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洪飞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2篇血浆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病人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多器官衰竭
  • 1篇血浆纤维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浆粘度
  • 1篇血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唾液酸
  • 1篇血清唾液酸测...
  • 1篇血液流变性

机构

  • 8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8篇吴洪飞
  • 3篇戴燕芳
  • 3篇李斌
  • 3篇吴杰
  • 2篇陈桂林
  • 2篇王秀云
  • 1篇苏海洪
  • 1篇李德春
  • 1篇周幽心
  • 1篇鲍耀东
  • 1篇黄强
  • 1篇杜子威
  • 1篇包仕尧
  • 1篇惠国桢
  • 1篇秦锡虎
  • 1篇邵国富
  • 1篇王秀英

传媒

  • 4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浆粘度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 与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RV) 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观察组5430 例,正常对照组150 例,缺血性脑中风组(缺血组)170 例的血浆FG含量和PRV,进行相关分析与t 检验。结果 观察组PRV 与FG 含量的相关系数r= 0 .637 ,P< 0.001。血浆FG 含量:对照组2 .88 ±1 .08g/L,缺血组3.96±1 .76g/L;PRV∶对照组1 .69 ±0.12cp,缺血组1 .78 ±0 .22cp 。结论 PRV 随FG含量上升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FG对PRV 影响的大小取决于FG的含量与活性;缺血组PRV 与FG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01) ,提示血浆FG 含量升高为缺血性脑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吴杰戴燕芳吴洪飞李斌陈桂林夏银燕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脑缺血
甲襞微循环变化对雷诺综合征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1999年
观察16例雷诺综合征甲襞微循环,异常率达93.75%,血管形态,流态及拌周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率。血流速度缓慢,红细胞聚集率增加,并有50%病例甲襞微循环有渗出现象。提示观察甲襞微循环变化有助于雷诺综合征诊断。
戴燕芳李斌夏银燕吴杰吴洪飞
关键词:雷诺氏综合征甲襞微循环
外伤性脑水肿时氧自由基对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利用Wistar大鼠制成急性外伤性脑水肿模型,在此基础上检测动物在脑损伤后2、4、8小时脑组织的氧自由基反应产物—脂质过氧化物(LPO),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和脑含水量的变化。研究表明,脑损伤后2小时脑Na^+—K^+—ATPase有明显增高(P<0.05),4、8小时ATPase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1);脑损伤后脑LPO含量和脑含水量显著性增高(P<0.01),随时间延长,增高更明显。我们认为,脑损伤后由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使ATPase受到明显影响,造成神经组织细胞的不可逆性损害,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是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关键措施。
周幽心鲍耀东惠国桢吴洪飞王秀云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水肿自由基
神经外科病人血清唾液酸测定——(附115例分析)被引量:5
1990年
115例神经外科病人血清唾液酸(SA)测定结果表明,脑转移癌和颅内炎症性疾病的阳性率高达100%;复发胶质瘤、颅内出血、原发恶性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的阳性率分别为89%、83%、52%、33%和31%:而经手术和放疗或化疗后处于缓解期的胶质瘤仅14%。此结果提示,脑瘤患者血清 SA 的含量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可作为脑瘤的诊断和随访的参考指标。但颅内出血和炎症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血清 SA 的含量也可显著增高。
黄强吴洪飞王秀云杜子威
关键词:唾液酸血清脑肿瘤颅内出血
大鼠梗阻性黄疸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64只大鼠随机分为阻黄组及假手术组,术前及术后分期测定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计算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阻黄术后1天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上升,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大(与假手术组比,P<0.05),并随时间推移而加重。血浆粘度变化不大。认为阻黄时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使红细胞不易通过毛细血管且易于聚集,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这可能是阻黄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
秦锡虎李德春吴洪飞黄晓强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血液流变学多器官衰竭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液流变学临床观察被引量:9
1999年
160例缺血性脑卒中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浓度5项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提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存在明显高粘滞血症。
吴杰吴洪飞戴燕芳李斌陈桂林夏银燕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脑缺血粘度红细胞压积
脑缺血和再灌注时脑血流量、能量代谢和水份含量的改变被引量:2
1992年
通过沙鼠脑缺血和再灌注动物实验,获得如下结果:(1)沙鼠50分钟脑缺血后血流再灌注的初期表现为充血状态,再灌注60分钟后进入迟发性低灌注期,并持续到再灌注120分钟。(2)在缺血50分钟时,缺血脑组织ATP、葡萄糖基本耗竭,乳酸大量积聚。血流再灌注60分钟脑内能量代谢迅速恢复,而于再灌注120分钟时,恢复的能量代谢继发性恶化。(3)脑缺血后出现明显脑水肿,血流再灌注初期,充血反应加重原有脑水肿程度。再灌注60分钟时,脑水肿基本纠正,再灌注120分钟时,伴随能量代谢恶化重又出现脑水肿。(4)实验结果表明,迟发性低灌注与再灌注期继发性能量代谢恶化和脑水肿密切相关,因而纠正迟发性低灌注是治疗脑缺血的关键之一。
邵国富包仕尧苏海洪吴洪飞王秀英
关键词:脑缺血脑血流量能量代谢
吸烟对血浆TXB_2、6-KPGF_(1a)含量观察及机理探讨
1998年
本文对苏州某大学男性吸烟学生 2 4人进行了血浆TXB2 (为TXA1的 )及 6—K—PGF1a的代谢物 )检测 ,并与 2 1人非吸烟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TXB2 吸烟组显著高于非吸烟组 (P <0 .0 1)。同时与年龄比吸烟组大 2 51倍的冬泳组进行比较 ,结果吸烟组的TXB2 非常显著高于冬泳组 ,6—K—PGF1a亦非常显著高于冬泳组 (两者P <0 .0 1)。
王家法周锦华吴洪飞
关键词:TXB2前列环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