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巍 作品数:22 被引量:177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替吉奥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和复发性胰腺癌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吉奥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和复发性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应用15MV直线加速器,肿瘤大体靶区(GTV)为肿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临床靶区(CTV)=GTV,淋巴引流区不行预防性照射。计划靶区(PTV)=GTV+1.0em,95%PTV接受总放疗剂量50.4Gy·28次^-1·5.5周。(单次剂量为1.8Gy)外放疗。同时予替吉奥40rag/次,每天1次,治疗前2.5~3.5h(中位数为3h)口服,1周5d。放疗结束4周后复查CT测量病灶体积改变,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用实体瘤疗效反应的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治疗效果,根据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3.0)评价毒副反应。结果共入组16例患者,均完成放化疗。治疗有效率为3/16,肿瘤控制率为12/16。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13/16)。无3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所有毒副反应均属能够耐受范围。结论对局部晚期和复发胰腺癌,低剂量替吉奥同步放疗增敏是一种安全的同步选择。其毒副反应少,局控效果较好,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吴莉莉 楼文晖 曾昭冲 曾蒙苏 李婷婷 姬巍关键词:胰腺癌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 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本文对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食管癌的术前化疗、食管癌的术前放射治疗、术前同步放化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的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术后放疗等进行了阐述。 王绿化 姬巍关键词:食管肿瘤 肿瘤治疗 药物化疗 放射疗法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联合DVH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评价肺癌胸部放疗前及照射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变化、肺受照射剂量体积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67例肺癌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60例,女7例,中位年龄58岁(26~81岁)。放疗前、照射40~50 Gy时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放射性肺炎根据CTC AE3.0标准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结果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6个月。2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5.4%。自放疗开始至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中位时间73天。放疗前、放疗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含量以及其在放疗期间的变化与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发生放射性肺炎组患者的疗前、疗中血浆ACE含量明显低于未发生肺炎者(P=0.033、0.004)。发生放射性肺炎组的全肺接受10 Gy照射体积(V10)为44%,高于未发生肺炎组的39%(P=0.029)。健肺MLD、V10、V15、V20分别高于未发生肺炎组(1931 cGy:990 cGy、52%:35%、48%:23%、37%:10%,P<0.05)。将生物因素ACE含量和DVH参数联合分析发现疗中血浆ACE含量和全肺V10组合是放射性肺炎最强的预测因素。疗中ACE含量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最低,13例中无一发生;但如果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风险达50%(6/12);其他情况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或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6.7%(P=0.008)。结论(1)放疗前、放疗中血浆ACE含量低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2)血浆ACE联合DVH参数V10有望作为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指标。 姬巍 王绿化 赵路军 蒋恒 王小震 张莉 欧广飞 杨伟志 冯勤富 周宗玫关键词:放射性肺炎 细胞因子 剂量体积直方图 中药清血颗粒对放射性肺损伤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验中药清血颗粒对小鼠正常肺组织放射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1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单纯照射组(R)、照射加大剂量中药组(H,成人4倍)、照射加中剂量中药组(M,成人2倍)。清血颗粒制备成1.28g/ml溶液,口服1次/d(H组0.64g/次,M组0.32g/次),2个月内周一至周五给药。全肺用6MVX线12Gy照射,照后24h给药,C组和R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放疗后第1、2、4-,6个月分别处死6—8只鼠,采集右肺肺泡灌洗液、左肺、肝素抗凝心脏血于一70%冻存待测。观察指标包括肺泡灌洗液巨嗜细胞计数、左全肺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肺组织纤维化评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含量测定。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时间点各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M组第1个月肺泡灌洗液巨嗜细胞计数明显低于R组(2:4,q=3.92,P〈0.05),与c组相似(1:4,q=2.13,P〉0.05),H组与R组也相似(2:3,q=0.82~2.46,P均〉0.05)。羟脯氨酸含量H、M、R组各时间点均高于C组(q=3.28—4.36,P均〈0.05),H组照射后第1、6个月显著低于R组(q=3.62、3.54,P均〈0.05)。肺纤维化评分H组第2、4、6个月均低于R组(q=3.38—4.16,P均〈0.05)。第2个月开始R组小鼠VEGF值高于C组(1:2,q=3.12~3.78,P〈0.05),第2个月H、M组高于R组(q=3.58、3.92,P均〈0.05);第6个月的也不同(q=3.08~3.76,P均〈0.05)。结论VEGF水平的升高与放射性肺纤维化严重程度不一致。清血颗粒的预防应用可减少照射后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肺纤维化评分,从而对放射性肺纤维化有一定预防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 王小震 姬巍 蒋恒 赵路军 杨伟志 杨宇飞 王绿化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 中药疗法 小鼠 Ⅲ期胸腺癌放疗范围的初步探讨 2007年 目的初步探讨胸腺癌的放疗范围。方法35例Ⅲ期胸腺癌中,男22例,女13例,中位年龄53.7岁。鳞癌16例,分化差癌9例,不能分型10例。20例手术治疗,12例接受2个周期以上含铂类为主的化疗。34例接受放疗,按放疗范围分为局部照射组(瘤床或原发灶外放2 cm)和扩大照射组(全纵隔全心包加或不加锁骨上区),其中19例为局部照射,15例为扩大照射。除扩大照射组累及重要血管稍多外,两组其他临床特征相似。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44个月,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5%、35%。接受完整切除和不完整切除及未手术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56%、39%及11%、11%(P=0.028)。只侵犯了周围组织的10年生存率为53%,而重要血管受侵者无5年生存(P=0.000)。接受局部照射和扩大照射者疗效相似,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9%、34%和34%、34%(P=0.647)。局部照射组有3例放射性心包炎,而扩大照射组除2例放射性心包炎外,还有3例放射性肺炎。局部照射组和扩大照射组治疗失败分别为10、3例,但8例失败部位不在扩大照射的范围内。再程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2个月。结论手术性质和肿瘤侵犯范围是影响Ⅲ期胸腺癌生存的重要因素。给予全纵隔全心包的扩大放疗,预后无明显改善。对转移复发者应给予积极的再程治疗。 姬巍 周宗玫 冯勤付 陈东福 张红星 肖泽芬 欧广飞 梁军 吕纪马 王绿化关键词:照射范围 吡非尼酮防治放射性肺纤维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方法 将体重25 g左右的10~12周近交系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单纯吡非尼酮组(P组)和吡非尼酮加照射组(P+R组).采用6 MV X射线单次照射小鼠全胸部12 Gy.P、P+R组每只小鼠按200mg/kg吡非尼酮灌胃0.5 ml/d,照射前3 d给药,连续给药12周;C、R组同时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照后第1~6个月每月取材,进行血浆TGF-β含量测定、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计数、Masson三色染色后肺纤维化评分、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6个月内4个组小鼠活动、照射区域脱毛现象、体重等无明显差别.与R组相比,P+R组小鼠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聚集在照射后第4个月时减少76%,第5个月时减少62%.血浆TGF-β1含量第3~5个月有降低趋势.肺羟脯氨酸含量在第4、5个月分别减少21%、24%.照射后小鼠肺纤维化病变多位于气道旁、血管周及肺泡间隔内并呈多灶性或弥漫性改变,吡非尼酮可使第4、5、6个月肺泡间隔内的弥漫性病变明显改善.结论 吡非尼酮对BalB/C小鼠肺放射性纤维化具有放射防护作用,可能的机制为通过减少巨噬细胞聚集来减轻炎症反应,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使胶原沉积减少,从而改善肺纤维化. 姬巍 蒋恒 杨伟志 王绿化关键词:吡非尼酮 小鼠 介入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2011年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预后差,近20年间治疗进展缓慢。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尚无明确的综合治疗模式。本文通过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介入化疗及介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疗效和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局部晚期和伴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并对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和治疗模式进行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9.0个月,1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31.2%,2年OS为12.2%。局部晚期胰腺癌MST为9.1个月,1年和2年OS分别为33.2%和14.7%。Ⅳ期胰腺癌MST为7.6个月,1年和2年OS分别为29.3%和9.1%。影响全组胰腺癌生存的单因素有:介入治疗次数、是否联合放疗、是否选用吉西他滨方案及肿瘤原发部位。在全组105例胰腺癌中,多次介入者的MST较单次介入者长4.9个月(12.5 vs 7.6个月,P=0.010),1年和2年OS分别为51.5%、22.2%和20.7%、8.1%。联合放疗者的MST较单纯介入治疗者长4.3个月(11.9 vs 7.6个月,P=0.003),1年和2年OS分别为48.5%、21.8%和27.7%、2.7%;吉西他滨方案的MST较其他方案者长2.2个月(9.8 vs 7.6个月,P=0.018),1年和2年OS分别为37.5%、18.8%和20.3%、3.1%。胰头癌的MST较体尾部者长3.0个月(10.5 vs 7.5个月,P=0.031),1年和2年OS分别为40.2%、22.0%和6.3%、8.8%。多因素分析显示,介入联合放疗可以使全组胰腺癌死亡风险下降46%(95%CI=0.272~0.891,P=0.047)。结论: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及Ⅳ期胰腺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刘凌晓 姬巍 王建华 王小林 颜志平 曾昭冲 林根来关键词:胰腺癌 介入治疗 生存期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适形放疗肺损伤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1月至2006年3月符合人组条件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Ⅱ期12例(切缘阳性),ⅢA期53例,ⅢB期25例。术后均接受了中位剂量60Gy的3DCRT,38例接受了中位3周期术后化疗。观察指标为CTC3.0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RP)。应用ROC曲线分析健侧、患侧和双肺接受xGy剂量的相对体积(Vx)和绝对体积与RP的关系。结果全组共9例患者出现有症状的RP,RP发生率为10%。接受全肺切除的20例患者中无RP发生。RP中位发生时间在放疗开始后101d,其中2级7例,3级2例。双肺V30、V35在RP组明显高于未发生RP组(19%:14%,U=-2.16,P=0.030;15%:11%,U=-2.65,P:0.007)。以患侧肺接受30Gy照射的绝对体积作为分界点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57,对RP预测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0%。患肺接受30Gy照射的绝对体积〉340cm^3的RP发生率明显高于体积〈340cm^3的(29%:3%,X^2=9.75,P=0.003)。结论对于肺叶切除的NSCLC患者接受术后放疗,患肺接受30Gy照射的绝对体积与RP相关。对全肺切除患者,单肺V20限制在10%以下,接受术后放疗是安全可行的。 姬巍 王绿化 欧广飞 梁军 冯勤付 陈东福 周宗玫 张红星 肖泽芬 殷蔚伯关键词: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放射性肺炎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RILT)与临床和剂量学因素的关系,以寻找RILT的可能风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7年间接受三维放疗的未手术Ⅲ期NSCLC患者253例临床和剂量学资料,采用NCI-CTC3.0标准评估RILT级别,以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发生的I〉2级RILT作为终点事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ILT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53例中≥2级RILT的发生率为26.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放疗前1s用力呼吸体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l%)、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测值百分比(DLCO%)、健肺V,~V。患肺V,~V4。、全肺V5-V50、患肺及全肺的平均肺剂量(MLD)与RILT的发生相关(X^2=4.46-23.99,P=0.000-0.035)。多因素分析显示全肺MLD〉17.5Gy、FEVl%I〉72%是I〉2级RILT的独立危险因素(X^2=17.49、9.30,P=0.000、0.002)。根据MLD和FEVl%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中高危和高危组,RILT的发生率分别为9.3%、24.7%、38.5%和63.6%(f=25.27,P=0.000)。结论全肺MLD及放疗前FEVl%与放疗后i〉2级RILT发生密切相关。基线较差的肺功能并未增加RILT风险,甚至可能具有相对较低的风险,该趋势尚需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验证。 王静波 曹建忠 姬巍 戴建荣 吕纪马 梁军 冯勤付 陈东福 周宗玫 张红星 肖泽芬 殷蔚伯 王绿化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结果比较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回顾性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放疗的疗效、失败模式及副反应。方法分析3年余接受术后放疗的ⅠB~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2例,其中86例采用3DCRT,76例采用常规放疗。结果总随访率91.5%,3DCRT和常规放疗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9.4个月和33.8个月。3DCRT和常规放疗的1、2、3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7.5%、83.2%、83.2%和84.3%、76.0%、65.6%(χ^2=5.46,P=0.019),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无远转生存率均相似;总局部区域失败率分别为14.5%和33.3%(χ^2=7.70 P=0.006),远处转移率两组相似。2—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DCRT显著低于常规放疗(11.6%:23.7% χ^2=4.10,P=0.043)。结论术后放疗采用3DCRT技术比常规放疗技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放疗相关副反应发生率。 戴洪海 姬巍 王绿化 欧广飞 梁军 冯勤付 肖泽芬 陈东福 吕纪马 周宗玫 张红星 殷蔚伯关键词:三维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