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峰

作品数:16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三峡水库
  • 5篇水库
  • 4篇水淹
  • 3篇三峡水库消落...
  • 3篇水库消落区
  • 3篇污水
  • 3篇城市污水
  • 2篇三峡库区
  • 2篇水芹
  • 2篇消落带
  • 2篇胁迫
  • 2篇库区
  • 1篇地果
  • 1篇淹水
  • 1篇淹水胁迫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营养条件
  • 1篇优势菌群

机构

  • 16篇重庆三峡学院
  • 4篇山东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重庆三峡职业...
  • 2篇水利部中国科...
  • 1篇重庆市第一中...

作者

  • 16篇刘云峰
  • 8篇刘正学
  • 4篇秦洪文
  • 4篇李德舜
  • 4篇刘仁华
  • 4篇周大祥
  • 3篇李彦杰
  • 3篇杨俊年
  • 3篇张英
  • 2篇姜闯道
  • 2篇胡莲
  • 2篇万成炎
  • 2篇王敬
  • 2篇石雷
  • 2篇王德炉
  • 2篇张会金
  • 2篇甘丽萍
  • 1篇石汝杰
  • 1篇胡廷章
  • 1篇刘立安

传媒

  • 4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植物学报
  • 1篇三峡高教研究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株城市污水优势降解细菌的初步鉴定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革兰氏等染色、个体及菌苔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等研究方法,对6株分离自城市污水的优势高效降解细菌,即9、X-18、M-28、M-6、X-39和X-58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隶属于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 sp.)、假单细胞菌属(Pseudomonas sp.)、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节杆菌属(Arthobacter sp.)、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
刘正学刘云峰李德舜张英
关键词:城市污水
水淹对水芹叶片结构和光系统Ⅱ光抑制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通过探讨在水淹条件下水芹(Oenanthe javanica)叶片结构的变化以及出水对其光系统II功能和光抑制的影响,阐明水芹光合机构在水淹条件下及出水后死亡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水淹条件下新生沉水功能叶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活性与对照叶片差异很小,但水淹使气生功能叶的Fv/Fm显著降低;植株总生物量呈负增长趋势;活体弱光条件下,沉水叶出水后2小时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Fv/Fm无显著变化;中等光强和强光条件下其RWC和Fv/Fm迅速降低;离体条件下,5小时的中等光强对沉水叶的Fv/Fm影响不显著,在随后的弱光下能恢复到出水时的初始状态;强光能使沉水叶的Fv/Fm大幅降低,且弱光下不能恢复到出水时的初始水平;在解剖结构上,水芹沉水叶的叶片总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和气孔大小都显著低于气生叶,而且沉水叶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分化,但是沉水叶上表皮的气孔密度显著高于气生叶。研究结果表明,水淹使水芹原气生叶PSⅡ功能迅速衰退,但对新生沉水叶片影响很小。水芹植株出水后,沉水叶片结构变化使其在光下保水能力下降,而强光导致了光合机构的光抑制和反应中心失活。田间条件下两者共同作用则加剧了对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进而致使其死亡。
刘云峰秦洪文石雷张会金刘立安姜闯道王德炉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水芹光抑制光合机构水淹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对蚯蚓的感染性试验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进一步探索家蚕微孢子虫的感染宿主范围以及感染致病机制,试验采用属于原生动物环节动物门的动物—蚯蚓作为被感染对象,使用不同浓度的家蚕微孢子虫对其进行感染试验,观察并统计蚯蚓的感染和死亡情况,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蚯蚓体内微观变化及微粒子孢子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家蚕微孢子虫对蚯蚓的感染能力较强,其半致死浓度LC50为8.6×107个/mL。
刘仁华周大祥李彦杰杨俊年刘云峰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蚯蚓
杀虫素48B的发酵、分离及性质初步研究
2003年
杀虫素48B是从黑微紫链霉菌浅色变种发酵液菌丝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杀虫活性物质,经过对其理化性质的测定及UV,IR,EI MS,1H NMR,13C NMR等光谱分析,初步推测为一种长链状不饱和脂类化合物,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虫抗生素.
刘正学李德舜张英刘云峰
关键词:杀虫活性杀虫抗生素发酵
三峡水库库岸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初探被引量:16
2005年
分析了三峡水库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可能演化趋势,并根据以前的研究成果,针对库岸的不同功能区(自上而下依次为:水上带、消落带和水下带)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治理对策.同时,首次将水上带(位置为消落带上面)划分为2个带,自上而下依次为:生态经济带和生态隔离带.
刘云峰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经济带
三峡水库消落区模拟水淹对4种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羊茅(Festuca ovina)等4种草本植物在长江实际水域进行模拟水淹试验,水淹深度为5 m、10 m、15 m、20 m和25 m,水淹时间为180 d,出水恢复时间为50 d,观测其水淹期间以及出水后盖度的变化,揭示不同水淹条件对4种试验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每种植物在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修复过程中适宜种植的高程。结果表明:水淹导致植株盖度下降,水淹深度越低盖度下降越显著;出水后,除香附子和芦苇在深度为25 m的处理组不能进行恢复生长外,其余皆能恢复生长,但随着水淹深度的加深,越难恢复至淹前水平;各适生植物在消落区的适宜生存范围和最适生存范围:狗牙根和羊茅,175 m~150 m和175 m~155 m;芦苇,175 m~155 m和175 m~160 m;香附子,175 m~155 m和175 m~165 m。
秦洪文刘云峰刘正学刘仁华胡莲万成炎王敬
关键词:三峡水库草本植物水淹
优势菌群对城市污水CODCr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利用从城市污水中分离到的6株优势细菌组成的优势菌群处理城市污水静态及动态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优势菌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对CODCr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液+活性污泥"、"混合菌液"和"活性污泥"试验组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91.2%,63.0%和41.9%,并且在24h左右达到最高.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均为8h左右;优势菌群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稳定运行有较重要的作用;"活性炭挂膜"、"混合菌液+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塑料网挂膜"处理城市污水,其最高CODCr去除率分别为97.1%,94.0%,78.2%和77.9%.静态和动态处理试验结果均表明:优势菌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污水CODCr的处理效果.
刘正学卢方永刘云峰李德舜张英
关键词:优势菌群城市污水好氧预挂膜活性污泥水力停留时间CODCR
三峡水库消落区模拟水淹对2种木本植物秋华柳Salix variegata和地果Ficus tikoua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在三峡水库消落区实际水域对秋华柳Salix variegata和地果Ficus tikoua进行了模拟水淹及出水后自然恢复试验.通过分析水淹期间及出水后试验植物盖度的变化,揭示不同深度的水淹对试验植物生长和恢复生长的影响,进而探讨试验植物在三峡水库消落区的适宜生存海拔范围.试验共设置5m,10m,15m,20m和25m等5个深度水平;水淹时间180d;出水恢复时间50d.结果表明:①水淹导致植株的盖度下降,甚至死亡,且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盖度下降越显著;②出水后,秋华柳仅在深度为5m和10m的处理组植株能够恢复生长,50d后,盖度显著高于出水时的水平;③地果在出水后10d内盖度继续下降,深度为15m,20m和25m的处理组植株盖度下降为0后无恢复生长,深度为5m和10m的处理组植株在出水后50d,盖度显著高于出水时的水平.
秦洪文刘云峰刘正学周大祥李彦杰刘仁华杨俊年石汝杰甘丽萍胡莲万成炎王敬
关键词:三峡水库
三峡库区蚕病防治现状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蚕病是蚕业生产中制约蚕农收入和影响蚕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本文对三峡库区蚕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为提高库区蚕农收入,防治库区主要蚕业病害的措施.
刘仁华周大祥李彦杰杨俊年刘云峰
关键词:三峡库区蚕病
高校植物课程群教学改革
2009年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对高校植物课程群涉及的课程实行独立教学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植物课程群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植物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甘丽萍胡廷章刘云峰王彦敏
关键词:教学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