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媛

作品数:6 被引量:11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糖
  • 2篇预后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卒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高血糖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1篇代谢
  • 1篇代谢障碍
  • 1篇胆固醇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孙志媛
  • 6篇万云高
  • 4篇刘君
  • 3篇武剑
  • 3篇徐东
  • 3篇常红
  • 2篇王慧娟
  • 1篇秦俭
  • 1篇赵静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对初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宣武医院心脏科收治的发病24h内初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3例;全面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根据LDL-C、hs-CRP水平分组,分析LDL-C及hs-CRP与AMI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1)AMI患者住院死亡率为6.3%(16/253);(2)平均随访(7.5±3.7)个月,心脏性死亡占2.5%(6/237),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占0.4%(1/237),心绞痛住院占3.4%(8/237),心力衰竭住院占1.3%(3/237),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占3.0%(7/237),总终点事件占10.5%(25/237);(3)经Cox回归分析与远期死亡相关的因素是hs-CRP水平(r=0.177,P=0.006,OR=1.219,95%CI:1.061~1.400);hs-CRP、LDL-C值均高的组随访心脏性死亡事件(9.0%)明显高于其他组(0),P=0.001。结论 hs-CRP是AMI患者远期死亡预测指标,LDL-C和hs-CRP的联合检测可为AMI患者长期预后提供依据。
王慧娟万云高秦俭刘君孙志媛徐东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预后
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72例,按照有无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1008例)和非糖尿病组(2564例),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女性、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死、3支或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病死率明显增高,而广泛前壁或前壁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单支病变、PCI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且独立于年龄、广泛前壁或前壁心肌梗死、前间壁心肌梗死、陈旧性脑梗死、冠状动脉造影、PCI等因素存在。结论糖尿病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风险。
刘君万云高王慧娟孙志媛徐东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梗死年龄因素冠心病预后
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的异同被引量:2
2014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部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少部分由冠状动脉痉挛及其他原因引起;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大部分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部分为血栓栓塞[1].两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虽然急性期2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与高血糖的关系尚未完全研究透彻,但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两者在诸多方面有着异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杜亚芦万云高孙志媛武剑常红
关键词:心肌梗死卒中高血糖症葡萄糖代谢障碍
心肌梗死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连续收治的1630例初发心肌梗死不伴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1338例初发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不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从中筛选出无糖尿病患者2048例,其中心肌梗死组1165例,脑梗死组883例。将人院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糖〉7.8mmol/L定义为高血糖,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两组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心肌梗死患者1165例中,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17.2%(201例);脑梗死患者883例中,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为5.4%(4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77,P〈0.01)。(2)心脑血管疾病应激性高血糖(249例)与非应激性高血糖(1799例)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显示,两组高脂血症、饮酒史、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年龄、心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中白细胞计数、尿素氮、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率(OR=1.013,95%CI:1.002—1.024)、血中白细胞计数(OR=1.109,95%CI:1.508~1.163)、三酰甘油(OR=1.174,95%CI:1.042~1.322)是心肌梗死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OR=1.019,95%CI:1.006—1.033)及血中白细胞计数(OR=1.132,95%CI:1.009—1.268)是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高于急性脑梗死,血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是两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
杜亚芦万云高武剑孙志媛常红
关键词:心肌梗死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7
2012年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此类疾病重要的病理基础。能导致AS的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之外。
刘君万云高孙志媛徐东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与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以及两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3月-201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收治的初发AMI患者320例(A组)、神经内科收治的初发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310例(B组)及无心脑血管病体检者327名(C组),3组年龄、性别相匹配。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作对比分析。结果(1)A、B、C 3组Hcy水平[中位数(M,四分位距)]分别为15.10(12.43,19.47)、15.80(11.00,16.50)、13.20(13.10,20.83)μ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 )发生率分别为92.8%(297例)、97.1%(301例)、84.7%(27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I的独立危险因素是HHcy(OR:8.97,95%CI:3.01~26.71)、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尿素氮;AMI的独立危险因素是HHcy(OR:4.36,95%CI:1.70~11.21)、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总胆固醇。结论 HHcy是ACI和A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ACI的关系更密切。ACI和AMI存在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但其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
刘君万云高赵静孙志媛杜亚芦武剑常红
关键词:卒中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