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帅永

作品数:255 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专利
  • 66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动力工程及工...
  • 27篇文化科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电子电信
  • 11篇理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电气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4篇太阳能
  • 21篇红外
  • 17篇吸热器
  • 15篇聚光
  • 15篇换热
  • 14篇储热
  • 12篇光学
  • 10篇热辐射
  • 10篇热流
  • 10篇蒙特卡罗法
  • 10篇集热
  • 10篇教学
  • 8篇源动力
  • 8篇入射
  • 8篇释热
  • 8篇能源
  • 8篇换热器
  • 7篇太阳能集热
  • 6篇导热
  • 6篇集热器

机构

  • 250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北京临近空间...
  • 2篇北京空间机电...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佐治亚理工学...
  • 1篇国网能源研究...

作者

  • 254篇帅永
  • 86篇谈和平
  • 36篇董士奎
  • 31篇袁远
  • 27篇王伟
  • 21篇裘俊
  • 21篇潘庆辉
  • 16篇刘彬
  • 16篇贺志宏
  • 15篇王雁鸣
  • 13篇夏新林
  • 13篇王富强
  • 12篇艾青
  • 12篇李炳熙
  • 10篇杨有为
  • 9篇黄兴
  • 9篇王富强
  • 8篇王维
  • 8篇张昊
  • 7篇张晓晨

传媒

  • 24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高等工程教育...
  • 4篇教育进展
  • 4篇2007年传...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2006中国...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能源环境保护
  • 2篇2006全国...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2010中国...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热力发电

年份

  • 15篇2025
  • 44篇2024
  • 30篇2023
  • 18篇2022
  • 18篇2021
  • 13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2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耦合集热和相变储热再热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耦合集热和相变储热再热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该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进行压缩热回收、太阳能或工业余热集热和相变储热,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模块:前端压缩空气储能‑废热存储模块、后端压缩空气利用‑预热模块、余电‑热利...
王伟何西波帅永
一种基于火焰光场重聚焦图像的三维温度重建联合方法
一种基于火焰光场重聚焦图像的三维温度重建联合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火焰光场重聚焦图像的三维温度重建联合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最近邻域法对于最外层和次外层火焰的物性重建精度低,而Lucy‑Richardson解卷积...
李天骄袁远刘彬谈和平帅永
圆柱与圆锥复合腔体式太阳能吸热器
圆柱与圆锥复合腔体式太阳能吸热器,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吸热器。本发明为了解决圆柱形腔体式太阳能吸热器底面处的金属管难于布满底面,存在吸热器吸收太阳能辐射热流死区的问题。吸热器壳体的内腔为圆柱与圆锥复合腔体,吸热器侧面部分...
王富强谈和平张旭升易红亮帅永袁远
文献传递
多普勒漂移对超音速燃气流光辐射特性计算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分析了超音速射流由于高速相对运动产生多普勒谱线漂移效应对光辐射特性计算的影响。通过采用逐线计算法对不同环境压力、气流温度、气流速度条件下超音速燃气射流在不同的红外光谱区(2.7微米谱带和4.3微米谱带)光辐射谱带积分强度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多普勒漂移效应受环境总压影响最大,压力越大多普勒漂移的影响越小;随着温度升高多普勒漂移效应的影响降低;随着相对速度的增加,多普勒漂移效应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增加的。
董士奎贺志宏帅永谈和平
关键词:多普勒频移
能源动力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力图谱构建研究
2024年
面对“双碳”目标和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突破传统能源动力实验中设备规模大、实验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局限,但如何科学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与新时期能源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仍需深入研究。本文立足能源动力类专业特点,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专业培养方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构建了面向能源动力领域的“五层次”能力图谱架构。研究构建了包括总目标层、通用能力层(工程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智能化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层、实验能力单元层和具体实验项目层的完整体系。研究重点提取了专业核心能力要素,同时突出新能源技术、智能控制、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的能力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涵盖流体机械、传热传质、新能源系统等专业实验内容的四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知识图谱理论引入能源动力专业能力体系构建、提出适应专业特色的“五层次”能力图谱新架构、开发基于能力图谱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模式,为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In the context of “dual carbon” goals and new energy revolu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fac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 a novel educational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energy and power experiments, such as large equipment scale, high experimental costs, and significant safety risks. However,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on how to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 a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that aligns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
帅永翟明高建民赵义军罗磊王祥锋
关键词:能源动力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课程思政建设——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课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课程思政”体现了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体现了在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专业伦理、专业道德、世界观教育,在丰富科学知识的同时实现人格培养–教书育人。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讲什么?怎么讲?是各高校及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以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课程为例,以学校教学为依托,提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程学习同时提升专业伦理、专业道德,构建生态文明世界观。
王丽帅永付平刘冰姜宝成
兼容空间方向发射热管理的柔性多波段可编程热迷彩伪装系统
一种兼容空间方向发射热管理的柔性多波段可编程热迷彩伪装系统,属于微纳光子器件热伪装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光谱辐射特性可调的热伪装器件采用光谱发射来实现热管理的方法不稳定的问题。包括以损耗材料层作为基底层的热迷彩伪装单元...
帅永周思宏董士奎宋家萌潘庆辉郭延铭
纯水流动闪蒸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闪蒸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相变方式,具有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伴随着流动的闪蒸产汽过程,建立了压力驱动的变饱和温度的Lee相变模型,并结合VOF模型对入口过热度3~6 K,初始液位高度0.3~0.8 m的纯水闪蒸进行了数值模拟与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入口区域的剧烈相变产汽优化了闪蒸室内的气液与温度分布,是促使闪蒸室产汽速率和工质转化效率增加的重要因素,研究范围内,入口过热度的提升与初始液位高度的降低可以使出口工质的不平衡系数分别降低约55%、35%,入口过热度与初始液位高度的提升可以使蒸汽发生速率提升约292%、191%。
李炳锐王维王鑫李炳熙帅永
关键词:数值模拟
低空多喷管发动机喷焰红外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对多喷管火箭发动机低空尾焰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热流法建立了喷焰红外传输计算模型,数值模拟了四喷管发动机尾流场2~5μm光谱的红外特性。获得了光谱、波段辐射强度仿真数据及红外仿真热像,并与单喷管喷焰的红外特性进行了比较。考察了不同的喷管间距、探测方向、飞行高度对喷焰表观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喷管尾喷焰红外辐射光谱选择性与单喷管相似,但光谱峰值无线性关系;对于低空四喷管发动机尾喷焰,红外特性随喷管间距增加有所增强,随飞行高度增加,喷焰红外辐射强度提高。
王雁鸣谈和平董士奎帅永
关键词:尾喷焰红外辐射
腔式太阳能吸热器的热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外敷保温层的螺旋盘管作为碟式太阳能集热器的腔式吸热器。利用CFD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螺旋管腔式太阳能吸热器和内部流体的温度场分布及流体的速度场分布。通过插值的方法,将CFD分析中得到的螺旋管腔式吸热器模型中的网格节点温度场导入到热应力分析模型中的网格节点并作为热应力场分析的输入载荷。结果表明,在靠近吸热器保温层侧的流体流速比靠近吸热器内腔侧的流体流速高,靠近保温层侧的流体温度和壁面温度要低;在螺旋管腔式吸热器出口处,最大等效热应力出现在吸热器内腔侧的螺旋管内壁面处,切向应力对最大等效热应力影响最大。因此,要提高螺旋管吸热器的可靠性,应先设法降低螺旋管吸热器沿圆周方向的温度梯度。
王富强帅永谈和平
关键词:太阳能腔式吸热器螺旋管热应力温度场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