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欢

作品数:80 被引量:4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7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农村
  • 13篇婴幼
  • 13篇婴幼儿
  • 13篇影响因素
  • 10篇营养
  • 10篇儿童
  • 9篇看护人
  • 7篇农村留守
  • 7篇留守
  • 7篇健康
  • 6篇心理
  • 6篇人口
  • 6篇农村人
  • 6篇农村人口
  • 5篇贫困农村
  • 5篇民族
  • 4篇地震
  • 4篇多民族
  • 4篇心理弹性
  • 4篇心理健康

机构

  • 69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西藏自治区疾...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第...
  • 2篇自贡市疾病预...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成都市金牛区...
  • 1篇南充市疾病预...
  • 1篇巴彦淖尔市医...

作者

  • 69篇周欢
  • 26篇吴玉菊
  • 17篇孙畅
  • 11篇马骁
  • 11篇刘巧兰
  • 11篇杨洋
  • 6篇吴洋洋
  • 4篇陈跃辉
  • 4篇何芙蓉
  • 4篇张莎
  • 4篇郝刚
  • 3篇李调英
  • 3篇刘承芳
  • 3篇张林秀
  • 3篇张菊英
  • 3篇沈丽琴
  • 3篇陈家言
  • 3篇郑莉
  • 3篇曹欣
  • 3篇尼玛曲措

传媒

  • 10篇卫生研究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学校卫生
  • 6篇预防医学情报...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生对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认知和使用的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目前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使用现状,为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大四学生126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购买感冒药情况,调查对中成药类感冒药的认知和使用情况。结果大部分学生对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在认知和使用上存在偏差。调查显示:医学生在购买感冒药方面没有特别倾向,有78.6%不了解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的名称,43.7%不知道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中可能含有西药成分,有37.3%不能选择合适的中成药。结论应培养西医院校医学生中成药合理使用能力,提高执业药师数量和素质,重视药品信息的规范化和用药知识的宣传。
谢敏周欢
关键词:医学生中成药感冒药
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及相关行为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及相关行为,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两周患病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父亲看护类型的两周患病率最高。农村儿童卫生行为较差,其中单亲留守卫生行为最差。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求医率均高。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较差,卫生、就医行为存在弊端,改善他们的卫生及就医行为十分必要。
陈珍妮周泓羽封平尹开武张莎周欢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卫生行为就医行为
国内外儿国内外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儿童是土源性线虫感染的常见人群,长期感染土源性线虫可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生长发育以及认知能力等。本文对国内外儿童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感染对儿童健康、认知和学业表现等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等进行了综述。
周琦刘承芳张林秀周欢陈颖丹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儿童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生长发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四川省省级、市级、县(区)级CDC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自填问卷收集其基本特征、工作状况、培训情况、工作困难及工作单位的支持等,并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抑郁症筛查量表分别测量CDC工作人员的焦虑、抑郁情况。运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DC工作人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653名CDC工作人员中,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58.35%、50.0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5,95%CI=0.92~0.97)和工作单位提供精神支持(OR=0.61,95%CI=0.45~0.82)是CDC工作人员抑郁的保护因素;身体疲劳(OR=1.82,95%CI=1.20~2.74)、工作压力(OR=1.61,95%CI=1.21~2.12)、防护用品不足(OR=1.92,95%CI=1.06~3.49)是CDC工作人员抑郁的危险因素。年龄(OR=0.97,95%CI=0.94~0.99)、每天睡眠时长(OR=0.74,95%CI=0.56~0.96)和参与技术培训工作(OR=0.33,95%CI=0.12~0.95)是CDC工作人员焦虑的保护因素;精神疲劳(OR=1.68,95%CI=1.18~2.41)、工作压力(OR=2.94,95%CI=2.08~4.17)、加班激励制度不清(OR=1.99,95%CI=1.23~3.23)是CDC工作人员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CDC工作人员焦虑与抑郁状况堪忧,主要受年龄、睡眠、防护用品供应、激励制度、疲劳和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杜艳王庆志叶睿雪毛丹梅蒋小勇郑庆梅甘霖顾菁周欢
关键词:焦虑抑郁
基于标准化患者法评价四川农村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运用标准化患者法评估四川农村地区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现状,探讨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5个区/县50个乡镇100个村为研究现场,以调查当日在岗的全科及内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两轮数据采集,第1轮采集样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基本信息;第1轮调查完成1个月后,运用标准化患者法开展第2轮调查,收集农村基层医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结果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72名农村基层医生,完成186次标准化患者访问,正确诊断率为48.3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正确诊断率为18.68%(17/91),2型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为76.84%(73/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农村基层医生更有可能做出正确诊断(OR=4.857,95%CI=1.076~21.933,P=0.040)。农村基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涉及的必要问诊和检查条目越多,做出正确诊断的概率越高(OR=1.627,95%CI=1.065~2.485,P=0.024)。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农村基层医生对2型糖尿病做出正确诊断的可能性更高(OR=6.306,95%CI=3.611~11.013,P<0.001)。结论四川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整体较差,建议以基层医生慢性病诊断过程质量改善为突破口,提升基层医生执业水平,进而提高慢性病诊断准确性。
周奕杉杜艳吴玉菊叶睿雪王庆志孙畅郑庆梅周欢
关键词:慢性病基层医生
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及生长发育现状,探究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汉族、藏族和彝族农村地区18~36月龄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儿童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衡量家庭和个人膳食多样性的准则》计算儿童膳食多样性得分(DDS)。采用标准的人体学测量设备测量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计算儿童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092名儿童,DDS为(4.8±1.7)分,低膳食多样性(DDS≤4)的儿童所占比例为45.3%。汉族儿童的DDS[(5.8±1.4)分]均高于藏族儿童[(4.9±1.6)分]和彝族儿童[(3.9±1.6)分](P均<0.001)。儿童生长迟缓(HAZ<-2)率、低体重(WAZ<-2)率以及消瘦(WHZ<-2)率分别为21.1%、4.9%、2.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是否早产、父母身高因素后,DDS与HAZ呈正相关(β=0.206,95%CI=0.158~0.254,P<0.001),进一步调整家庭固定资产、民族、看护人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因素后,DDS与HAZ仍呈正相关(β=0.077,95%CI=0.026~0.128,P=0.003)。结论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的膳食多样性情况较差,且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其中彝族农村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儿童DDS与HAZ呈正相关。建议针对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的儿童膳食特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王睿乾杜艳吴玉菊叶睿雪孙畅张菊英沈丽琴周欢
关键词:生长发育民族差异
四川省农村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调查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县、乡两级医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及其主要问题,为我省农村卫生人力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收集整理既有数据的方法了解样本县卫生人力基本情况,以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进一步调查医院的卫生人力现状。[结果]3县每千人卫技人员数分别为2.46、1.22和2.04人;高、中、初级职称人数之比为1︰9︰38;无专业学历者县乡两级分别占7.0%和26.6%;调查对象中62.8%的人认为参加培训最主要的障碍是单位无安排,80.1%的人对自身待遇不满意。[结论]各卫生人力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院的人力建设劣于县级医院。应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增加培训规模和时间,重点提高卫生院人力水平。
陆遥周欢沈茜马骁
关键词:农村卫生卫生人力
四川农村地区看护人营养包认知与喂服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四川农村地区营养包喂服现状,探讨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三者之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共6个样本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结果共纳入765名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4.43%。看护人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分值分别为3.80±1.16、7.96±1.53和0.83±0.38,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在看护人营养包认知和喂服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23.37%。结论营养包认知直接影响喂服行为,营养包认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喂服行为。
刘璐孙畅彭丽梅刘沁欣吴玉菊郑莉周欢
关键词:中介效应自我效能
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了解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四川省自贡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中心抽取216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WHOQOL-BREF及影响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的条目。结果美沙酮门诊治疗者的得分为13.14±2.79(生理领域),12.17±3.38(心理领域),12.20±3.17(社会关系领域),11.94±3.31(环境领域),12.06±3.73(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吸毒年限越长,没有工作,与家人关系越差,过去3个月被抓,性生活越少,服用过安定,对治疗没有信心,各领域生命质量越差(P<0.05)。治疗6~12个月的患者环境领域的生命质量高于治疗6个月以内者(P<0.01)。注射与其他方式混用的患者生理领域的生命质量低于单纯口吸者(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美沙酮门诊治疗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吸毒年限、是否工作、与家人关系、性生活频率、过去3个月是否被抓、是否服用安定、治疗的信心。结论应根据治疗者不同的个体和家庭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
邓长飞马骁周欢刘巧兰杨洋宋湛吴芳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西部两省少数民族贫困农村婴幼儿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本研究于2014年10~11月,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农村地区1065名24月龄及以下婴幼儿的贫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关联。该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52.68%(561/1065);调整母亲及婴幼儿社会人口学特征后,与2~5月龄、汉族和母亲不贫血的婴幼儿相比,6~12、13~18、19~24月龄、少数民族和母亲贫血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的OR(95%CI)值分别为11.65(7.09~19.14)、9.91(5.99~16.38)、5.87(3.39~10.16)、1.55(1.10~2.18)和1.52(1.14~2.04);与儿童体检次数不达标、非住院分娩且预防接种次数不达标的婴幼儿相比,体检次数达标、住院分娩且预防接种达标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的OR(95%CI)值分别为0.60(0.38~0.94)、0.71(0.52~0.98)。婴幼儿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有关联。
孙畅孟莎叶睿雪吴玉菊王庆志曹敏周欢
关键词:贫血贫困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