66%时,仍有部分干酪根残留在孔隙中。伴随有机质热裂解过程,页岩中矿物组成特征也发生变化,矿物溶蚀和再沉淀作用使得页岩矿物组成整体上沿着长英质矿物含量增加、碳酸盐矿物减少、黏土矿物含量基本不变的趋势演化。干酪根热裂解生烃使得其体积缩小,在干酪根和矿物之间形成收缩有机孔,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升高,收缩有机孔的孔径逐渐变大,最后转变为矿物粒间孔/粒内孔。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易发生溶蚀,成熟阶段,矿物溶蚀孔开始形成,在之后的演化阶段,溶蚀孔的发育程度逐渐变强。有机质孔的发育具有非均质性,温度(成熟度)是影响其发育的重要因素。
- 徐建兵张毅张毅张鑫韦志伟程斌程斌胡守志
- 关键词:页岩矿物组成热演化
- 塔里木盆地部分来自寒武系烃源岩贡献的原油富集13C同位素的成因探讨
- <正>近年来发现塔里木盆地典型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具有富集13C的特征,其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基本上集中在-28‰左右。比如:塔东2井寒武系储层中的原油明显具有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成因原油的生标分布特征,被认...
- 廖泽文刘虎程斌田彦宽
- 文献传递
- 固体沥青吸附/包裹烃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油藏多期充注史的识别--以川中地区震旦系固体沥青为例
-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地区主要烃源岩为寒武系筇竹寺组黑色页岩,该套烃源岩被认为经历了初次生烃——抬升遭受剥蚀——下沉再次生烃的历史,形成的固体沥青部分充填在震旦系碳酸盐岩溶孔和裂隙中(徐国盛等,2007;袁海峰等,...
- 程斌廖泽文王铜山
- 关键词: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三塘湖盆地二叠系干酪根热模拟气体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 2014年
- 针对三塘湖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二叠系芦草沟组泥质烃源岩开展封闭体系和半开放体系热模拟实验,前者将干酪根密封在金管中开展实验、后者直接对烃源岩样品进行压机半开放体系热解模拟,对实验中生成气体的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热解方法以无机气体生成为主,包括CO2、H2、H2S 和 N2等,其中 CO2含量最丰富,这与样品干酪根中丰富的氧含量一致。半开放体系模拟实验温度达到480℃时,气态烃的含量达40.64%,其中甲烷含量达到26.10%,封闭体系中随着模拟温度升高烃类气体产物的碳同位素呈现先变轻后变重的趋势,但同位素分馏程度不大, CH4气体的δ13C 值分布在-40.2‰~-46.6‰之间, C2H6分布在-34.3‰~-38.0‰之间, C3H8分布在-33.6‰~-36.0‰之间,而CO2气体δ13C值分布在-32.8‰~-28.8‰之间。三塘湖盆地针对气藏的勘探已经有所发现,但有关气藏的地球化学特征报道较少,该工作中的模拟实验结果可为三塘湖盆地深入的气藏地球化学勘探提供基础数据。
- 杜军艳程斌廖泽文
- 关键词:干酪根三塘湖盆地
-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下陆坡区沉积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选取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海平原过渡带典型沉积柱状样,通过对其沉积有机质的整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表征,探讨了南海下陆坡-深海平原区沉积有机质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赋存状态、来源变化以及与古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应关系。结果表明,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与冰期/间冰期旋回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冰期时对应高值,间冰期时对应低值;而有机质稳定氮同位素(δ15N)表现为全新世时其值偏低,末次冰消期其值偏高,与气候旋回没有相关性;C/N值和δ13Corg值都表明南海北部下陆坡沉积有机质来源是陆相和海相的混源,且在末次冰期/间冰期尺度上主要以海相来源为主。
- 常晓红杨楚鹏刘芳廖泽文
- 关键词:末次冰期
- 30ka以来南海东北部陆坡坡底沉积有机质的长链正构烷烃特征及其古植被意义被引量:9
- 2015年
- 为探寻南海深海平原区的有机质组成特征、来源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信息,对南海东北部深水区的ZSQD289沉积柱状样品进行了正构烷烃组成及其单体稳定碳同位素的相关分析,结合孢粉鉴定结果,重点探讨该沉积区末次冰期以来陆源输入变化、源区的古植被演化及其气候响应因素.结果表明:30ka以来,南海东北部深海陆坡坡底的沉积有机质以洋/陆混源为特征,且以海洋自生生产力贡献为主,其生源贡献存在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特征,冰期时陆源有机质输入明显高于全新世间冰期;其陆源有机质应该主要由台湾南部河流输入,在低海平面时通过海底峡谷搬运至此,其过程中可能受到西太平洋底流和黑潮的影响.该沉积源区植被演化经历了C3/C4植物互为消长的变化过程,但30ka以来主要还是以C3植物占优势,由此推测末次冰期以来源区(台湾岛南部)不存在明显的干旱化,冰期虽然温度较低但气候比较湿润.
- 杨楚鹏刘芳常晓红廖泽文胡建芳李顺李学杰姚永坚
- 关键词:单体碳同位素
-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沥青质结构中包裹组分的地球化学意义
- 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主要来自于两套烃源岩的贡献,即寒武系-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来自两套烃源岩的原油具有不同的生标物分布特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的原油具有生标物浓度高、甲藻甾烷含量高、伽马蜡烷丰富、C-规则甾烷发...
- 廖泽文田彦宽程斌杨楚鹏张海祖
- 文献传递
- 不同母质来源的沥青质热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对不同母质来源的沥青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热解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母质为Ⅰ型干酪根的沥青质其活化能分布范围宽,活化能在350kJ/mol以上时仍有较大量的生烃; Ⅱ型和Ⅲ型干酪根的沥青质其活化能分布范围相对较窄,活化能在350kJ/mol以上时分别只有少量烃生成和几乎无烃生成.针对具体母质来源的沥青质,热解动力学研究可以指示其成熟度状况.同时,结合对热解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的深入讨论,认为来自于Ⅰ型干酪根的沥青质具有高的再生油能力,而沥青质在油成气的潜力方面,则按照母质干酪根Ⅲ、Ⅱ和Ⅰ型的顺序依次降低.
- 耿安松廖泽文
- 关键词:沥青质热解动力学活化能
- 海相高过成熟烃源岩演化程度评价方法探讨
- 有机质成熟度是评价烃源岩最重要、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常用来评价成熟度的方法包括: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谱学仪器分析研究。有机岩石学基本的研究手段是光学显微镜,包括反射光、透射光和荧光。具体指标有:镜质组反射率、固体沥青...
- 杜军艳耿安松廖泽文
- 文献传递
- 固体沥青分子结构中包裹烃的地球化学研究
- 固体沥青分子结构中可能存在类似于沥青质的吸附包裹现象,其中包裹烃组分属于成熟度较低条件下的产物,由于得到地质大分子结构的有效保护而较少受到后期地球化学过程的改造,因此包含有重要的原生性地球化学信息。H2O2/CH3COO...
- 程斌廖泽文田彦宽赵静
- 关键词:固体沥青分子结构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