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文学
  • 7篇代文
  • 5篇当代文学
  • 4篇文化
  • 3篇现代文
  • 3篇现代文学
  • 3篇现当代
  • 3篇现当代文学
  • 2篇学史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中国现当代
  • 2篇中国现当代文...
  • 2篇社会
  • 2篇审美
  • 2篇青春
  • 2篇文学史
  • 2篇文学运动
  • 2篇话文
  • 2篇白话
  • 2篇白话文

机构

  • 2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1篇刘志华
  • 1篇王本朝
  • 1篇王晓冬
  • 1篇张晓波

传媒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小说评论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四川戏剧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顾一樵的历史剧创作被引量:1
2011年
顾一樵是一位硕学通儒、文理兼治的奇才。他是国际知名的电机学家,“顾氏变数”的创立人.同时又在文学、音乐、教育、禅学方面建树颇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创作过12部剧作.是我国现代话剧的奠基入和开拓者之一。
刘志华
关键词:历史剧创作现代话剧电机学开拓者立人剧作
白话之美的发现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2015年
五四新文学运动超越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关键是对白话之美的发现与体认,从美学上论证了白话文用之于新文学的正当性,解决了新文学至关重要的语言选择难题。进而根据白话文的特点,为早期新文学设定了真实、抒情、个性等审美尺度,更新了文学的审美内涵。白话之美的观念有力反击了文言复古的主张,但也给早期新文学造成了语言自然主义、审美平均主义等局限。
刘志华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白话文运动文言文民族共同语
《西游记》影视改编与时代文化观念折射被引量:1
2014年
古典名著《西游记》,不同时代对其意义的阐释有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在现代、后现代文化视阀下,影视媒体从故事情节到人物性格的戏说改编,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形象的重塑,这不仅使我们看到了《西游记》的不同层面及演绎的多种可能性,而且从中可以捕捉到丰富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寻觅到社会价值变化的蛛丝马迹。本文将从关于《西游记》的传统论说,影视剧作中形象再塑解读,《悟空传》横空出世,《西游记》影视改编的文学观念与社会价值折射,从四个方面论述《西游记》影视改编与时代文化观念折射。
张晓波刘志华
关键词:《西游记》影视改编
鲁迅纪念中的胡风声音被引量:5
2010年
鲁迅的精神、思想和人格对胡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鲁迅文学和精神传人的胡风,从鲁迅逝世到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几乎每年都要写文章纪念鲁迅,并且还特意标明是为了纪念鲁迅而写,每一次谈论的问题和重点也有差异。"鲁迅纪念"是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胡风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阐述鲁迅精神的同时,也在建构自己的思想文论,维护鲁迅所开创的新文学传统,批判客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宗派倾向。他在复杂的文学斗争中张扬鲁迅精神。
王本朝刘志华
关键词:精神资源
社会变革中的话语重建——晚清至“五四”语言变革实践考察
2006年
1840年海禁大开后,中国传统社会受到来自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世人慨叹:“今日之事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犤1犦社会剧变和中西冲突,遂演变为国家、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传统文化秩序和价值系统失衡,文言话语体系逐渐崩溃,而社会的现代性欲求需要新的话语重建,在此背景下,汉语开始了艰难的现代转型。
刘志华
关键词:语言变革社会变革话语重建白话文运动语言问题中国传统社会
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伦理(提纲)
当代文学作为一个学科要持续存在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就需要自己独特的价值来支撑。它不仅要有确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稳定的学科规范,重要的是能给社会持续不断地提供自己的意义。当代文学中的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事件,是活在时间之流...
刘志华
文献传递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影像资源的效用及限度
2014年
图像时代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倾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提供了可兹利用的丰富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文学文本意义丰富性的消解与遮蔽。明确影像的效用及其限度,把握好相关影像资源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关系,化解图文的矛盾,才能把影像资源作为文学教学有益的补充。
刘志华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影像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石柱土家族文化保存
2014年
本文就石柱县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以城乡统筹为背景,论证石柱县传统的土家族文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延续、保存和发展,也可为类似情况作为借鉴。
王晓冬何定龙刘志华
关键词:土家文化城乡统筹文化保存
中国文学何以成为当代——《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的意义阐释被引量:1
2007年
1949—1976年的中国文学,是国家整合各种政治和文化资源制度化建构的结果。和现代文学相比,当代文学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揭示这些变化的内外原因,这就牵涉到新中国国家文学的具体形成和展开过程。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单纯从作家、作品和文学运动的角度很难厘定清楚,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无法解释中国文学由现代转入当代并进行具体实践的历史逻辑。
刘志华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学文化资源现代文学文学运动
'80后'青春文学的美学解析
'80后'青春文学是在新的文学体制下创作与传播的,写作的自由与代际特征,蕴含了新的文学质素.'青春文学'所彰显的是市场经济成熟时代,文化雅俗合流状况下自由、历险的审美体验,是基于小叙事的文学本体追求,体现的是大众娱乐和全...
刘志华
关键词:青春文学审美风格文化内涵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