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基
  • 3篇荷载传递
  • 2篇路堤
  • 2篇摩阻力
  • 2篇荷载
  • 2篇荷载传递分析
  • 2篇复合地基
  • 2篇负摩阻力
  • 2篇刚性桩
  • 2篇刚性桩复合地...
  • 1篇地层
  • 1篇地基沉降
  • 1篇地铁
  • 1篇地铁站
  • 1篇地下铁路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勘察
  • 1篇地质特性
  • 1篇垫层
  • 1篇端头井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 3篇江苏省交通规...

作者

  • 6篇孙晓锋
  • 3篇楼晓明
  • 1篇徐春明
  • 1篇苟联盟
  • 1篇陈广
  • 1篇张绍华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全国公路工程...
  • 1篇2012年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江漫滩地层中某地铁站端头井深基坑设计
以长江漫滩地层中某地铁车站端头井深基坑为研究对象,将钢支撑、砼支撑进行适当组合运用于深大基坑设计,可充分利用材料性能,确保基坑安全、快捷施工.回筑阶段设置了竖向双拼换撑钢支撑,为确保中板环框梁施工前基坑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孙晓锋张绍华
关键词:地下铁路深基坑设计
文献传递
大面积路堤荷载下带承台桩的荷载传递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提出用迭代法分析大面积路堤荷载下带承台桩荷载传递特性的计算方法。将大面积路堤桩中的任意一根桩及其代表的桩间土看作一个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柱杆系统,单个柱杆用荷载传递法分析,柱杆之间的相互影响用迭代法分析。该方法可简便地考虑桩、土、承台和路堤的相互作用,地基土的分层特性和桩身荷载传递函数的非线性。假定传递函数分别为线弹性全塑性和指数曲线的模型时,对双层地基中的路堤桩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到荷载分担比、等沉面、中性点、沉降、轴力、摩阻力等结果。讨论桩顶荷载分担比、中性点位置随填土高度、桩长和承台置换率的变化规律。计算桩顶荷载分担比与模型试验的中央桩实测结果大体一致,荷载传递特性与数值模拟结果也大体一致。
楼晓明孙晓锋陈广
关键词:路堤荷载传递函数
路堤桩及带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分析
本文将路堤填土—桩(带承台)—土各组成部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改进传统的传递函数法,建立桩—弹簧—土的简化模型。在用矩阵位移法进行求解时,分别建立桩方程、土方程,以弹簧方程表达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采用迭代算法对联立方...
孙晓锋
关键词: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负摩阻力固结
文献传递
长(春)深(圳)国家高速公路临沂至连云港段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地质特性浅述
对临沂至连云港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作了简介,该路线经过数个地貌单元,涉及到深厚海相软土、液化砂土、盐渍土、膨胀土、岩溶、软硬基岩等多种地质问题,采用有针对的勘察方法,查明了路线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解决了工程疑...
苟联盟徐春明孙晓锋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海相软土液化砂土工程地质
文献传递
大面积带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分析方法被引量:25
2006年
提出了用迭代法分析带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计算方法。将大规模群桩复合地基中的任意一根桩及其周围的桩间土看作一个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柱杆系统,单个柱杆用荷载传递法分析,柱杆之间的相互影响用迭代法分析。该方法可方便地考虑桩、土、承台和垫层的相互作用,地基土的分层特性和桩身荷载传递函数的非线性。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讨论了桩土应力比随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间距和桩间土模量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楼晓明孙晓锋
关键词:刚性桩复合地基垫层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负摩阻力
油罐地基沉降的概率预测与实测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应用可靠性理论,利用软土地基土性指标的统计数据,对油罐地基的沉降进行概率分析,得到了可能的沉降区间;并与根据沉降实测资料应用双曲线法推算得到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进行了比较。由实测推算的最终沉降均落在预计区间之内。
孙晓锋楼晓明
关键词:油罐地基最终沉降地基沉降最终沉降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