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承财
- 作品数:138 被引量:2,027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环境关心、环境情感与亲环境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积极发展具有公益性特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游憩活动以发挥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价值认知与情感教育功能,是新时代有效解决遗产地生态价值实现困境以促进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途径。在“价值-情感-行为”理论模型下,以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在遗产地生态游憩情境下的游客环境关心、环境情感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效应。研究表明:1)生态圈环境关心和利他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而利己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无显著影响。2)仅利己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环境愧疚感无显著影响外,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环境情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环境情感显著正向影响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3)仅环境愧疚感在遗产地游客利己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之间无显著中介作用外,环境自豪感和环境愧疚感在遗产地游客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均产生显著中介作用。基于此,明晰不同价值导向的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影响路径,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遗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提供指导。
- 李瑞李瑞钟林生钟林生杨火木唐承财
- 关键词:环境关心世界自然遗产地
- 哈尔滨出圈,城市如何把“流量”转化成“留量”
- 2024年
- 这个冬天,不少南方游客前往哈尔滨体验冰雪文化和东北民俗风情,“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大数据测算,2024年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人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人达到历史峰值。
- 唐承财
- 关键词:冰雪文化民俗风情
- 基于人口特征的城市生态游憩空间配置--以常熟市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生态游憩空间配置是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优质生活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休闲城市综合标准试点市——常熟市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特征为切入点,对该市不同功能区内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可进行生态游憩的时间、生态游憩意愿、对不同生态游憩空间的偏好,以及全市不同功能区人口对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口特征影响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全市不同功能区的人口特征有显著差异,因此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不同。在人口量、人口平均生态游憩可能性、人口生态游憩空间类型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下,商业活动区内人口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生活居住区、商务办公区、工业生产区;全市不同功能区内人口对草地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水域和林地。可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人口数量、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实践。
- 孙琨唐承财钟林生
- 关键词:城市休闲人口特征
- 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对科学制定减排政策,发展低碳旅游,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使用2003—2019年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视角,结合面板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探究东、中、西部旅游业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入境旅游对碳排放不存在显著影响,国内旅游对碳排放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东、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和碳排放关系存在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每提高1%将导致其碳排放总量分别增加2.313%和7.531%,而西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提高1%将导致其碳排放总量减少1.306%。
- 方琰张怡琳张旖旎唐承财
- 关键词: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入境旅游
- 国家公园社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和实现路径——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促进社区共同富裕是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分析国家公园社区共同富裕过程,揭示其影响机制与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社区共同富裕经历了由“依托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探索社区共同富裕”向“依托生态产业体系全面促进社区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转变,林区政府和国家公园管理局持续发挥关键作用,乡村能人作用减弱,旅游企业作用增强,村民与行动者网络关联程度渐趋加深,文旅资源与生态产业逐渐释放更强效应。(2)国家公园社区共同富裕是关键行动者、村民和异质行动者等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3)国家公园社区共同富裕在发展中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在某一路径上逐步强化,形成“生成—创造—锁定—解锁”的实现路径,需通过掌握路径基本演化规律、科学有效识别问题、积极动员村民全过程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数字思维等具体实施路径来推动最终目标的实现。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和社区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 郑倩倩唐承财韩莹张瑛
- 关键词:国家公园旅游业生态产业行动者网络理论路径依赖理论
- 旅游者与乡村居民间的情感凝聚对旅游者乡村依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提升旅游者的乡村依恋之情,形成正面口碑和重游意愿,是旅游型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论文以情感凝聚理论为视角,基于3个实验探讨旅游者与乡村居民之间的情感凝聚对其乡村依恋的影响,以及地方温暖感知的中介机制和旅游者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①旅游者感知与乡村居民间的情感凝聚有助于提升其乡村依恋水平,旅游者感知的乡村温暖属性是这一效应的关键心理机制。②旅游者的自我构念类型会调节情感凝聚对其乡村温暖感知和乡村依恋的效应。具体而言,在高情感凝聚下,依赖型(vs.独立型)自我构念的旅游者感知到更高的乡村温暖,进而形成更高水平的乡村依恋。不同于以往研究认为地方依恋是情感凝聚的前因,研究发现,在中国乡村旅游情境下情感凝聚可以是旅游者乡村依恋的前因。理论上,研究拓展了对情感凝聚和地方依恋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说明二者之间依情境可以互为因果;实践上,研究启示乡村目的地借助旅游者与乡村居民间短暂的情感凝聚,提升旅游者的乡村依恋水平。
- 周晓丽高雅洁唐承财
- 关键词:自我构念地方依恋
- 刨花楠种子安全贮藏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刨花楠种子安全贮藏的方法。其特征是:称取少量多效唑或脱落酸,放入蒸馏水中,配成浓度为100~350ppm的休眠液。将已去除果皮后的刨花楠种子,在常温状态下及时放入已配置好的休眠液中浸泡4~8小时。将浸泡后的...
- 钟全林胡松竹唐承财
- 文献传递
- 目的地旅游道路间接能耗与碳排放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旅游道路是影响旅游目的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作为案例区,运用生命周期理论与物质流理论,构建旅游道路间接能耗与碳排放测度模型,运用自下而上法测度与分析1979~2010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道路间接能耗与碳排放。结果表明:(1)我国不同等级公路的每功能单位年均间接能耗与碳排放量呈现明显等级差异,高速公路八车道最高(5751.04 GJ与693 t),五级公路最低(38.34 GJ与4.62 t)。(2)武陵源旅游道路在1979~1989年间旅游道路间接消耗各类能源与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年均增长率最高,分别均高于18.5%与18.63%,此后逐年下降,2005~2010年间呈现负增长率。(3)1979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道路的年均间接能耗与年均间接碳排放分别为5827.70 GJ与702.24 t,2010年分别为68 414.46 GJ与8243.90 t。
- 唐承财穆松林
- 关键词:旅游道路生命周期评价旅游目的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 数实融合赋能区域文旅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专栏序言
- 2024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数字中国”写入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
- 唐承财郑倩倩石金莲宋瑞宋瑞
- 关键词:智慧旅游实体经济网络化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国内外数字文旅研究评述与展望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更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文旅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传统文旅发展困境和增强文旅产业韧性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构建数字文旅研究框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内涵辨析—研究进展—热点议题”为逻辑主线,从概念辨析、发展脉络、研究热点、研究评述和展望等方面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数字文旅研究成果。梳理结果表明:①学者们从数字技术视角、文旅消费视角和文旅产业化视角界定了数字文旅基本概念,数字文旅对文旅高质量发展和文旅消费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数字文旅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即萌芽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爆发增长阶段,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保持了紧密联系;③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刻影响了数字文旅研究内容,基于“主体—客体—媒介”归纳了数字文旅研究成果;④数字文旅研究呈现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案例研究法是数字文旅研究的主要方法;⑤研究区域聚焦于中观和微观尺度,既涉及具体的区域,也涉及具体的文化遗产地或旅游景点。最后从强化理论研究、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区域和创新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对未来数字文旅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数字文旅研究理论体系,促进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和贯彻数字中国战略。
- 唐承财梅江海上官令仪郑倩倩刘丽梅
-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