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恒贤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特种动物纤维在我国古代纺织品中的应用
- 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说明山羊绒、牦牛毛、骆驼毛、兔毛以及羽毛等特种动物纤维在我国古代纺织品中的应用。山羊绒、牦牛毛、骆驼毛在我国古代纺织品中的利用可追溯至3900年前或更远时期,兔毛织物在唐代一些地区已较多生产,羽毛的纺...
- 曹秋玲屠恒贤李文瑛
- 关键词:特种动物纤维
- 髹漆丝织物的水解老化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髹漆丝织物水解老化性能的测试研究,旨在了解髹漆丝织品抗老化的能力,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起取、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以精制纯漆和加入15%桐油的桐油漆分别对丝织物进行髹涂整理,并对整理后的试样进行加速碱性水解老化处理。测试表明,纯漆试样和桐油漆试样的强度和伸长性能下降迅速。老化初期与丝绸降幅相近,随着老化延续,降幅大于丝绸,桐油漆试样降幅最大。漆膜在碱性水解老化中发生开裂,对蚕丝没有保护和加固作用。桐油漆膜受碱液损伤尤为严重。老化导致蚕丝结晶度下降,脆化的漆膜和老化蚕丝结合,强度和伸长性反而不如老化丝绸。检测表明,髹涂纯生漆和桐油漆的丝织物耐碱性水解老化的能力均很差,逊于未髹漆的丝织物。相比之下,桐油漆试样尤其差。
- 王厉冰刘辉屠恒贤
- 关键词:髹漆丝织物
- 商周时期的提花技术被引量:2
- 2004年
- 商周时期是我国丝绸生产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丝织技术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织物组织也日趋复杂。一些新品种开始出现、成熟、完善,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出现了工艺复杂的大提花丝织物,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高度的丝织技术。本文着重对商周时期的提花技术展开论述。
- 屠恒贤张培高
- 关键词:商周时期丝绸丝织技术
- 植物染料苏木染色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植物染料苏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红色系染料。苏木与不同的媒染剂作用,可染出不同的色彩。本文探讨了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植物染料苏木的染色性能。
- 张实屠恒贤
- 关键词:染色
- 中国传统织锦——妆花缎和金宝地的织造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妆花缎和金宝地是继承历代织金、提花和挖花等织锦技术而制成的艺术精品。至今仍然只能采用手工花楼织机织造,起综织地组织,伏综织间丝组织,提花和挖花的结合产生丰富多彩的图案。对于妆花缎和金宝地织造工艺的研究,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高级织锦设计的借鉴。
- 张培高屠恒贤
- 关键词:织锦织造技术
- 植物染料染色的历史与现况被引量:15
- 2004年
- 中国植物染料资源丰富,植物染料染色的工艺、技术与色彩、色谱诸方面,在历史上都享有盛誉,植物染料是我国的一份宝贵遗产。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植物染料在中国的应用历史,介绍了我国植物染料的种类,常用的植物染料的性能。并对开发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 屠恒贤
- 关键词:植物染料染色工艺
- 黄道婆对江南棉纺织发展的贡献
- <正>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时的松江乌泥泾人,少时沦落至海南崖州,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年)始遇海舶以归。她将海南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与江南的丝、麻纺织技术相结合,开创了先进的乌泥泾棉纺织技艺,自元至明,经长期的发展和传...
- 屠恒贤
- 文献传递
- 中西服装文化比较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服装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觋和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 屠恒贤
- 关键词:服装文化礼乐文化人体艺术巫觋
- 商周时期丝绸的外传被引量:3
- 2006年
- 中国古代丝绸向域外传播的通道自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中国古代丝绸通过中亚大草原,输入印度、波斯、希腊等国。这条商贸大道将中国古代文明与域外文明连接起来,创造了一部宏伟的人类文化、经济交流史。
- 屠恒贤张实
- 关键词:丝绸之路商周时期丝织品
- 经锦、纬锦与中外文化交流被引量:7
- 2006年
- 经锦是春秋战国以来我国传统的织造技术,而料纹纬锦则是在唐代从西方纺织技术吸收来的。从经锦到纬锦的技术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织锦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经锦很早就在中国出现,并得到了非常完善的发展,在西方纺织技术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仅有经锦织物而无纬锦织物,而在西方纺织技术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纺织技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织锦技术方面,使纬锦技术逐渐发展、完善,并最终完全取代了经锦技术。从经锦到纬锦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中西技术交流与相互促进的关系,中西丝绸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世界纺织技术的发展。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不仅将自己的先进技术与产品传播出去,也从西方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 王永礼屠恒贤
- 关键词: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