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闯 作品数:33 被引量:134 H指数:6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低渗造影剂对老年糖尿病大鼠肾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低渗造影剂欧乃派克350对老年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老年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尾静脉注射欧乃派克350(10ml/kg)后,大鼠血肌酐、尿素氮以及肾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老年糖尿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肾组织匀浆一氧化氮、谷胱甘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1,P<0.05)。注射造影剂后,血肌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匀浆一氧化氮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下降(P<0.05)。结论低渗造影剂可以引起老年糖尿病大鼠肾损伤,可能与糖尿病大鼠NO合成或消耗失调,进一步激活NO信号通路有关。 王瑞强 王毅 李涛 刘闯 蒲娟娟 于洁关键词:老年大鼠 糖尿病 造影剂肾病 一氧化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LR、LMR、PLR的表达及与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关系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的表达及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冠脉)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自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接诊的420例AMI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无复流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术后发生无复流的52例患者为无复流组,未发生无复流的368例患者为再灌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支架情况(数量、直径、长度)、以及NLR、LMR、PLR的水平表达,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BMI、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支架数量<2枚、支架直径<3.5mm、支架长度<30mm的患者明显多于再灌注组,LDL-C水平明显高于再灌注组;无复流组患者的NLR、LMR、PLR水平均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LMR、PLR均是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与NLR、LMR、PLR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此类高危因素患者应予以重视,并给予相应防治措施。 刘闯 闫佩佩 陈雅丽 李向辉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水乙醇经心外膜消融犬Marshall韧带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直视下经心外膜无水乙醇化学消融Marshall韧带对犬Marshall韧带电位的影响。方法 :对19只犬直视下经心外膜应用自制梳状电极对Marshall韧带进行标测 ,其中连续对可记录到Marshall韧带电位的 11只犬 ,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及其中段与左心房连接处采用无水乙醇注射化学消融方法 ,消融Marshall韧带使其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结果 :11只犬经心外膜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方法消融Mar shall韧带 ,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率 10 0 % ,其中 9只犬Marshall韧带心外膜双极电图呈“V”字形 ,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消融后Marshall韧带电位全部消失 ;2只Marshall韧带心外膜双极电图呈“Y”字形 ,不仅在Marshall韧带冠状静脉窦入口处消融 ,而且在Marshall韧带中段电位提前处消融 ,经上述两处消融后 ,Marshall韧带电位全部消失。结论 :无水乙醇化学消融Marshall韧带方法简单 ,消融成功率高 ,安全可靠。 刘闯 董建增 龙德勇 宁曼 马长生 张丽关键词:无水乙醇 MARSHALL韧带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对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03年 阐明干预左心房峡部对犬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诱发率的影响及其与电学隔离Marshall韧带的关系。左心房峡部干预指经开胸手术自左下肺静脉下缘中点沿垂直于冠状静脉窦方向切割至冠状静脉窦上缘 ,切割后缝合关闭切口。共对 19只犬经心外膜途径对Marshall韧带进行标测和对左心房峡部干预。根据干预左心房峡部后Mar shall韧带电位是否消失分为A组 (Marshall韧带电位消失 ,n =12 )和B组 (Marshall韧带电位不消失 ,n =7)。A组干预后房颤诱发率明显降低 (16 .7%vs 83.3% ,P <0 .0 5 ) ;B组干预后房颤诱发率无明显变化 (77.4 %vs 85 .7% ,P >0 .0 5 )。干预左心房峡部后A组房颤诱发率显著低于B组 (16 .7%vs 77.4 % ,P <0 .0 5 )。干预左心房峡部前后左心房峡部传导时间A组 (98.33± 3.2 0msvs 97.5 8± 2 .81ms ,P >0 .0 5 )和B组 (96 .14± 2 .6 1msvs 97.4 2± 3.10ms,P >0 .0 5 )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干预犬左心房峡部可降低房颤诱发率 ,其机制可能是因电学隔离了Mar shall韧带。 董建增 曹林生 刘小青 龙德勇 刘闯 宁曼 刘兴鹏 马长生关键词:心房颤动 诱发率 电学隔离 MARSHALL韧带 手术方式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硝酸脂类、β1-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等药物常规治疗。丹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结果:丹红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效果明显。 张丽 刘闯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心绞痛 疗效 心包穿刺引流部位与安全性及引流程度关系的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引流部位与安全性和引流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6例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11例选取左肋缘与剑突左缘交角下1cm为穿刺点;28例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处为穿刺点;7例选取左侧第4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cm为穿刺点,留置引流导管直至积液消失。结果4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无相关并发症;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处为穿刺点时进针深度最小;引流导管位于心包底部几率最高;采用反复抽送导引钢丝的方法能有效区分穿刺针是在心包腔内还是心腔内。结论选取左侧第4肋间距胸骨左缘1~2cm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采用多种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刘闯 董建增 张丽 张金盈 邱春光 李华关键词:安全性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 进针深度 心包腔内 导引钢丝 心腔内 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2009年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症状,极易进展至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炎症所介导的血管内皮损伤及血小板聚集存UAP发生、发展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能有效防治UPA。近期笔者通过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探讨其对血浆TNF一α、IL-6等炎症反应物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张丽 刘闯 李文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性心绞痛 TNF-Α IL-6 血清IL-18、APN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RFCA)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脂联素(APN)水平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AF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RFCA适应证,并接受RFCA治疗,术后接受为期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重点观察患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在患者入院时统计一般资料,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RFCA术前血清IL-18、APN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96例AF患者RFCA术后复发28例,复发率为29.17%。复发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入院时左心房前后径(LAD)、血清IL-18、内脂素高于未复发组,入院时血清APN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患者入院时LAD、血清IL-18高表达是RFCA术后复发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时血清APN高表达是复发的保护因素(OR<1,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AF患者RFCA术后复发与入院时血清IL-18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呈正相关(P<0.05),与入院时APN水平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但整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AF患者RFCA术前血清IL-18、APN水平与术后复发有一定关系,二者异常表达可能是复发的风险因子。 刘闯 陈雅丽 李向辉 闫佩佩关键词: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白细胞介素-18 复发 依达拉奉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急性脑梗死5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标准为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欧洲卒中评分(ESS)等神经心理分析工具;同时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ESS及ADL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张丽 刘闯关键词:高龄 冠心病 脑梗死 依达拉奉 L型钙通道α_(1c)蛋白在犬肺静脉前庭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快速起搏心房引起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肺静脉前庭中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ype 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LVDCC)α1c蛋白表达。方法通过建立犬房颤模型,并按是否产生房颤设立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肺静脉前庭中LVDCCα1c蛋白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组织化学抗原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α1c蛋白阳性表达在发生房颤的犬肺静脉前庭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同样条件下,不能诱发房颤的犬肺静脉前庭组织中α1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静脉前庭组织中LVDCC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心房的电重构和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该通道的变化也可能是房颤难以自发终止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房颤发生的机制之一。 张涛 贾玲 刘闯 苏荏关键词:心房颤动 肺静脉前庭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