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建霞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体感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本体感觉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针刺
  • 1篇正常人
  • 1篇神经传导
  • 1篇突出症
  • 1篇吞咽
  • 1篇吞咽训练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年龄
  • 1篇年龄因素
  • 1篇偏瘫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宋建霞
  • 4篇倪朝民
  • 3篇邹坤
  • 3篇张科
  • 2篇陈进
  • 2篇穆景颂
  • 2篇范文祥
  • 1篇何子军
  • 1篇马祖长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平衡测试仪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平衡功能被视为日常运动技能的重要组成,平衡功能差或姿势控制差与人们的损伤或跌倒密切相关。平衡功能损伤在老年人群和多种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如前庭、视觉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加趋势,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我国的城乡发病率为19%~20%,25-74岁年龄组中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70/10万和161/10万,而平衡功能障碍在脑卒中后患者中很普遍,有学者对75例首次大脑前循环卒中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显示83%的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其中27%不能站立,25%不能迈步,33%可以行走但是存在平衡方面限制。平衡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严重,常导致偏瘫患者发生摔倒引起严重后果。
宋建霞倪朝民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
年龄因素对健康人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差异,同时探讨年龄因素与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共选取健康青年人和中老年人各30例,分别纳入青年组及中老年组。采用意大利产PK-254P型本体感觉评估仪检测上述对象双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平均轨迹误差(ATE)、执行测试耗时(Time)、稳定系数(SI)等;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与年龄间的相关性。
张科倪朝民宋建霞陈进范文祥穆景颂邹坤
关键词:本体感觉年龄神经传导
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和感觉统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宋建霞
基于压差式流量传感器的便携式肺功能仪的效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与标准肺功能仪(比利时麦迪体描仪)对比来评估便携式肺功能仪的效度。方法采用比利时麦迪体描仪S5500和便携式肺功能仪分别测量45位受试者[平均年龄(52.8±18.67)岁,其中男性27人]通气功能,对比2台仪器测量的FVC、FEV1、FEV1/FVC、PEF、MEF75、MEF50、MEF25等指标。结果 2台仪器测量的指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5),FVC、FEV1、FEV1/FVC、PEF、MEF75、MEF50、MEF25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0.977、0.853、0.929、0.929、0.868、0.857。Bland-Altman图示所有数据中只有2~3个数据位于一致性范围以外。便携式肺功能仪测量数据普通较低,2台仪器测量的FVC、FEV1、PEF、MEF7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肺功能仪可用于肺通气功能检测。
邹坤倪朝民何子军刘海燕张永亮马祖长宋建霞张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仪肺功能测试
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下肢本体感觉比较被引量:25
2013年
目的:定量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下肢本体感觉之间的差异。方法:选用意大利Tecnobody公司Pro-Kin254P型本体感觉定量测试系统,采集2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和30例正常人双下肢的本体感觉测试参数,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轨迹误差(ATE)、测试执行时间(TTE)和稳定指数(SI)。结果:①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平均轨迹误差、测试执行时间及稳定指数与正常组相应侧下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右半球损伤患者同侧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除测试执行时间指标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正常组左下肢本体感觉参数优于右下肢,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平均轨迹误差与测试执行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0.550,P=0.002)。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不仅患侧下肢存在功能障碍,其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相比也存在差异,且右半球损伤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因此脑卒中后健侧下肢功能状况不容忽视。
宋建霞倪朝民张科陈进范文祥穆景颂邹坤
关键词:脑卒中本体感觉
躯干本体感觉训练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宋建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