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风强

作品数:32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发射药
  • 6篇虚拟装配
  • 5篇网络
  • 4篇仿真
  • 3篇燃烧
  • 3篇装药
  • 3篇网络协同
  • 3篇3D打印
  • 2篇弹道
  • 2篇多孔
  • 2篇虚拟制造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炮口
  • 2篇装配性
  • 2篇网络化
  • 2篇网络化制造
  • 2篇硝基
  • 2篇面向对象
  • 2篇内弹道
  • 2篇可装配性

机构

  • 3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工业职业...

作者

  • 32篇南风强
  • 11篇汪惠芬
  • 8篇张友良
  • 7篇何卫东
  • 6篇王孝义
  • 6篇廖昕
  • 5篇堵平
  • 5篇刘婷婷
  • 4篇刘志涛
  • 4篇徐滨
  • 3篇王彬彬
  • 2篇张林林
  • 2篇王泽山
  • 2篇李宇
  • 2篇蔺向阳
  • 2篇庞维强
  • 1篇孔建寿
  • 1篇郝翠霞
  • 1篇张丽娜
  • 1篇邓重清

传媒

  • 8篇含能材料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兵工学报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火炸药学报
  • 2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装备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化学反应的大口径火炮炮口流场特性被引量:2
2021年
大口径火炮由于其装药元件复杂,装药量较大,发射过程中产生炮口冲击波及炮口焰的问题较为严重,容易对人员或设备造成损伤。为研究炮口焰的生成等炮口流场特性,以某155 mm口径火炮为模拟仿真对象,针对射击过程中高速、高压、高温且与外界环境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等特点,建立化学反应模型。同时,又考虑到弹丸射出过程中会与身管壁面产生微小扰动的现象,建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k-ε湍流模型。根据所建立的炮口流场模型模拟在不考虑初始流场的条件下弹丸出炮口后炮口流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数值分析结果清晰地展现了马赫盘、冲击波、入射激波等复杂的波系结构以及炮口焰,尤其是二次焰的产生过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火球的形状及大小吻合度较高,误差不超过8%,为大口径火炮射击过程中降低炮口冲击波、烟、焰等有害现象提供了理论参考。
王丹宇南风强廖昕肖忠良堵平王彬彬
关键词:湍流模型重叠网格
复合结构对微纳金属粉/单质硝胺炸药复合含能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为了研究微纳米金属粉对单质硝胺炸药性能的影响和机理,总结了微纳米金属粉与单质硝胺炸药不同复合方式(如机械混合、核-壳包覆、金属嵌入和其他复合方式)下不同的微纳米金属粉对不同单质硝胺炸药的作用;分析了复合含能材料中金属粉粒径和含量等变化对不同单质硝胺炸药热分解特性和感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微纳米金属粉与单质硝胺炸药不同复合方式和制备方法对复合含能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建议复合含能材料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拓展新的微纳米金属粉进行研究;深化微纳米金属粉与单质硝铵炸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新的含能材料复合结构;综合机器学习设计筛选新型复合含能材料和开拓含能复合材料工程方面应用的研究。附参考文献103篇。
刘其闽庞维强南风强
关键词:纳米金属粉含能材料
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发射药3D打印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射药成型领域,特别是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发射药3D打印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外壳部分、打印平台及负压吸附部分、加热部分、运动部分、混合送料部分、挤出部分。该方法是首先将配置好的原料放入混合输送装置,然后按要求建立...
周拥荣金国瑞王沫茹蔺向阳何卫东南风强
局部阻燃火药在模块装药中的作用
2012年
通过定容燃烧实验比较了含局部阻燃火药的模块装药中各装药组分及其混合装药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定容燃烧实验中局部阻燃火药的混合装药p-t曲线拐点处的相对已燃烧部分Ψe值随装填密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不同装填密度的混合装药中止实验,分析了Ψe值变化的原因。由势平衡理论结合实验数据分析表明,Ψe值变化与实际模块装药火炮内弹道p-t曲线上势平衡点的相对已燃烧部分ΨE值变化相对应。在模块装药中,局部阻燃火药能起到调节膛压的作用。
刘志涛徐滨南风强廖昕王泽山
关键词:物理化学发射药模块装药
基于挤出沉积技术的发射药3D打印机设计及制备被引量:8
2021年
以挤出沉积技术为核心、针对发射药黏度高、不能高温加热的性质,设计了发射药挤出沉积快速成型系统,并搭建了完整样机。以硝化棉为主的某ZY发射药为原料,制备出27.3%、33.3%、38.5%、42.9%、46.7%、50%等不同浓度物料,通过3D打印挤出实验,发现针头内径与物料浓度之间存在多项式函数关系,确定了填充速度范围为2~4 mm·s^(-1)、填充率范围为70%~90%、底板温度范围为25~45℃;在此基础上,使用发射药3D打印机打印发射药,并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发射药压缩强度最高可达为230 MPa。
周梦蕾南风强何卫东王沫茹
关键词:发射药3D打印
双基发射药挤出式3D打印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研制复杂几何形状的发射药,采用双基发射药挤出式3D打印工艺,通过螺杆挤出式发射药3D打印机打印出方形、车轮形、星孔形和花边七孔双基发射药,对打印发射药的表面结构、尺寸均匀性、密度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打印发射药的表面较光滑、无明显瑕疵;花边七孔发射药的尺寸均匀性达到传统方式制备发射药的标准,车轮形发射药弧厚的尺寸均匀性较好,标准偏差为0.026 mm,相对标准偏差为0.92%;方形发射药的密度较高(1.567 g·cm^(-3)),其他发射药的密度为1.549~1.559 g·cm^(-3);打印填充路径为同心线(填充线方向与拉伸方向平行)和直线(填充线方向与拉伸方向垂直)的发射药试样的拉伸强度分别为14.467 MPa和10.789 MPa,前者与传统方式制备的发射药拉伸强度相当。实现具有弧度和角度的多种几何形状发射药的良好打印为复杂几何形状发射药的制备提供了基础。
王沫茹周拥荣金国瑞袁璟蔺向阳南风强何卫东
关键词:发射药力学性能
模具内流道结构对硝基胍发射药成型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发射药模具内流道结构对硝基胍发射药成型过程的影响,建立了11/7硝基胍发射药模具内流道模型,对以收缩角为30°,45°,60°,成型段长度为25,30,45 mm不同组合的9种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挤压过程中收缩角和成型段长度对剪切速率、压力、速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缩角对不同收缩段和成型段交界面以及近出口等截面的影响相似,都表现出靠近中心模针以及壁面附近处发射药药料剪切速率高于周围部分,截面压力分布均匀,药料流动速度分布呈现中间大两边小的特点;成型段长度对药料流动过程中剪切速率分布影响较大,成型段长度越小,剪切速率越容易发生突变,可能导致非稳态流动;同时确定较优的内流道参数方案为收缩角45°,成型段长度30 mm。
常飞朱春鸠南风强何卫东
关键词:发射药数值模拟挤出成型
低温感包覆火药燃烧过程破孔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模拟低温感包覆火药在混合装药中的燃烧过程,该文对常温中止实验后低温感包覆火药的表面进行了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对包覆火药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在中止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装药条件如点火压力、主装药与包覆火药配比、装填密度对破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破孔规律模型,给出了该模型在燃烧计算中的处理方法。用密闭爆发器实验和内弹道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计算得到的p-t曲线与实验符合较好。
刘志涛徐滨南风强廖昕
关键词:内弹道
低温感包覆火药装药的内弹道势平衡理论模拟
2012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低温感包覆火药装药的内弹道特征及其内弹道数值计算方法,运用内弹道势平衡理论,对制式装药和低温感包覆火药装药的势平衡点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低温感包覆火药装药势平衡点处燃去火药相对量ψE随装填密度变化的原因,并拟合了低温感包覆火药装药的实际燃气生成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势平衡方程对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基本一致,应用内弹道势平衡理论描述低温感包覆火药装药的膛内燃烧规律可行。
刘志涛徐滨南风强廖昕王泽山
关键词:材料学发射药内弹道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中的协同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针对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特点,提出可重组的多Agent协同装配动态组织结构,基于Petri网建立装配动态组织模型和协同装配过程模型,对产品的装配协作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商用CAD软件与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模型数据集成方法,研究了多Agent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实时性的实现技术,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实例表明,该系统能使异地协作人员通过网络协同地对产品的装配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
南风强刘婷婷张友良汪惠芬张林林
关键词:虚拟装配多AGENT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