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勤江
- 作品数:113 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医学奖励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L-T4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Left Tetraiodothyronine,L-T4)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超声波检查结合触诊/超声引导下FNA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胆囊结石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128人,纳入L-T4治疗组、手术切除+L-T4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T3)和总甲状腺素(Tetraiodothyronine,TT4)水平,超声波检查甲状腺与胆囊。随访3~5年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和甲状腺结节与胆囊结石变化。结果:L-T4组和手术切除+L-T4组伴随治疗时间延长和TT3、TT4水平不断上升而TSH水平不断降低,在治疗后3~5年胆囊结石和甲状腺结节逐渐缩小(P〈0.05),而以治疗后5年为著(P〈0.01)。结论:外源性补充L-T4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优化治疗选择,可作为传统的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的替代治疗方案和手段。
- 马世红刘勤江张有成田尤新王军张建伟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胆囊结石左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魏温涛刘勤江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预后
- 射频介导^(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31例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射频介导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NIS低表达或不表达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射频热疗联合131I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131I治疗。[结果]治疗组31例中,CR10例,PR13例,SD6例,PD2例;对照组28例中,CR1例,PR5例,SD15例,PD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4.2%(23/31)、21.4%(6/28)(χ2=16.389,P=0.000),两组CR率分别为32.3%(10/31)、3.6%(1/28)(χ2=7.982,P=0.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射频介导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明显。
- 刘勤江董峰马世红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射频热疗131I治疗
- 墓头回提取物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多态性上皮黏蛋白1阳性表达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墓头回提取物(回康灵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外周血多态性上皮黏蛋白1(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6例,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9例,采用墓头回精致提取物回康灵片口服并配合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对照组57例单纯TSH抑制治疗。在第4周及12周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检出率。结果服药4周时,干预组MUC1阳性表达检出20例(40.8%)、对照组36例(63.2%),两组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2周时,干预组MUC1阳性表达检出9例(19.1%)、对照组23例(45.1%),对照组MUC1阳性表达细胞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墓头回提取物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外周血MUC1阳性表达细胞有抑制作用。
- 刘勤江王玉洁戴晓雁马世红董峰
- 关键词:墓头回分化型甲状腺癌
- 上皮钙黏蛋白、P53和Bcl-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转移、神经浸润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P53和Bcl-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39例确诊的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病理标本,按有无神经侵犯分为神经侵犯组(16例)与无神经侵犯组(23例),按有无肺转移分为有肺转移组(11例)与无肺转移组(28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P53和Bcl-2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犯组E-cad阳性表达率低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神经侵犯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神经侵犯组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神经侵犯组(P<0.05);肺转移组E-cad阳性表达率低于无肺转移组(P<0.05);肺转移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肺转移组(P<0.05);肺转移组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肺转移组(P<0.05)。结论E-cad、P53和Bcl-2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局部侵润、远隔脏器(肺)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临床综合治疗的指标。
- 魏温涛刘勤江
-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上皮钙黏蛋白P53BCL-2
- 鼻咽癌组织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 2001年
- 刘勤江何晓东
- 关键词:鼻咽肿瘤P-糖蛋白
- 乳腺癌患者血清β_2-MG临床意义的评估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β2-MG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水平。结果乳腺癌64例、乳腺炎病变46例、乳腺良性肿瘤72例及健康女性52名,其β2-MG分别为4.36±1.09μg/ml、2.53±0.43μg/ml、2.44±0.62μg/ml及2.41±0.37μg/ml,乳腺癌患者组β2-MG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同时β2-MG升高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复发,转移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结论β2-MG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及估计病情的血清学指标之一;术后随访检测,对疗效及预后的判定、辅助治疗的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刘勤江王正洁
- 关键词:血清Β2-微球蛋白乳腺癌放射免疫测定法
- 红外荧光显像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在甲状癌根治手术中识别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头颈外科2021年6月-2022年3月137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或)侧颈淋巴结清扫根治术。通过肉眼识别和红外荧光显像仪探测进行辨识甲状旁腺,分析两种识别方法的检出率、准确率。结果:137例患者共确定检出甲状旁腺491枚,对照组肉眼识别出462枚,检出率94.1%,准确率98.1%(462/471);观察组使用红外荧光显像仪探测辨识484枚,检出率98.6%,准确率97.8%(484/495)。观察组使用红外荧光显像仪检出率明显高于肉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6,P<0.01);两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红外荧光显像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旁腺的检出率,更好帮助术者识别并保护甲状旁腺。
- 王云生薛金才王兴越董方田尤新刘勤江
-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旁腺
- 甲状腺髓样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占甲状腺癌的8%~10%,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恶性肿瘤。能分泌特异的降钙素,也称为滤泡旁细胞癌,属APUD系统肿瘤。不具备摄碘功能,恶性程度介于分化型与未分化甲状腺癌之间,多数患者疗效欠佳。目前认为MTC除了外科手术,其它治疗方法基本无效。放疗、化疗仅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方法,生物治疗在晚期MTC中初步开始应用,但大多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真正用于临床还有距离。研究证实髓样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ret原癌基因的突变,从而使C细胞过度增殖所致。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其临床特征及药物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 陈瑞慧刘勤江廖世奇
-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RET原癌基因
- 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微转移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微转移多抗体联合检测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432枚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颈淋巴结,选择细胞角蛋白(CK-19)及甲状腺球蛋白(Tg)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联合检测,确定其微转移情况并与各病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83例中微转移阳性淋巴结CK-19 16例(19.3%)、Tg 22例(2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转移总阳性24例(28.9%),单一抗体阳性10例,其中CK-19 2例、Tg 8例;两种抗体染色后同时发现微转移14例(16.9%)。淋巴结有微转移与否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侵袭范围及组织学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及肺转移的15例中,14例(14/15)有微转移存在,其中9例(9/15)二种抗体染色均有颈淋巴结微转移,而49例阴性患者中仅4例。结论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微转移是肿瘤复发、转移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选用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对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勤江田尤新
- 关键词:甲状腺癌微转移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