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泽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空间电荷
  • 5篇直流
  • 4篇乙烯
  • 4篇聚乙烯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电荷积聚
  • 2篇直流绝缘
  • 2篇温度梯度
  • 2篇绝缘
  • 2篇环氧
  • 2篇高压直流
  • 1篇低密度聚乙烯
  • 1篇电场
  • 1篇电场畸变
  • 1篇电缆
  • 1篇电声脉冲
  • 1篇电压
  • 1篇定数截尾
  • 1篇氧化铝

机构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南方电网科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国网陕西省电...

作者

  • 10篇吕泽鹏
  • 9篇吴锴
  • 8篇王霞
  • 4篇成永红
  • 3篇彭宗仁
  • 3篇屠德民
  • 3篇陈曦
  • 1篇王增彬
  • 1篇朱永灿
  • 1篇潘成
  • 1篇申巍
  • 1篇常远
  • 1篇曹雯
  • 1篇王浩森
  • 1篇王亚
  • 1篇朱庆东
  • 1篇宋倩文

传媒

  • 3篇高电压技术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绝缘材料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直流XLPE电缆研究现状被引量:38
2014年
介绍了国际高压直流输电电缆绝缘的应用情况,概述了高压直流电缆的空间电荷与直流电缆测试方法的研究情况,展望了高压直流电缆材料及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王亚吕泽鹏吴锴王霞刘通李锐海
关键词:高压直流XLPE电缆空间电荷
以能带理论诠释直流聚乙烯绝缘中空间电荷的形成和抑制机理被引量:34
2012年
高压直流塑料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研发难点是消除其中的空间电荷效应.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通过添加纳米粒了在聚乙烯体内形成深陷阱捕获电荷的机理来抑制电荷积聚,但此抑制机理违背了电场的基本理论.以能带理论全面削述聚合物介质中空间电荷的形成和抑制机理,从一级陷阱模型出发,应用电荷入陷和脱陷动力方程,推导了聚合物介质中空间电荷的形成过程.在聚合物介质中引入深陷阱后,介质Fermi能级位移,电极与介质之间界面接触由Ohm接触转变为阻塞接触.考虑到无定形相中大量的陷阱密度,电荷耗尽区宽度小于100 A,电极与介质之间的界面对电子变得透明,形成中性接触,在电压作用下,这种聚乙烯介质中不再可能形成空间电荷.最后,在纯聚乙烯和纳米改性后含有深陷阱的聚乙烯两种试样上,分别测量了电导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和空间电荷分布曲线,实验结果符合理论推导.
屠德民王霞吕泽鹏吴锴彭宗仁
关键词:直流绝缘空间电荷
纳米掺杂导致聚乙烯中电荷积聚特性对厚度依赖性的研究
为研究超高压直流用电缆绝缘配方,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目标转向聚乙烯纳米改性村料在超高场强(100kV/mm以上)下的电荷积聚特性。对于抑制机理的解释国内外普遍认为是纳米粒子在聚乙烯体内形成捕获载流子的深陷阱。本文基于含有...
吴锴吕泽鹏王霞陈曦成永红
关键词:聚乙烯空间电荷厚度
文献传递
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空间电荷抑制机理的研究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中的空间电荷特性是制约直流电缆性能的关键因素。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空间电荷抑制特性,而被成功运用于高压直流电缆。目前,国际上有学者将这种特性归因于纳米材料中的深陷阱或电极注入条件的改变。为了...
吴锴吕泽鹏王霞陈曦屠德民
关键词:聚乙烯空间电荷纳米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温度梯度对直流电压极性反转过程中瞬态电场的影响被引量:32
2010年
高压电缆运行中由于导体发热而引起绝缘由内到外形成温度梯度。直流电压下温度梯度的存在必然会影响电荷的注入和迁移、加剧了位于绝缘层外表面的电荷积聚和场强畸变,降低绝缘击穿强度,也造成了电缆在断电或电压极性反转时的早期破坏。为此,基于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聚乙烯板状试样在不同温度梯度场、50kV/mm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加压和极性反转过程中的空间电荷分布和最大瞬态场强。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场-直流电场协同作用下,最大稳态电场出现在试样低温侧;而温度梯度场-电压极性反转协同作用下,最大瞬态电场却出现在高温侧。
陈曦王霞王增彬吕泽鹏吴锴彭宗仁成永红
关键词:温度梯度聚乙烯电声脉冲空间电荷
温度梯度下双层油纸绝缘系统的空间电荷分布特性被引量:37
2012年
换流变压器为直流高压输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但因其运行工况的特殊性,其内部油纸等绝缘材料往往承受较大的内外温度差异作用。针对换流变压器中双层油纸绝缘系统存在的内外温度不同的温度梯度效应对油纸绝缘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影响,利用电声脉冲法测量了不同温度梯度下(Δθ=0、20、40°C),电压分别为-3.4、-10.2、-20.4kV(即平均电场强度分别为10、30、60MV/m)时双层油纸中空间电荷在20min内随时间变化规律及电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场强下,上下电极均有明显的同极性电荷注入;温度梯度使低温侧出现异极性电荷,并且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大、电压的升高,低温侧异极性电荷越来越多,从而使低温侧的场强畸变越来越大;加压后,2层油纸界面处开始积累与上电极相同极性的电荷,并且界面处电荷量随温度梯度及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电荷密度出现饱和现象。经分析可知,油纸界面起到阻挡正负电荷通过的作用,而温度对电极注入特性及试样电导特性的影响为温度梯度影响空间电荷分布的主要原因。
吴锴朱庆东王浩森吕泽鹏王霞
关键词:空间电荷温度梯度电场畸变
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空间电荷积聚对试样厚度的依赖性被引量:9
2012年
低密度聚乙烯(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厚度从μm级到cm级不等,差异极大。为此,研究了LDPE纳米复合材料中空间电荷的积聚对其厚度的依赖性。基于已有的LDPE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不同厚度的无掺杂LDPE及掺杂有纳米填料的LDPE纳米复合材料在50kV/mm电场强度下的电荷积聚特性。发现无掺杂LDPE中电荷积聚不随试样厚度发生明显变化;而LDPE纳米复合材料中电荷积聚对试样厚度有明显的依赖性:试样厚度越厚,异极性电荷的抑制效果越好。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以双极子模型为基础、结合陷阱势能理论进行仿真,探讨了无掺杂LDPE中异极性电荷的形成机理,指出纳米填料不仅作为陷阱中心而且作为复合中心直接影响着试样中空间电荷的积聚特性,2种材料不同的厚度依赖性是由于复合作用的强度不同而造成的。
吕泽鹏吴锴王霞成永红刘通李锐海
关键词:空间电荷
以能带理论诠释直流绝缘中空间电荷的形成和抑制机理
研发高压直流塑料电缆的难点是消除绝缘中的空间电荷效应。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以添加纳米粒子在聚乙烯体内形成深陷阱,捕获电荷来解释空间电荷的抑制机理,但此解释违背了电场的基本理论。本文以能带理论全面阐述聚合物介质中空间电荷的...
屠德民王霞吕泽鹏吴锴彭宗仁
关键词:直流绝缘空间电荷
文献传递
环氧/纸复合材料直流耐压寿命模型的估计方法被引量:10
2019年
针对适用于干式套管的环氧/纸复合材料的绝缘耐压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蒙特卡 罗仿真方法对耐压试验方法的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比不同参数估计方法、不同大小样本、无 截尾耐压试验和截尾耐压试验下各种参数估计方法的误差,建议选用截尾耐压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然后,对环氧/纸复合材料的长期绝缘性能 耐压特性进行 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环氧/纸复合材料试样的耐压试验结果符合 Weibull分布,该文建立的 环氧/纸复合材料的寿命模型可为套管绝缘材料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曹雯宋倩文宋倩文吕泽鹏吕泽鹏
关键词:耐压特性定数截尾参数估计
真空下环氧复合材料耐脉冲电流烧蚀性能被引量:6
2011年
在脉冲功率装置中,由于沿面闪络引起绝缘破坏的现象极其常见,因而有必要研制具有高耐烧蚀强度的绝缘材料来延长脉冲功率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向环氧基体中添加微/纳米氢氧化铝,微/纳米氧化铝,以真空闪络一定次数后试样表面形貌和质量损失的变化为烧蚀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了无机填料对环氧耐烧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机填料对环氧耐烧蚀性能有所提高,氢氧化铝的效果比氧化铝明显;纳米氢氧化铝要好于同质量分数的微米氢氧化铝,而微/纳米氧化铝之间的效果差别刚好相反。
潘成申巍吴锴吕泽鹏常远成永红
关键词:烧蚀真空闪络环氧氧化铝氢氧化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