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继堂
- 作品数:20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崛起被引量:1
- 2001年
-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是西方的舶来品 ,分别于 1 935年和 1 94 9年从日本和祖国大陆两个渠道进入台湾。 1 94 9年 ,纪弦将 30年代大陆现代派的余绪带入台湾。 5 0年代台湾成立“现代”、“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 ,这是国民党高压下的早产胎儿。台湾现代派真正崛起于 6 0年代 ,其标志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大学“现代文学社”。后来他们都去了美国 ,台湾现代派式微 ,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海外流学生文学 ,继则发展为海外华文文学。
- 古继堂
- 关键词:现代派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新批评
- 民族魂主宰的一次新诗革命——台湾新诗论争二十年回眸
- 1998年
- 民族魂主宰的一次新诗革命——台湾新诗论争二十年回眸古继堂*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小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个社会意识的实验场,拥有极其丰富的社会意识斗争的历史经验。仅以当代文学意识的呈现来看,就比大陆要丰富得多。初期有中国文学与皇民化文学残余的斗争...
- 古继堂
- 关键词:新诗革命台湾诗坛台湾文学
- 拓荒者的历程--古继堂先生访谈
- 2021年
- 古继堂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拓荒者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古继堂便开始接触并收集台湾研究资料,八十年代初正式开垦台湾文学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研究,如出版了《台湾新诗发展史》《台湾小说发展史》《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等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访谈以回顾台湾文学研究四十年为中心线索,就古继堂个人的学术人生经历和他对台湾文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观察展开访谈,涉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收集台湾研究资料的渠道、两岸交流的社会文化学术氛围、个人研究的反思和心得等方面情况。本访谈既呈现了古继堂个人研究的心路历程,也是台湾文学研究学科发展历程一瞥,是一份较为珍贵的历史见证资料。
- 邹容古继堂
- 关键词:台湾文学研究两岸交流
- 凝神纳百态 挥笔洒纵横——论林佩芬的《天问》
- 1998年
- 文学承载历史,历史转化文学,为历史小说的基本特征。因为它是文学,基本功能在于审美,所以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原则,不是如实地记载历史,而是形象地描绘历史,让历史在艺术形象和艺术氛围中活起来。使干涸了的历史故道里,重新波涛汹涌,万船竞渡;
- 古继堂
- 关键词:《天问》农民起义军皇太极明王朝
- 后现代:台湾与大陆文学态势
- 1992年
-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召开了以“后现代:台湾与大陆的文学形势”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上围绕后现代文化现象、大陆与台湾的文学形势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发言综述如下:
- 张炯王宁王逢振张卫叶廷芳安兴本古继堂楼肇明王明贤王干张颐武金慧敏里以建汪晖赵玫岛子杨匡汉盛英陈晓明
- 关键词:大陆文学后现代新写实小说文化批判新写实主义意识形态话语
- 林海音的“两岸”情结被引量:2
- 2001年
- 在台湾女作家中 ,林海音最受人们尊敬。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 ,铸就了她的超越地域的思想情怀 ,表现为始终不渝的海峡两岸情结。在她的全部文学创作中 ,以一种中国大文化的理念选择题材 ,确定作品的主题和结构支架 ,从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描写等方面真实地显现我国社会的时代变迁。林海音是一位继承和发扬我国五四新文学优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研究林海音 。
- 古继堂
- 关键词:民族情感
- 历史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朴月笔下的孝庄太后
- 2004年
- 历史人物和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人物是历史的载体 ,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则是美学载体 ,但它们又在“历史”这两个字上联系起来。当前我国的历史文学作品以及电视剧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历史为根据进行艺术加工 ,另一类是大体接近历史真实 ,第三类是戏说。台湾作家朴月笔下的孝庄太后塑造得十分成功 ,其成功所在是“错位法”的艺术创造 ,表现为人物地位和使命的错位、爱情和婚姻的错位、感情和利益的错位、尊严和皇位危机的错位。
- 古继堂
-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批判被引量:3
- 2002年
- 台湾现代派一出现便受到批判。首当其冲的是纪弦“六大信条” ,覃子豪以“六条正确原则”迎击。对现代派诗的批判 ,持续近 2 0年 ,经历三个战役 ,出现了唐文标、关杰明、高准三位理论骁勇。纪弦节节败退 ,最终宣布解散现代派。继之 ,“创世纪”的“超现实”成了众矢之的。对现代派诗的批判之后 ,又掀起了对现代派小说“西化”倾向的批判 ,赢得台湾文学向民族。
- 古继堂
- 关键词:文学思潮现代派小说现代派文学
- 从乡愁到回归——谈台湾诗歌题材的演变
- 1994年
- 仿佛植物和气候的关系一样,台湾文学题材和政治的关系极为密切。
- 古继堂
- 关键词:诗歌题材文学题材台湾文学纪弦《乡愁》蓉子
- 多元与边缘:20世纪末的台湾文学
- 2003年
- 到了 2 0世纪末 ,由于政治和思潮的多元化 ,台湾文学也趋于多元化。现实主义文学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崛起 ,后现代派文学在台湾形成一股潮流 ,高山族文学在现代文明的带动下得到明显的提高 ,“文学台独”在政治势力的庇护下公开登场。与文学的多元化相呼应 ,台湾文坛出现了颠覆中心的“边缘”文学理论 ,引起了人们关注。此外 ,随着海峡的解冻 ,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推动了两岸文学的沟通和融合 ,乡愁文学逐渐地向探亲文学转化 ,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 古继堂
-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派文学台湾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