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学
  • 3篇药师
  • 2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中药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师
  • 2篇合理用药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 1篇循环法
  • 1篇洋金花
  • 1篇药房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浓度

机构

  • 13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新疆阿勒泰地...

作者

  • 13篇姜文燕
  • 2篇朱卫江
  • 2篇马小春
  • 2篇于鲁海
  • 2篇滕威
  • 1篇刘远立
  • 1篇钟万香
  • 1篇王伟
  • 1篇孙力
  • 1篇姜雯娟
  • 1篇姜雯娟
  • 1篇庄鲁江
  • 1篇杨肖
  • 1篇张华
  • 1篇策力格尔
  • 1篇孙静
  • 1篇蒋玉凤

传媒

  • 4篇新疆医学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院门诊不合格处方的分析
2013年
目的对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门诊处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共计2528张,处方一般性检查不合格为486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19.27%,处方用药适应性审查不合格为2042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80.73%;2011年1-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共计1617张,处方一般性检查不合格为438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27.09%。处方用药适应性审查不合格为1192张,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73.72%。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管理,加强医师与药师的协作,将不合理用药降至最低。
陶玉娟姜文燕
关键词:不合格处方合理用药
虾衣花的生药学鉴定
2012年
目的研究和利用虾衣花资源。方法采用显微及理化鉴定方法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结果描述、绘制了虾衣花的显微特征,建立其理化鉴别方法。结论为制订虾衣花质量标准和利用该生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姜文燕马小春
关键词:中药鉴定
二十一世纪医院药学与医院药师
2007年
姜文燕庄鲁江
关键词:医院药师医院药学药学院校基础化学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选择126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126无病灶破裂及内出血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MTX药物保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β-HCG(RIA),进行B超检查同时观察血压、脉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药物副作用等,适时选择相应手术治疗方式,并对部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实验,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26例患者MTX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81例药物治愈,治愈率64.29%,45例手术治愈,治愈率35.71%,其中20例病灶破裂内出血急诊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0例因包块渐进性增大择期行输卵管切除术。另15例因有生育要求且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血β-HCG无下降或包块无缩小者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65例有生育要求病例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随访(其中药物治愈35例,切除患侧输卵管15例,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15例),并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发现,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分别为药物组42.86%、切除组66.67%、保守手术组80.0%逐渐呈上升趋势,而这种趋势与宫内妊娠随访情况相符。结论:畀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血β-HCG值仍持续升高或维持高值不下降时,应及时选择手术治疗(视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不同术式)。而对包块型异位妊娠认为选择手术治疗可减少再次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发生。
姜雯娟姜文燕姜文斐
关键词: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手术选择
我院住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07年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药物、对感染性疾病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易诱导耐药菌株产生,亦使不良反应增加,发生二重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监督管理,促进合理用药,了解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情况,笔者对我院病区2006年1月~12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类、统计分析、旨为临床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提供服务。
姜文燕钟万香王伟张华郭庆华
关键词:抗菌药物药物应用住院药物使用情况疾病防治耐药菌株
降低病区退药率的具体措施及效果观察
2022年
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药品管理,判断该类措施能否有效降低病区退药率。方法:对2017年9月~11月病区退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将该时间段内相关数据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2月~4月病区退药事件发生情况纳入观察组。通过两组病区退药情况对比,判断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药品管理中是否有效降低病区退药率。结果:观察组中,申领药品总条目数为391266条,退药总条目数为1347条,退药发生率0.34%;对照组中,申领药品总条目数为538200条,退药总条目数为21290条,退药发生率3.96%。两组退药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中,每月病区退药率均符合预期目标值,达标率高达100%。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药品管理可有效降低病区退药率,有助于病区更高效地实现药品管理的预期目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帕孜来提·阿不拉姜文燕
关键词:PDCA循环法
发热药房工作模式及保护措施的研究探讨
2022年
探究医院发热药房的工作模式及保护措施。方法 查阅国家传染病学相关管理文件及国内医疗机构发表的文献期刊,汇总国内发热药房的保护措施及可优化改进的方案。结果 通过对目前发热药房的感染保护工作形式及内容的总结与分析,提出改善发热药房的保护措施、工作人员的优化管理,持续改进工作模式等多种方式,可使发热药房的感染保护工作更完善。结论 在未来的药房工作当中,发热药房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发现,通过建立顺应传染疾病发展的发热药房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更好的防范院内感染的发生。
策力格尔乌英姜文燕
关键词:传染病
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同剂量下浓度差异对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患者心率变异性参数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同剂量下浓度差异对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参数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行下肢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患者,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分别采用0. 375%、0. 5%、0. 75%罗哌卡因同剂量注射行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前后低功频率(LF)、高功频率(HF)、LF/HF、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百分比(PNN50%)水平,镇痛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LF值恢复至注药前水平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C组患者LF、HF、SDNN及PNN50%水平均显著低于麻醉前、A组及B组(P <0. 05);三组患者麻醉前后LF/HF和RMS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镇痛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LF值恢复至注药前水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同剂量下浓度增加可导致行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患者HRV参数波动幅度,且未改善总体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风险。
姜文燕于鲁海姜雯娟
关键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HRV并发症
肺部感染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2012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危重症,以进行性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自1967年Ashbaugh等首先报道ARDS以来,通过30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姜文燕杨肖朱卫江
关键词: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分析药学监护
某三甲医院从被动收集到主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水平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总结和评价某三甲医院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管理水平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推动医院ADR主动监测,提高监测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系统梳理某三甲医院采用以主动监测为核心的多维度干预措施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总结成功经验。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及间断时间序列分段回归分析,对上述干预措施提高ADR上报率和质量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018年度,该院上报的ADR例数较上一年度同期增长了545%;上报科室从10个增加至59个,基本覆盖了全院科室。采取干预措施的第一个月,ADR上报例数增加了15例(P=0.092),上报科室数增加了9个(P=0.003)。采取干预措施的第一年,全院ADR上报例数和上报科室数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 1),从干预前的平稳状态改变为干预后的显著上升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 1)。结论:该院采取的以主动监测为核心的多维度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和与临床医生的密切协作,显著提高了ADR上报数量,并扩大了上报科室范围,干预效果持续。但新的和严重ADR上报数量仍较少,门、急诊患者ADR的监测力度仍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提高ADR监测水平。
滕威李明爽于鲁海孙力姜文燕孙静刘远立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