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酮类
  • 2篇酮类化合物
  • 2篇中药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黄酮
  • 2篇黄酮类
  • 2篇黄酮类化合物
  • 1篇定量构性关系
  • 1篇信息技术
  • 1篇药性
  • 1篇中药分析
  • 1篇吸附树脂
  • 1篇化合物结构
  • 1篇构型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电距矢量
  • 1篇分子构型
  • 1篇大孔树脂

机构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周英新
  • 3篇王耘
  • 2篇乔延江
  • 2篇郭维嘉
  • 1篇马群
  • 1篇刘永刚
  • 1篇肖斌
  • 1篇尤章林
  • 1篇李萌

传媒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黄酮类分子构型的大孔树脂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中药提取分离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是中成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制约中药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分离纯化中药提取液方面日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尤其在简化提取分离工艺、提高原料和试剂利用率、...
周英新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构性关系分子电距矢量
文献传递
中药分析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与应用
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将中药分析中的信息技术分为聚类、分类、回归和系统建模四类,结合中药分析学科的研究领域,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中药过程分析和中药体内分析的应用.表明,信息技术是中药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
王耘周英新郭维嘉乔延江
关键词:中药分析信息技术
文献传递
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药性或两类药性(气、味)的研究,难以全面反映基于中药药性的用药规律。为此,本文提出气、味、归经药性组合与功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性及其功效数据的统计,得到235种药性组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性组合与功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明确了每种药性组合的主要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药性组合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中药的作用规律,丰富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肖斌王耘郭维嘉李萌尤章林周英新乔延江
关键词:药性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对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相同实验条件下芦丁、黄芩苷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方程,阐释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对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方法:室温条件下,将等摩尔浓度的芦丁和黄芩苷溶液分别在AB-8树脂上进行静态吸附,分别采集相同时间点的样品,利用HPLC测定浓度,计算不同时间段的静态吸附量,绘制出静态吸附曲线,采用回归方法建立芦丁、黄芩苷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方程。结果:芦丁静态吸附方程为Y=4.715×X2+0.013×X1×X2;黄芩苷静态吸附方程为Y=4.921×X10.006×X2。二者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类型不同,在静态吸附上存在明显差异,表明结构对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研究化合物结构与大孔树脂吸附影响的内在关系,对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选择性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周英新王耘刘永刚马群
关键词:大孔树脂黄酮类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