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银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水性粘合剂LA132在钴酸锂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锂离子电池是近20年来处于高速发展的一种新型高性能蓄电池,具有电压高、喷量轻、比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等许多优点,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民用,国防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是通过在用金属箔制成的集流体上涂布正/负极活性物质并干燥后制成的,这是锂离子蓄电池电极不同于其他电池电极的独特制造工艺,为了将集流体与电极活性物质粘在一起,要使用少量粘合剂。目前,
- 周建银
- 关键词:水性粘合剂正极材料钴酸锂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电池电极
- P(AN-AA)/PVA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 针对目前使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中Nafion膜的阻醇性能差、价格昂贵的难题,本课题利用聚丙烯腈(PAN)与聚乙烯醇(PVA)优良的阻醇性能,设计了以P(AN-AA)为基体,丙烯酸(AA)为质子源,使用丙烯腈(...
- 周建银
-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聚丙烯腈甲醇渗透率
- 锂离子单体电池筛选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装配了钴酸锂-碳软包装锂离子单体电池,测试了电池3A放电容量、满荷电态50天贮存期的自放电率以及不同贮存时间后电池开路电压的压降。对测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简单、有效的锂离子单体电池的筛选标准和顺序。
- 杨固长崔益秀周建银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充放电效率自放电率
- 六甲基二硅胺烷稳定剂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性能的影响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由溶剂和溶质共同组成,溶剂分子结构中存在电负性较大的羰基以及亚稳定的双键,容易与极性H2O分子作用形成络合体或反应生成相应的醇,溶质锂盐也容易吸水.由此导致电解液极易吸水.
- 赵锦成杨固长周建银崔益秀刘效疆
- 自激活Zn/AgO电池的电极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涂膏-压制法制备了快激活Zn电极、AgO电极,研究了粘结剂对电极电性能的影响。锤击实验、SEM、激活时间与放电性能分析表明:以8%VAE作粘结剂时,制备的Zn电极、AgO电极能承受5.98×104g加速度的冲击。电极空载激活时间均达8.5 ms,单体电池负载激活时间为76.5 ms,以98.30 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电压平台大于1.0 V。
- 陈仕玉周建银冯秀丽刘效疆
- 关键词:电极制备
- 锂离子单体电池的筛选
- 锂离子电池的筛选是组装高性能电池组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锂离子单体电池第8周期放电容量、50天贮存期的自放电率、不同贮存时间电池开路电压的电压变化等测试数据,建立了简单、有效的单体电池的筛选标准和顺序。
- 杨固长崔益秀周建银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
- 文献传递
- 过氧化银老化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过氧化银相关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分解机理函数的推导,贮存寿命的计算及贮存性能的研究,得出过氧化银分解为氧气和氧化银的反应是老化的主要原因,分解机理函数为G(a)=[LN(1--a)]^0.5,在室温下贮存寿命大于60年,且硅酸钠处理的过氧化银表现出较好的贮存性能。
- 冯秀丽周建银陈仕玉刘效疆
- 一种小型锌银电池的设计与制备
- 2011年
- 依据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冲击和旋转,设计了一种小型储备式电池结构。以锌银电化学体系为研究对象,制备出大小为Ф18 mm×20 mm的储备式锌银电池。当冲击加速度大于3 000 g(1g=9.8 m/s2),储液泡囊被击破;旋转速度高于5 000 rpm时,电解液能分散到电极群中,电池实现激活。电池(15个单体)以40.0 mA电流输出,当电压不小于17.0 V时,放电时间为43 s。采用粘结法制备的Zn、AgO电极,放电的电流密度可达83.3 mA/cm2。
- 周建银陈仕玉冯秀丽刘效疆
- 关键词:引信锌银电池
- P(AN-AA)/PVA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采用丙烯腈与丙烯酸单体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共聚,合成聚丙烯腈-丙烯酸悬浮胶体,悬浮胶体经流延成膜制备出P(AN-AA)/PVA质子交换膜。结果表明,以聚丙烯腈-丙烯酸为基体的质子交换膜,甲醇渗透系数为(3.0~5.5)×10-8cm2/s,仅为Nafion117膜甲醇渗透系数的1/25;水饱和溶胀后抗张强度为12.9MPa;在1.0mol/L硫酸溶液中质子电导率为1.89×0-3S/cm。
- 周建银杜鸿昌高建东马志刚邓正华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质子电导率抗张强度
- 锂离子电池满荷电贮存容量衰减分析
- 考察了锂离子电池满荷电60 d(天)和150 d(天)贮存后的放电性能,分析了自放电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减少容量损失的措施。
- 赵锦成杨固长杨柳陈仕玉周建银崔益秀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