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菁 作品数:15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沈阳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荒漠甲虫水分散失和补充过程中血淋巴内离子、能量物质及其能量变化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主要优势种甲虫为研究对象,与边缘绿洲甲虫的脱水率相比较,通过对高温条件下脱水率差异的研究,说明昆虫食性、生境与其保水机制的关系。通过荒漠甲虫在高温脱水.补水过程中,血淋巴内离子、能量物质(氨基酸、糖... 宋菁关键词:甲虫 水分散失 文献传递 沙漠昆虫体内水分散失特征研究 以伪东鳖甲Anatolica pseudiduma Kaszab、中华光漠王Platyopeproctolecuca chinensis Kaszab、漠甲Sternoplassp.、天花吉丁虫Julodis vario... 宋菁 吕昭智 郭忠勇 苏延乐关键词:水分散失 文献传递 温度对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水分散失的影响 2010年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是新疆棉区棉蚜的主要天敌。为探索2种天敌对温度的适应性,室内设置25℃,30℃,35℃和40℃恒温处理,测定温度对2种瓢虫体内水分散失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瓢虫水分散失程度对温度响应具有差异性,多异瓢虫散失量高于七星瓢虫,约为七星瓢虫水分散失量的1.7~2.3倍;不同温度处理24 h内,多异瓢虫的死亡率显著高于七星瓢虫(p<0.05,df=49)。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七星瓢虫与棉蚜有十分明显的跟随关系。因此,七星瓢虫种群崩溃的直接影响因子不是温度,可能与获取食物所得到的水分有密切关系。 吕昭智 郭忠勇 宋菁 王晶关键词:温度 水分 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2022年 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点琐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是一门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重、综合素质培养较好的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内容多、时间长,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为了提高该类课程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还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应当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融入将实践教学体系融入生物技术专业教学之中。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原则进行分析,因不同的地区在教学方式和理念上有所不同,所以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展开实践教学,并融合教材内容构建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对当前高校生物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最后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中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展开一系列论述,并通过多点展开讲解如何在生物技术专业中融入实践教学体系,以供参考。 宋菁关键词:生物技术 教学体系 干旱区拟步甲水分散失速率的特征 被引量:2 2010年 不同时空分布的拟步甲(Teneberionidae)抗干旱能力存在着差异性,其抗干旱能力主要采用水分散失速率进行评价。在室内30℃恒温处理下,采用重量法测定了不同季节典型干旱环境下13种拟步甲水分散失速率,同时采用陷阱捕获法在野外调查了拟步甲种群动态,分析了不同时空拟步甲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夏季活动高峰种的拟步甲水分散失速率明显小于春季活动高峰种,但夏季活动高峰种致死中时间(LT50)与最大死亡时间(Tmax)比春季活动高峰种大;不同干旱环境下的拟步甲水分散失速率也存在差异性,表现为干旱绿洲区>干旱荒漠区>极度干旱区,而LT50与Tmax的大小顺序与水分散失速率相反,表明了夏季活动高峰种的拟步甲抗干旱能力大于春季活动高峰种,极度干旱地区的拟步甲更能忍耐干旱环境。 钟晓英 吕昭智 钱翌 梁宏斌 宋菁 张江国关键词:种群动态 抗干旱 适时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提高生物应用能力分析 2019年 生物学科主要是以实践为基础,用来研究人本身、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自然学科,从不同的方面来看,生物学科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一般来讲,生物学科比较注重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生物知识,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对生物学科核心概念,可以利用生物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开展不同的生物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有效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笔者在本文将探讨在生物教学中适时开展生物实践活动的措施。 宋菁关键词:生物实践活动 生物资源 生物学科 生物应用 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管理 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领域的相关技术也都有所发展,我国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学校在实验室的有关教学。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讲,实验室不仅可用来开展教学活动,而且可以用来培养专业人才,做科学研究类的一系列工作,它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创新知识和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不断创新科研成果的地方。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本文就现阶段内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建立和管理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具体措施。 宋菁关键词:安全体系 荒漠昆虫天花吉丁虫的呼吸及体内水分损失特征 被引量:5 2008年 为研究荒漠地区昆虫的呼吸及水分损失特征,以专性寄生在荒漠植物梭梭上的天花吉丁虫Julodis variolaris Pallas为对象,采用LI-6400光合分析仪测定在20℃下天花吉丁虫的呼吸量,并采用重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其水分散失率。结果表明:天花吉丁虫呼吸为典型的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discontinuous gas exchange cycle,DGC)的模式,DGC平均周期约需12.96min,爆发间期历时平均约占整个DGC历时的80%,CO2平均释放率为23.45μL/min。在25℃、30℃、35℃和40℃恒温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水分散失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0h内25℃和30℃之间的水分损失率无显著差异,但25℃和30℃与35℃、40℃之间的水分损失率具有显著性差异;10~24h内25℃、30℃、35℃之间的水分损失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荒漠昆虫天花吉丁虫在高温下的高脱水率和高死亡率说明,其在没有水分来源的情况下很难存活,而不连续呼吸模式是其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的对策之一。 宋菁 吕昭智 王登元 吴文岳 苏延乐 王晶关键词:水分损失 始红蝽越冬聚集行为对其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2007年 聚集行为是动物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生态对策。始红蝽Pyrrhocoris apterus在成虫滞育越冬期间具有显著的聚集行为。采用LI-6400型光合仪测定了5种聚集度(分别用1头、5头、10头、20头和50头的群体大小表示)下始红蝽的呼吸量,通过呼吸量计算得到各聚集度始红蝽的呼吸速率(rate of respiration,Rr)及能量代谢速率(rate of metabolism,Rm),旨在明确聚集行为是否能够对始红蝽越冬时的能量代谢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聚集度间始红蝽的Rm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随聚集度的增加,Rm值与聚集度呈显著负相关,Rm值依次为0.052,0.044,0.041,0.037和0.033W/g。结果说明聚集行为可以有效降低始红蝽新陈代谢速率,有利于种群成功越冬。 苏延乐 吕昭智 宋菁 苗伟关键词:越冬 能量代谢 呼吸速率 新疆典型荒漠区单食性天花吉丁虫磷元素含量对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1 2013年 磷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元素,驱动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及其相关的生态过程。沙漠生态系统P元素相对亏缺,了解该地区P元素对生物种群过程的影响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重要价值。通过定期监测土壤-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昆虫(天花吉丁虫Julodis varioloris Pall)磷元素变化(磷含量及其RNA),分析土壤-植物-昆虫之间P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梭梭叶片中的C/P与土壤中有效P呈负相关,吉丁虫体内P和RNA与梭梭叶片中C/P呈负相关,与土壤中有效P含量呈正相关。吉丁虫中P与RNA含量直接受梭梭叶片中C/P影响,间接受土壤有效P影响,土壤和植物间P元素动力学可能是驱动天花吉丁虫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下天花吉丁虫种群数量与其体内RNA含量变化一致,表明天花吉丁虫种群动态变化可以通过自然环境中磷元素的变化来评估,这可能是一个从微观角度研究昆虫种群变化的新方法。 王晶 吕昭智 宋菁关键词:土壤 梭梭 磷元素 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