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泽平

作品数:31 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药典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毒性
  • 4篇血瘀
  • 4篇体外
  • 4篇注射
  • 4篇小鼠
  • 4篇肝毒
  • 4篇肝毒性
  • 3篇丹参
  • 3篇丹参片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流变
  • 3篇血液流变学
  • 3篇血瘀模型
  • 3篇药物
  • 3篇舒血宁
  • 3篇舒血宁注射液
  • 3篇体外抑制
  • 3篇注射液
  • 3篇细胞
  • 3篇效价

机构

  • 31篇北京市药品检...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1篇左泽平
  • 23篇高阳
  • 22篇王志斌
  • 20篇郭玉东
  • 19篇胡宇驰
  • 15篇王碧松
  • 13篇曹春然
  • 4篇李丽
  • 4篇李娜
  • 3篇苏斌
  • 3篇宋程程
  • 3篇周建平
  • 3篇程源
  • 2篇王立娜
  • 2篇吴虓飞
  • 2篇吕晶
  • 2篇李雪梅
  • 2篇高晓新
  • 1篇刘洪艳
  • 1篇孙建宁

传媒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药学研究
  • 1篇北京环境诱变...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高内涵分析技术进行药物肝毒性风险评估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尝试应用高内涵分析技术建立药物肝毒性高内涵毒性评价指数测定的标准方法。方法采用Tox Insight药物肝毒性检测试剂盒,利用对多靶点的特异性染色,结合高内涵活细胞成像分析平台考察4种药物对人源性肝癌细胞Hep G2的细胞毒性作用,包括对该细胞的细胞数、核DNA含量、细胞质内谷胱甘肽降低水平、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拟对受试样品的肝毒性进行评估。结果氟西汀和罗格列酮的肝毒性评估结果为阴性;甲芬那酸和噻氯匹定的肝毒性评估结果为阳性,提示具有肝毒性风险,且甲芬那酸的肝毒性风险比噻氯匹定的高。结论应用高内涵分析技术评估药物肝毒性的方法基于活细胞、多参数、实时、高通量,能够实现药物多种生物活性、毒性的早期、快速检测,并且灵敏稳定,简便可行,可尝试用于对药物进行体外肝毒性的安全风险评估。
高阳胡宇驰左泽平王志斌金家金王立娜程源
关键词:药物肝毒性
不同来源试验系应用于肝素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差异考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血浆作为试验系,应用于肝素生物效价测定法的差异,评价适用于肝素生物效价测定法的试验系。方法:参考英国药典(BP2008)以血凝仪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方法,通过比较凝血时间和效价测定的回收率,对不同来源、不同处理方法的血浆应用于肝素生物效价测定法的优劣进行评价。结果:以新鲜兔血浆、新鲜绵羊血浆、冷冻绵羊血浆、新鲜猪血浆、冷冻猪血浆、新鲜大鼠血浆、冷冻人血浆为试验系分别进行肝素生物效价的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检验均符合要求,线性回归显著(P<0.01),偏离平行、二次曲线、反向二次曲线均不显著(P>0.05);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9.41±1.02,100.47±3.48,100.71±0.89,100.12±1.51,102.40±0.22,100.84±1.06,103.02±1.37;平均可信限率(FL%,n=3)分别为2.63±0.21,5.03±1.33,4.90±0.37,9.56±1.95,4.04±0.79,10.69±4.18,4.92±2.41。结论:新鲜兔血浆和冷冻绵羊血浆应用于肝素生物效价测定法稳定性好,测得效价准确,精密性高,较其他来源血浆更适宜作为肝素生物效价测定法的试验系。
王碧松李娜曹春然肖渊郭玉东左泽平王志斌
关键词:肝素钠效价血浆
细菌内毒素鞘内注射致热阈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细菌内毒素鞘内注射对家兔致热的规律,计算出发热的阈值,为我国药典的修订提供依据,为鞘内用注射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热原检查方法,家兔鞘内注射5个不同剂量组的细菌内毒素,记录并绘制升温曲线图,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出家兔体温升高0.6℃时发热的阈剂量。结果:家兔鞘内注射细菌内毒素的发热阈剂量为1.8 EU.kg-1(换算成人发热阈剂量为0.6 EU.kg-1),发热峰值位于4~5.5 h,升温维持时间位于0.25~1.5 h。结论:由于家兔鞘内注射细菌内毒素发热阈值比国药典的规定值(0.2 EU.kg-1)大,因此中国药典规定鞘内用注射剂发热阈值为0.2 EU.kg-1较为严格。
郭玉东王志斌王碧松曹春然李娜左泽平
关键词:内毒素鞘内注射阈剂量
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大鼠解热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100u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影响;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cAMP、PGE2)、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注射液(5ml/kg、2.5ml/kg、1.25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柴胡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中cAMP、PGE2的释放。结论: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外周IL-1β、PGE2增加和下丘脑cAMP、PGE2释放有关。
左泽平王志斌高阳郭玉东胡宇驰曹春然王碧松李雪梅
关键词:柴胡注射液细胞因子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模型,观察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对CAM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鸡胚孵育7d后,将无水乙醇溶解的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的明胶海绵载体植入CAM上,并孵化72h。剪下CAM,解剖镜下拍照,计数血管,分析其对于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去氧鬼臼毒素、苦鬼臼毒酮、苦鬼臼毒素和鬼臼毒素具有明显抑制CAM血管生成作用,鬼臼毒酮和异苦鬼臼毒素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有关。
郭玉东王志斌王碧松李娜左泽平
关键词:鬼臼毒素衍生物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
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的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致炎剂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的特点。方法:实验第1d和第3d大鼠皮下注射空气20ml;第6d,大鼠皮下注射空气10ml,然后向气囊内注入不同致炎剂———角叉菜胶(Car)和脂多糖(LPS),观察不同浓度各致炎剂作用大鼠背部皮下气囊炎症发生、发展情况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Car各剂量致炎组均可促进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炎性液的渗出,促进渗出液中白细胞聚集,升高渗出液总蛋白、NO、MDA和PGE2的含量,升高血清MDA含量和降低血清SOD活力,实验剂量Car100mg/kg、150mg/kg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LPS致炎组在实验剂量下,对大鼠气囊滑膜炎炎性渗出液的渗出量、渗出液中MDA含量和血清SOD活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对渗出液中总蛋白、NO、MDA和PGE2的含量的影响,随致炎剂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向大鼠皮下气囊注入角叉菜胶或脂多糖均可成功建立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综合比较提示,Car(100mg/kg)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在单一致炎因子存在情况下引起的炎症状态。
高阳王志斌左泽平郭玉东苏斌宋程程
关键词:炎症模型气囊滑膜炎角叉菜胶脂多糖
常用大鼠发热模型研究被引量:72
2012年
目的探讨干酵母、2,4-二硝基酚、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引起SD大鼠实验性发热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浓度外致热原对大鼠发热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干酵母(2 g/kg、1 g/kg)、2,4-二硝基酚(30mg/kg、15 mg/kg)、LPS(100μg/kg、20μg/kg)、细菌内毒素(120 EU/kg、60 EU/kg)发热模型,记录不同时间点大鼠升温值,绘制各模型平均升温曲线,比较不同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特点。结果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注射后2~3 h开始升温,6~7 h达峰值,升温持续20 h;皮下注射2,4-二硝基酚溶液,注射后20 min开始升温,1~1.5 h达峰值,升温持续3~5 h;腹腔注射LPS、细菌内毒素,注射后30 min开始升温,此后升温曲线表现为双相热或三相热,升温持续5~8 h。结论不同外致热原所致SD大鼠发热的过程和特点不同;外致热原浓度不同,所致大鼠发热过程和特点不同。解热试验中,应根据受试药物本身特点选用合适的大鼠发热模型。
左泽平王志斌郭玉东王碧松高阳
关键词:发热过程发热特点
舒血宁注射液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考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正常和急性血瘀模型小鼠耳廓微动脉及微静脉管径、毛细血管交叉网开放数及血液流态的影响。结果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增大正常和急性血瘀模型小鼠微动脉及微静脉管径,增加毛细血管交叉网开放数,改善血瘀模型小鼠血液流态。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具有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作用。
郭玉东王志斌左泽平胡宇驰王碧松高阳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急性血瘀模型微循环毛细血管
复方丹参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片对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设阳性对照组(硝苯地平0.005g·kg^(-1)和地奥心血康胶囊0.07g·kg^(-1)),复方丹参片0.17、0.34、0.68g·kg^(-1)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d后,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心电图变化观察药物对模型大鼠心电图ST段、T波、心率的影响,考察复方丹参片不同剂量组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凝血时间、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率、大鼠心肌缺血阳性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显著抬高和T波倒置,空白组未见异常,各给药组大鼠心电图有不同改善,复方丹参片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及心率的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够降低心肌缺血阳性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心肌的梗死面积及梗死率,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激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论复方丹参片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郭玉东李丽左泽平王志斌胡宇驰曹春然王碧松高阳
关键词:复方丹参片心肌缺血垂体后叶素心电图
舒血宁注射液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测定法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测定法用于补充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来考察显示舒血宁注射液量效关系和效价测定。结果舒血宁注射液对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效价测定为100 U/mL。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测定法可靠,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较好,可作为质量控制。
郭玉东胡宇驰曹春然王志斌周建平左泽平高阳王碧松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血小板聚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