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1-芳基-4-乙氧羰基-5-氨基-1,2,3,-连三唑和几种亲电子试剂的反应及产物抗菌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 1991年
- 本文研究1-芳基-4-乙氧羰基-5-氨基-1,2,3,-连三唑(1)同过量乙酸,乙酸酐、乙酰氯、苯甲酰氯以及甲酰胺等的反应,制得1的14种新衍生物:1-H-4-乙氧羰基-5-芳胺基-1,2,3-连三唑(2 b~d),1-酰基-4-乙氧羰基-5-芳胺基-1,2,3-连三唑(3a~d),1-芳基-4-乙氧羰基-5-乙酰胺基-1,2,3-连三唑-(4a~d)以及1-甲酰基-4-乙氧羰基-5-对硝基苯胺基-1,2,3-连三唑(5a),1-苯甲酰基-4-乙氧羰基-5-对硝基苯胺基-1,2,3-连三唑(5b),1-对氨苯甲酰基-4-乙氧羰基-5-对硝基苯胺基-1,2,3-连三唑(5c)。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及波谱分析确证,并筛选了一些化合物的抗菌作用。
- 张自义刘莹郑国钰陈茂齐杨世琰
- 关键词:抗菌活性
- 5-H-芳基-1,2,3-连三唑[2,3-d]咪啶-4-酮及相关化合物的^(13)C NMR谱研究
- 1992年
- 三唑并米啶类稠杂环衍生物由于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过敏,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合成这类化合物颇具意义。作者近期报道5-H-1-芳基-1,2,3-连三唑(2,3-d)米啶-4-酮(1)的合成,并发现它们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有明显的抑制。
- 张自义刘佩刘莹杨世琰陈茂齐
- 关键词:稠杂环
- 稠杂环化合物的研究(ⅩⅤⅠ)──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酮及哌啶/氢化吖辛因[1,2-b]嘧啶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被引量:2
- 1994年
- 研究了1-芳基-4-乙氧羰基-5-氨基-1,2,3-连三唑(1)同甲酰胺、异氰酸磺酰氯以及内酰亚胺醚等的反应,制得5-H-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酮(2a-c)、5-N-甲基-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酮(3a-c)、1-芳基-4-乙氧羰基-5-脲基-1,2,3-连三唑(4a,b)、5-H-1-芳基-1,2,3-连三唑[4,5-e]嘧啶-4,6-二酮(5_(a,b))、1-苯基-1,2,3-连三唑[4,5-e]哌啶[1,2-b]嘧啶-4-酮(6a)、1-苯基-1,2,3-连三唑[4,5-e]氢化吖辛因[1,2-b]嘧啶-4-酮(7a),并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以及质谱等方法确认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筛选了其代表特的生物活性.
- 张自义刘莹陈茂齐杨世琰
- 关键词:稠杂环嘧啶酮
- 全文增补中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 <正>游戏对幼儿有着一种天生的吸引力。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想要在幼儿教育教学管理中最大限度上挖掘幼儿的主观学习意愿,使之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游戏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引入到教...
- 刘莹
- 文献传递
- 稠杂环化合物的研究(Ⅳ)——5-醛胺基-1-芳基-1,2,3-连三唑[2,3-d]嘧啶-4-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性能被引量:5
- 1991年
- 我们已报道了1-芳基-4-乙氧羰基-5-氨基-1,2,3-连三唑类衍生物(1)的合成及抗菌活性,为研究药物构效关系,我们利用1的酰肼3同甲酸反应,制得了尚未报道的5-醛胺基-1-芳基-1,2,3-连三唑[2,3-d]嘧啶-4-酮(4_(a-c))及5-氨基-6-羟基-7H-1-(间硝基)苯基-1,2,3-连三唑[2,3-d]嘧啶-4-酮(5_d).并观察了它们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繁殖的抑制作用。
- 张自义刘莹杨世琰陈茂齐
- 关键词:抗菌活性
- 生物可降解能源器件及其应用
- 2020年
- 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由可降解材料构建而成,这些电子器件能够在体内降解并吸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避免了长期植入产生的负面效应。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在体内传感和治疗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然而,大多数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都需要外部能源供给,这极大限制了它们在体内的应用。因此,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可控降解和生物可吸收的新式生物可降解能源器件,成为了植入式瞬态电子器件的迫切需求。介绍了4种生物可降解能源器件(生物可降解原电池、光伏电池、超级电容器和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应用,并探讨了各自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 刘卓刘莹李虎李虎王中林
- 关键词:电池超级电容器
- 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技术控制药物释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技术自被提出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可将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用于自驱动的生理信号监测、电子医疗器件和药物可控释放等。综述自驱动技术在微针药物释放、膜控型药物释放、电穿孔药物释放、微流控药物释放及电化学药物释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自驱动的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精准医疗研究方向。
- 杨安平曹雨刘莹赵超超李舟
- 关键词:药物释放纳米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