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昭兵

作品数:40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鼠疫
  • 10篇疫源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7篇疫源地
  • 5篇疫情
  • 5篇水电
  • 5篇库区
  • 4篇鼠疫防治
  • 4篇鼠疫流行
  • 4篇水电站
  • 4篇健康
  • 4篇健康教育
  • 3篇电站
  • 3篇杀虫
  • 3篇杀虫剂
  • 3篇鼠疫监测
  • 3篇数据收集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菌病

机构

  • 40篇贵州省疾病预...
  • 3篇遵义市疾病预...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六盘水市疾病...
  • 1篇安顺市疾病预...
  • 1篇贵阳市疾病预...
  • 1篇毕节市疾病预...
  • 1篇黔南州疾病预...
  • 1篇铜仁地区疾病...
  • 1篇贵阳市动物疫...

作者

  • 40篇刘昭兵
  • 28篇龚晓俊
  • 25篇陈贵春
  • 22篇黄红武
  • 15篇王月
  • 9篇姚光海
  • 9篇邹志霆
  • 8篇董黎
  • 8篇田珍灶
  • 7篇王仕香
  • 6篇唐光鹏
  • 4篇吕太富
  • 4篇黄艳
  • 4篇安冬
  • 4篇王昭孝
  • 4篇王定明
  • 4篇黄艳萍
  • 3篇李世军
  • 3篇周敬祝
  • 3篇雷明玉

传媒

  • 12篇医学动物防制
  • 7篇中华地方病学...
  • 5篇中国地方病学...
  • 4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鼠疫疫源地鼠形动物的部分生物学调查被引量:4
2003年
为查明鼠疫疫源地的鼠形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季节消长 ,为鼠疫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用日夹法和笼捕法捕获野外和住宅内鼠形动物 ,进行分类鉴定 ,用粉迹法和日夹法调查鼠形动物密度。捕获的鼠形动物有 3目 4科 10属2 3种 ,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住宅内优势鼠种 ;黄胸鼠为野外优势鼠种 ;住宅内鼠形动物的平均鼠迹阳性率为 72 .62 % ,野外鼠形动物的捕获率为 4.5 4%。黄胸鼠、褐家鼠和锡金小鼠的妊娠率分别为 2 4.2 2 % ,2 8.99%和 2 8.13 %。家栖鼠类是鼠疫预防控制中的主要防制对象 ,药物灭鼠的最适时间在 3月和 11月。
陈贵春姚光海董黎龚晓俊刘昭兵吕太富王昭孝黄红武
关键词:鼠形动物鼠疫疫源地
贵州省鼠疫防治健康教育干预的做法和体会
2009年
陈贵春安冬黄红武龚晓俊刘昭兵董黎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鼠疫防治鼠疫疫情鼠疫流行新发传染病疫源地
贵州省鼠疫耶尔森菌生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贵州省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探讨疫源地性质。方法对37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营养需求试验、毒力基因检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和脉冲场电泳分析。结果37株鼠疫菌均不发酵鼠李糖和甘油,发酵麦芽糖和阿拉伯糖,脱氮阳性。选择20株代表菌株检测均为苯丙氨酸依赖(Phe+)、谷氨酸半依赖(Glu±);用Pla、Cafl、inv、hms4对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均得到456、249、1000和700bp的目标基因条带;随机引物(RAPD)分析均获得505、790、1140和1680bp的条带;脉冲场电泳图谱显示338、242.5、168和77kbp的条带。结论贵州省鼠疫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与云南省滇闽居民生态型鼠疫菌相同。
陈贵春海荣张志凯董黎姚光海龚晓俊刘昭兵黄红武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脉冲场电泳疫源地生物学特征生化试验
贵州乌江沙沱水电站库区鼠疫疫源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2000年7月,位于贵州省和广西自治区交界处的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首次爆发腺鼠疫流行,流行原因与水电站建设、库区蓄水、生态环境变化、鼠类动物迁徙和鼠疫疫源扩散等密切相关。乌江沙沱水电站是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利用的第九级大型水电工程,为做好工程建设的卫生学保障,保护库区人群健康,制定鼠疫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于2012年11月对乌江沙沱水电站库区进行了鼠疫疫源性的调查。
刘昭兵陈贵春龚晓俊黄红武田珍灶王月
关键词:鼠疫流行生态环境变化水电工程
贵州构皮滩水电站库区鼠疫疫源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调查库区自然地理景观、啮齿动物和蚤类、以及鼠疫感染指标,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库区6县18个涉淹乡(镇)的19个村。采集啮齿动物和蚤类标本、指示动物和正常人血液,检测鼠疫菌和鼠疫FI抗体。结果共发现啮齿动物3目6科13属25种,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为居民住宅和农田优势鼠种,住宅室内平均鼠密度为2.17%,农耕区平均鼠密度为1.14%。发现蚤类3种,印鼠客蚤为优势种。检测各类标本517份,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I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动物间或人间鼠疫疫情。结论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广泛存在家鼠型鼠疫的自然地理景观、主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和传播媒体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有可能引起鼠疫流行。
陈贵春黄红武刘昭兵龚晓俊王月张仁俊陆朝国吴大维田克诚吕太富田芳贵姚光海余春聂炜周敬祝蔡星和
关键词:鼠疫
贵阳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的调查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解贵阳市家蝇对常用杀虫剂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的抗药性水平,按照GB/T 26350—2010《蝇类抗药性检测方法家蝇生物测定法》中的微量点滴法测定采自贵阳市不同地区家蝇的抗药性。结果显示,残杀威对贵阳市家蝇已基本失效,无法进行测试。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对家蝇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是0.639、0.314、0.110μg/♀,抗药性系数分别是212.94、18.44、15.76,其中,敌敌畏与溴氰菊酯抗药性较1995年均有所增长。提示贵阳市家蝇对残杀威及敌敌畏已达到极高抗药性水平,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也达到中抗药性水平。
梁文琴田珍灶吴家红刘昭兵黄红武龚晓俊唐光鹏
关键词:家蝇杀虫剂抗药性
2013-2017年贵州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2013—2017年贵州省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当地鼠疫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3—2017年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兴仁县、盘县、六枝特区、思南县、德江县和沿河县9个监测点的鼠疫监测数据,分析贵州省鼠疫疫情。结果2013—2017年,贵州省未检出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室内共捕获鼠类动物3575只,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49.99%(1787/3575),褐家鼠和小家鼠为常见种,分别占35.64%(1274/3575)和11.36%(406/3575);室内鼠密度为3.48%(3575/102641),不同年份鼠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55,P〉0.05)。室外捕获鼠类动物1674只,黄胸鼠为优势种,占34.29%(574/1674),斯氏家鼠和褐家鼠为常见种,分别占18.28%(306/1674)和13.20%(221/1674);室外鼠密度为1.67%(1674/100180),不同年份鼠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241,P〉0.05)。共检查鼠类动物9541只,检出带蚤鼠类2270只,鼠体染蚤率为23.79%,鼠体蚤指数为1.0194,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指数为0.5573。结论贵州省鼠疫疫源地处于静息状态,应加强鼠疫监测工作,做好健康教育,严防发生鼠疫流行。
龚晓俊刘昭兵黄红武邹志霆
关键词:鼠疫数据收集
兴义市鼠疫疫源乡镇预防性灭鼠工作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陈贵春安冬黄红武陆洪潮何成友龚晓俊董黎刘昭兵赵勇胡兴跃
关键词:鼠疫灭鼠疫源地
2020年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2020年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贵州省报告的COVID-19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三间分布、感染来源及疫情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月22日至12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173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16%。其中确诊病例147例(84.97%),无症状感染者26例(15.03%);重症病例31例(21.09%);本地病例84例(48.55%)、境内输入病例87例(50.29%)、境外输入病例2例(1.16%)。疫情曲线呈双峰型,两个高峰间隔7 d,第1个发病高峰以境内输入病例为主,第2个发病高峰以本地病例为主。全省9个(100%)市/州44个(50%)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在贵阳市、毕节市及遵义市(占全省总病例的70.70%)。男、女性别比为1.06∶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年龄中位数为37岁。82例(47.40%)病例是通过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发现,55例(31.79%)是通过主动就诊发现,36例(20.81%)是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来黔等重点人员主动筛查发现。暴露因素以密切接触者(42.77%)和武汉市旅居史人员(38.73%)为主。29起聚集性疫情均为家庭聚集病例。结论贵州省COVID-19病例以境内输入及密切接触感染为主。对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员的早期排查、集中隔离管理及对发热病例的监测是早发现和防止疫情传播的关键。
平凯珂雷明玉勾云陶忠发刘昭兵姚光海胡灿邹志霆王定明李世军黄艳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描述性分析
2005-2009年贵州省鼠疫疫源地区鼠疫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2005-2009年鼠疫疫源地区鼠疫监测结果,评估鼠疫疫源状态和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个疫源县(市、区)的鼠疫监测资料,运用EXCEL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住宅室内鼠类动物平均捕获率为2.66%,耕作区平均捕获率为1.19%,黄胸鼠(45.40%)和卡氏小鼠(32.17%)分别为居民住宅区、耕作区优势种群。鼠类动物染蚤率为21.30%,蚤指数为1.3 808,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1 365。检测各类标本14 382份,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1抗原,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4份。结论鼠疫疫源状态逐渐趋于静息,局部微小疫源地的鼠疫菌仍有活动,黄胸鼠的种群数量已逐步增加、和优势种群的地位重新确立,应进一步加强动物鼠疫监测,防止人间鼠疫发生。
刘昭兵陈贵春龚晓俊王月王仕香
关键词:鼠疫鼠疫疫情染蚤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