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嘉忠

作品数:32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内镜
  • 11篇镜检
  • 8篇食管
  • 7篇胃镜
  • 6篇肿瘤
  • 5篇切除
  • 5篇结肠
  • 5篇肠镜
  • 4篇黏膜
  • 4篇息肉
  • 4篇内窥镜
  • 4篇内窥镜检
  • 4篇内窥镜检查
  • 4篇结肠镜
  • 4篇窥镜
  • 3篇十二指肠
  • 3篇切除术
  • 3篇黏膜下
  • 3篇消化道
  • 3篇膜下

机构

  • 20篇广西百色市人...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 5篇百色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廖嘉忠
  • 12篇黄培宁
  • 11篇彭乃宝
  • 5篇邓有辉
  • 4篇余贤恩
  • 3篇韦代林
  • 2篇陆美林
  • 2篇黄精贤
  • 2篇韦艳生
  • 2篇杜洁贞
  • 2篇郑荣妹
  • 1篇书代林
  • 1篇冯大益
  • 1篇冯梦蝶
  • 1篇蓝常明
  • 1篇覃敏珍
  • 1篇何永彪
  • 1篇零达红
  • 1篇韦凯扬
  • 1篇李旭祥

传媒

  • 10篇右江民族医学...
  • 9篇广西医学
  • 3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医学文选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比观察3种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0例消化道科就诊的患者分别采用改良W-S银染法、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4 C-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检测Hp感染,比较其检测Hp感染的效果。结果改良W-S法的检出率为71.32%,显著高于RUT法和14 C-UB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T法和14 C-UBT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W-S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04%、100.00%和97.06%,均显著高于RUT法和14 C-UB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UT法和14 C-UBT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W-S法检测Hp感染具有很高的灵敏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培宁邓有辉陆伟李旭祥凌惠媛冯大益何永彪廖嘉忠彭乃宝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
319例食管乳头状瘤临床内镜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食管乳头状瘤(esophageal papilloma,EP)临床上较少见,其来源于上皮组织,是被覆鳞状上皮的息肉样良性肿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对本病认识的提高,EP的检出率逐渐增多,但药物治疗无效。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内镜检出并取病理活检确诊为EP者319例,均予镜下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廖嘉忠
关键词:食管乳头状瘤病理学内镜检查
大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45例报告
2002年
目的 评价大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OlympusCF - 4 0Ⅰ型大肠镜及OlympusPSD - 30型高频电灼仪 ,于常规准备后行高频电凝切除息肉。直径≤ 0 .5cm者用热活检钳摘除 ,直径 >0 .5cm者用圈套器切除 ,并回收息肉行全瘤病理检查。结果  45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共切除 95颗息肉 ,息肉全瘤经病理检查以腺瘤性息肉为主 ,并具癌变。结论 大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息肉具有安全、省时、疗效好、费用低、痛苦少。
廖嘉忠余贤恩零达红杜洁贞蓝常明韦艳生郑荣妹
关键词:肠息肉肠肿瘤电凝法活组织检查
结肠镜在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I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并活检病理确诊的28例IC临床、内镜特点。结果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82.1%),女性多见(男:女为1:1.8),2J5例(92.9%)伴有高血压、冠心痛、糖尿病、便秘及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或诱因。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下腹痛(100%)、血性腹泻(89.3%)及左下腹或下腹部压痛(85.7%)。结肠镜分型:一过型23例;狭窄型4例;坏疽型1例。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及狭窄。病变多(96.4%)发生在左半结肠,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误诊率35.7%,结肠镜确诊率82.1%,误诊率17.9%。结论结肠镜检查并活检是早期诊断IC的首选方法。
廖嘉忠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活检
经内镜金属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2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方法对25例Dieulafoy病患者采用内镜金属止血夹进行钳夹止血,以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局部注射治疗Dieulafoy病25例作为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内镜下金属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快捷、可预防再出血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廖嘉忠黄培宁彭乃宝
关键词:DIEULAFOY病上消化道出血内镜金属止血夹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胃黏膜下病变被引量:1
2010年
廖嘉忠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胃黏膜食管黏膜下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57例行内镜检查取活检经病理学确诊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并行ESD治疗的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照术前与术后的病理结果,并对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57例行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术后病理学诊断黏膜内癌12例(21.1%),原位癌22例(38.6%),重度不典型增生18例(31.6%),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8.8%)。术前术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87.6%,其中有10例不相符的患者为术前活检病理级别低于术后病理级别。结论对于病理学活检、染色内镜及超声内镜确诊为直径<30mm无肿瘤转移的早期食管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效果良好。黏膜下剥离术是这类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的有效方法,且创伤小,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廖嘉忠邓有辉黄培宁彭乃宝陆美林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癌前病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成人型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清洁肠道后应用成人型结肠镜对251例1.5-14岁小儿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196例,于镜下用高频圈套器对息肉行圈套凝切或点凝摘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196例大肠息肉患儿共摘除息肉261颗,其中单发息肉164例,2颗或2颗以上息肉者32例。病理结果:幼年性息肉占74.4%(146/196),炎性息肉占13.1%(27/196),腺瘤性息肉占11.7%(23/196)。结论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具有治疗彻底、安全可靠、创伤性小、方法简便、可回收息肉、费用少、小儿可耐受的优点,为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治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廖嘉忠黄培宁彭乃宝
关键词:大肠息肉结肠镜小儿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合并窦房结功能低下被引量:1
2005年
彭乃宝韦代林黄培宁廖嘉忠
关键词: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窦房结功能低下皮肤变黑皮肤搔痒院外治疗双上肢
胃镜B超联合诊断皮革胃32例分析
2004年
廖嘉忠黄精贤余贤恩
关键词:胃镜检查B超检查皮革胃病理检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