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钦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及血管内治疗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夹闭49例,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手术联合栓塞治疗2例。结果 5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45例,轻残7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
- 丁建军高永中伍健明廖宇钦陈保东蒋太鹏
- 关键词: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
- 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MRI行苍白球腹后部定位。以微电极进行功能定位后,应用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前后进行UPDRS计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42例均有显著疗效,术后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症状改善率,开状态(71.1±8.2)%、关状态(86.1±9.2)%(P<0.001)。平均随访34个月,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 廖宇钦高永中成良正
- 关键词:帕金森病苍白球立体定向技术
- 内镜下脑积水的手术治疗(附3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 32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 3月~ 2年 ,9例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脑室造瘘术 (7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即ETV ,2例行透明隔造瘘 ) ,8例治疗有效 ,1例ETV后脑积水无明显改善 ,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V P分流 ) ;2 3例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引导V P分流 (10例 )或内镜下引导V P分流加内镜下脑室造瘘术 (12例行ETV ,1例行透明隔造瘘 ) ,脑积水均获得改善。结论 梗阻性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脑室造瘘术 ,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引导V P分流或内镜引导V P分流加脑室造瘘术 ,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 蒋太鹏高永忠邓志刚廖宇钦林恒洲纪涛
- 关键词:内镜脑积水手术治疗
- 囊性、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囊内放疗
- 目的: 研究CT、MRI引导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疗效.
方法: 对12例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囊性部分行CT、MRI引导立体定向吸除囊液、注入胶体磷酸铬,待瘤囊缩小远离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后,...
- 蔡晓东高永中李维平廖宇钦闫大卫牟淑华
- 关键词:囊性颅咽管瘤临床疗效伽玛刀治疗
- 文献传递
- 桥小脑角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2006年收治桥小脑角肿瘤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桥小脑角肿瘤中,听神经瘤25例,脑膜瘤3例,胆脂瘤2例。本组均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肿瘤全切除,全组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100%),功能保留27例(90%)。结论: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桥小脑角肿瘤。严格按照显微外科技术操作,肿瘤可全切除,并能有效地保留桥小脑角周围的重要组织及其功能。
- 廖宇钦
- 关键词: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桥小脑角
- 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
-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的手术技巧及影响因素.
方法:总结20例立体定向活检病例,其中多发病灶者4例,单发病灶者16例.使用CT、MRI扫描、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精确定位靶点、制定合适的活检轨迹.使...
- 蔡晓东高永中纪涛廖宇钦闫大卫牟淑华
- 关键词:手术技巧MRI扫描病理诊断神经外科
- 文献传递
- AKT和GSK3β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观察AKT和GSK3β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AKT和GSK3β在脑胶质瘤发生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90例脑胶质瘤组织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AKT和GSK3β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组织中AKT蛋白阳性率分别是30.00%与85.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T蛋白在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5.71%与98.1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K3β蛋白在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是48.57%与21.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AKT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胶质瘤组织中GSK3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提示AKT和GSK3β蛋白在胶质瘤发生中相互作用。
- 廖宇钦丁建军高永中关弘孙艳花许美权伍建明陈盛强
- 关键词:脑胶质瘤糖原合成酶激酶-3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