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慧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航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C/C及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化学气相渗透(CVI)、树脂浸渍/碳化(I/C)的工艺制成多孔的C/C预制件,采用气体压力浸渗方法向预制体中渗入铜,制备出C/C-Cu复合材料。以高密度C/C复合材料(1.9g/cm^3)作为对比样,在MM-200型磨损试验机上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并对其微观结构和摩擦磨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C-Cu的摩擦系数比C/C复合材料的低,这主要与摩擦表面的摩擦膜有关,铜在摩擦力带动下填充摩擦表面的凹坑,并与碳材料共同形成摩擦膜,摩擦膜的碳含量越高,润滑效果越好。当C/C预制件密度为1.59g/cm^3时,C/C-Cu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小于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良好。
- 孙乐方向青孟广慧
- 二元层片共晶凝固过程的特征尺度选择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Jackson和Hunt二元规则共晶稳态生长理论,在共晶两相的界面溶质守恒条件中引入密度修正项,改进了共晶两相的界面溶质守恒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二元层片共晶常规凝固过程中层片组织稳态生长时Gibbs自由能的变化,运用极值形态选择原理确定二元层片共晶凝固过程中层片间距特征尺度选择准则.理论分析表明,对于给定二元共晶合金,在常规凝固条件下的层片间距选择通常为一有限区间.此外,理论分析还表明,二元层片共晶稳态生长时其特征尺度的选择可以呈现超稳定性,而且在给定的凝固条件下超稳定性只和给定合金系的物性参数有关.将该形态选择准则分别运用于物性参数精确已知的Al-Al2Cu,Sn-Pb和CBr4-C2Cl6合金系,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 孟广慧林鑫
- 关键词:凝固共晶层片间距
- 等离子喷涂制备C/C复合材料SiC涂层的驻点烧蚀性能
- 2017年
- 目的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方法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纯Si涂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对涂层高温热处理,纯Si涂层与C元素在高温下反应,原位生成SiC涂层。利用电弧加热器在不同烧蚀温度下,分别考核涂层的驻点烧蚀性能,并采用OM、SEM、EDS和XRD等对烧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致密的SiC涂层,涂层中没有明显的裂纹存在,并在涂层下方产生较深的渗透区域,深度超过涂层厚度。制备的SiC涂层在1400℃下烧蚀50 s,涂层完整,具有良好的驻点烧蚀性能;在1600℃和1650℃下烧蚀50 s,涂层部分剥落,C/C复合材料基体产生烧蚀。结论 SiC涂层在高温下氧化成Si O2玻璃态膜,并覆盖在C/C复合材料表面,对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随着烧蚀温度的提高,在超音速气流的冲刷下,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和SiC主动氧化的原因,涂层在烧蚀面边缘出现剥落,且剥落现象越来越严重,涂层失去对C/C基体的保护作用,烧蚀性能下降。
- 孙乐王成孟广慧宗彦旭吴坤尧丁旭
- 关键词:SIC涂层驻点烧蚀SIO2膜C/C复合材料
- 溶质扩散控制层片共晶生长被引量:2
- 2007年
- 基于平界面溶质扩散假设,改进界面物质守恒边界条件求得了层片共晶稳态生长的溶质边界层.结果表明,层片共晶组织生长过程中沿生长方向的溶质边界层与沿界面方向的溶质边界层相关.对CBr_4-C_2Cl_6透明合金系的分析表明,共晶合金层片组织生长过程中界面处液、固相平均成分的差值随凝固速率增大而增大.合金成分偏离共晶成分时,界面处液相平均成分与共晶成分非常接近.在给定的凝固速率下,共晶相界面处液、固相平均成分差值与层片宽度的比值随合金成分的不同而不同.
- 孟广慧林鑫黄卫东
- 关键词:凝固扩散
- FGH96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调控被引量:7
- 2019年
- 利用电子探针、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分析了粉末冶金FGH96合金在不同固溶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粉末冶金FGH96合金涡轮盘边缘部分可观察到亮白色颗粒状的硼化物相,经EDS前测试了元素面扫描图像,可以判定硼化物相主要为富含元素W和Mo;随着固溶温度从1080℃升高至1160℃,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小幅度增加,而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相应增加;通过不同固溶温度处理后FGH96合金的蠕变性能相当,而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蠕变抗力大大增加。
- 安震韩昊李福林付锐孟广慧丁旭曹静付宝全柯鹏
- 关键词:FGH96合金高温合金微观组织演化固溶处理
- 试样厚度对共晶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透明模型合金CBr4-11.7%C2Cl6(摩尔分数),对共晶合金定向凝固界面演化进行了实时观察,研究了初始非稳态凝固过程中试样厚度对于共晶合金界面能各向异性效应及层片间距调整机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共晶界面能各向异性效应和层片调节机制与试样厚度显著相关.试样厚度大于48μm时,试样厚度对界面能各向异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当试样厚度为48μm或更小时,界面能各向异性的效应开始显现,由于初始晶粒的取向不同,部分层片偏离温度梯度方向生长;当试样厚度为16μm时,层片间距的调整由初始的多层调节机制转变为准二维调节机制.
- 孟广慧林鑫杜立成黄卫东
- 关键词:层片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