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常琳

常琳

作品数:2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文学
  • 5篇一带一路
  • 4篇启蒙
  • 3篇外语
  • 3篇外语人才
  • 3篇小说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复合型外语人...
  • 2篇人文
  • 2篇人文主义
  • 2篇主义
  • 2篇文学类
  • 2篇文学类课程
  • 2篇误读
  • 2篇西方人
  • 2篇西方人文主义
  • 2篇鲁迅小说
  • 2篇媒介
  • 2篇媒介环境

机构

  • 18篇湖南农业大学
  • 14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3篇常琳
  • 1篇尹少荣
  • 1篇卢俊玮
  • 1篇罗欣蓉
  • 1篇宋剑华
  • 1篇陈昀锟

传媒

  • 2篇晋阳学刊
  • 2篇广西青年干部...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甘肃畜牧兽医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电力高等...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山东青年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大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复合型汉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被引量:3
2019年
"一带一路"倡议对汉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复合型汉语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是解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培养对象、传播内容和培养方式三个层面的改革是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方式。培养对象方面,坚持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专业知识教育和非汉语言专业学生商务汉语能力教育多向结合;培养内容方面,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多方结合;培养方式方面,依托课堂教学实体模式,引入多样化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语言文化活动,实现国家发展倡议和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双赢。
常琳
党的十八大教育政策内涵解读被引量:5
2013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发展的思想。通过对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发展的论述,与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教育问题阐述的比较,解读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内涵。
常琳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公平
鲁迅研究的历史反思
2005年
鲁迅作为一个神话已经成为经典。学术界对鲁迅的评价却始终游离于鲁迅作品之外,从20世纪20年代重在文学话语,鲁迅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批评,到30年代重在政治话语的批评以及新时期重在生命哲学的批评,都不同程度地偏执地将鲁迅误读。本文试图站在西方人文主义的立场,对几十年来的误读鲁迅进行历史反思,颠覆鲁迅神话,回归鲁迅本身,还原一个坚守儒家思想的现代演绎而非西方人文精神的真正的鲁迅。
常琳
关键词:西方人文主义误读
困惑与彷徨——论鲁迅小说对于知识分子启蒙的质疑与解读被引量:3
2016年
五四以来,鲁迅以其先驱者的自居身份宣扬启蒙倡导革新,然而,"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本能地拉开了他与"启蒙对象"(庸众)的距离,同时,"知识分子群体"普遍的认知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启蒙任务在其手中的难以完成。"精英知识分子"依仗西方人文主义倡导下的启蒙意旨在"黑屋子"无人理解与接收的可悲状态中完成了一次自我演说,以鲁迅为代表的"精英知识分子"在现实面前也走向了迫不得已的困惑与彷徨。
常琳
关键词:彷徨知识分子启蒙
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
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
常琳
关键词:文学创作
文献传递
“个的自觉”:竹内好的“抵抗”和鲁迅的“回心”
2020年
竹内好的鲁迅研究确立了日本鲁迅研究的根基与视野,也为中国学界的鲁迅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竹内好一反学界惯有的从鲁迅的思想文化意义出发赋予其作品和思想以价值的研究路径,于鲁迅的生命体验切入,体悟生命体验渗透于鲁迅文学活动中刻烙下的思想印迹,显证自我否定与"作为行为的主体性"的"个的自觉"的建构与发生,继而以鲁迅思想的现代性反观日本"近代的超克",在对日本近代超克思想的否定与批判中立证鲁迅"回心"式自我否定的价值与意义,并以自我的生命体验和文化行为实践着鲁迅"个的自觉"。
常琳
关键词:竹内好
困惑的启蒙——启蒙思想与鲁迅小说创作
本文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启蒙运动为写作背景,以中西方“启蒙”概念的明确区分为理论前提,在特定的理论框限内对鲁迅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启蒙思想进行阐述分析,从而探讨鲁迅启蒙走向困惑的原因,揭露个体鲁迅对西方启蒙...
常琳
关键词:小说创作启蒙思想五四新文学
文献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下湖南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一带一路"倡议对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湖南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湖南地域特色,提出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建议和对策,从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人才需求。
常琳李澳李纯
关键词:外语人才
"一带一路"倡议下"英语+"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往来日益密切,但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互通中,仍然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一带一路"对我国的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背景,以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为研究对象,探求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
常琳廖寅丽张亚兰
论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2016年
分析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解析其形成原因,对新媒介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与途径进行探讨,提出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净化新媒介环境,提升学生对新媒介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加强新媒介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等。
常琳
关键词:新媒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介环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