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支奎

作品数:80 被引量:4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课程
  • 21篇教育
  • 18篇教学
  • 13篇教师
  • 9篇课堂
  • 6篇校本
  • 6篇校本课程
  • 6篇校本课程开发
  • 6篇课程开发
  • 5篇农村
  • 5篇课堂教学
  • 5篇儿童
  • 4篇知识
  • 4篇教育课
  • 4篇教育课程
  • 4篇教育学
  • 4篇基础教育
  • 3篇意蕴
  • 3篇义务
  • 3篇师生

机构

  • 68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西南大学
  • 4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亳州学院

作者

  • 76篇吴支奎
  • 3篇樊万奎
  • 3篇张冬梅
  • 2篇张冬梅
  • 1篇王守恒
  • 1篇周兴国
  • 1篇段兆兵
  • 1篇韩菲尹
  • 1篇吴玲
  • 1篇朱丽娟
  • 1篇高原
  • 1篇吴岚
  • 1篇江军
  • 1篇李冬华
  • 1篇杨洁

传媒

  • 14篇课程教学研究
  • 4篇课程.教材....
  • 4篇天津市教科院...
  • 4篇教育导刊(上...
  • 3篇中国特殊教育
  • 3篇教育科学
  • 3篇教育评论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班主任
  • 1篇江苏高教
  • 1篇中小学管理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中小学教师培...
  • 1篇教育文汇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8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师教学领导力及其结构模型建构被引量:13
2020年
教学领导力是教师的关键能力。论文借鉴"泰勒原理"的分析框架,尝试建构了"教学主导力——教学决策力——教学组织力——教学效力"的教学领导力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策略,即正确认知以认同教学领导力的价值,提高基本素养以增强教学能力,洞察学生的满足感以加强行动影响力,践行自我反思以提升教学效力,提供支持性条件以获得相关性知识与经验。
黄丽丽吴支奎
课堂中的意义建构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这种“范式转换”在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表现为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课程被视为一种多元“文...
吴支奎
关键词:课堂课程发展
文献传递
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点倾向被引量:2
2002年
张冬梅吴支奎
关键词: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
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学习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20年
教育学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调查表明,高师院校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认知存在误区,缺乏稳定的学习兴趣;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课程设置不合理,注重考试评价,缺乏多元化和多样性评价体系;教材注重理论,内容抽象,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因此,要加强对师范生的引导,激发教育情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追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强化教育学教学实践环节,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改革教育学课程评价制度,构建全面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完善传统教育学教材体系,增强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启发性,以使得教育学课程更好地适应高师院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吴支奎
关键词:高师院校高师生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学
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社1992年版和2001年版两套教科书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语文教科书承载着特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社会文化、角色展示、社会控制、社会关系四个维度对新课改前后两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比较发现:新版教科书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理念凸显;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加注重亲情的生活化呈现;重构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研究同时也发现新版教科书对社会新出现的自致角色和功利性角色的介绍偏少;教科书中女性社会角色比例偏低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增加介绍世界各国文化、习俗的选文,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展现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选文,规避"大汉族主义"的倾向;丰富女性人物形象,深化对女性社会角色和职业特点的认识,阻断"重男轻女"观念的滋生。
吴支奎蔡晓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科书
课后服务“课程化”:价值指向、问题表征与匡正策略
2023年
课后服务“课程化”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目标定位偏颇、内容良莠不齐、实施过程重量轻质、评价保障体系缺位等问题。常规课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后服务“课程化”是课程的延伸,以课后服务为支点有效实现校内不同课程形态的统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系统规划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课后服务“课程化”的实践转化需要厘定以教促学的课程目标、明确内容筛选原则、保障课程实施质量、构建课后服务课程评价保障体系。
袁单单吴支奎
关键词:课程化
教育时机的教学意蕴及其实现
2024年
错综复杂的时代变革使得不确定性已然成为语境的现实际遇,深隐于教学背后的教育时机逐步浮现:学生交互不确定性引发的知行交织矛盾、教师行动不确定性引发的教学预设偏离、外在因素不确定性引发的课堂节奏中断。进一步挖掘可知,语境的不确定性打破了那种试图用某种确定性的教学理论或思想钳制整个教学世界的荒诞行为,旨在满足个性化“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彰显灵活化“教”,体悟教师专业智慧;呈现优质化“语境”,释放课堂内生动力。为此,教育时机的教学进路在于:精心创设——引领教学之“始”、敏锐捕捉——明确教学之“示”、善于利用——指导教学之“施”、机智转化——延伸教学之“势”。
金鑫吴支奎
关键词:不确定性教育时机教学意蕴
知识观转型视野下课程知识意义的重建被引量:7
2008年
知识的意义是指知识所具有的能够对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给予关照、扶持和滋养的特性。近代以来,受知识认识论的制约,课程一味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将"人"隔离于知识之外,知识的意义被严重遮蔽。随着知识观的后现代转型,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日益凸显,知识的意义逐渐回归。立足知识观转型这一背景,借助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分析,尝试探寻课程知识意义重建的路径:理解课程、体验课程和建构课程,彰显人作为精神生命体的意义存在。
吴支奎
关键词:知识观理解课程体验课程建构课程
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杜威以"在做中学"作为其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准则,以思维的五个步骤为基准提出了课堂五步的问题教学。杜威的问题教学思想以注重培养学生完整思维能力、注重激励学生的批判精神、注重锻炼学生的亲身实践能力为特征。他的问题教学思想对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现实中,问题教学的应用却存在机械化发展倾向,教师的问题教学意识不强,忽视了学生反思性思维的培养。
胡小雯吴支奎
关键词:思维问题教学
儿童“告状”行为被拒的冷思考
2020年
"告状"行为是儿童心理状况的外部表现,但有些教师却因为"烦""告状的内容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等原因而拒绝学生"告状"行为,很少关注儿童内心的感受以及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本文结合教师拒绝儿童"告状"行为的案例,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视角出发,尝试分析儿童"告状"行为被拒的负面影响,并探讨背后的教育启示,以引导教育工作者妥善处理儿童"告状"行为,最终促进儿童全面且健康的发展。
黄丽丽吴支奎
关键词:诺丁斯教育启示冷思考关注儿童告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