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亚平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cyclinD1甲基化程度降低与大肠癌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探讨cyclinD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MSP法检测大肠癌标本中cyclinD1的甲基化状态,并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比较。结果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yclinD1甲基化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在癌旁、腺瘤、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与切缘上皮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各病变阶段cyclinD1甲基化程度与其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癌组织中cyclinD1甲基化率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cyclinD1甲基化程度降低致cyclinD1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在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上可能是一个有用的分子指标。
- 崔静张景航张洁冶亚平千新来
- 关键词:大肠癌CYCLIND1基因DNA甲基化
- DNA甲基化对大肠癌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发生与演进中p16,Rb,cyclin D1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提取正常黏膜、腺瘤、癌旁组织及癌组织基因组DNA,应用MSP法检测不同病变阶段组织中各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对其与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大肠癌发生与演进过程中,p16,Rb 基因甲基化率呈增高趋势,cyclin D1基因甲基化率呈下降趋势,p16(切缘:r=-0.185,P =0.173;腺瘤:r=-0.381,P=0.013:癌旁:r= -0.419,P=0.001;癌:r=-0.516,P=0.000)、 cyclin D1(切缘:r=-0.282,P=0.035;腺瘤:r= -0.329,P=0.033;癌旁:r=-0.298,P=0.026; 癌:r=-0.618,P=0.000)基因甲基化程度分别与其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且在癌组织分化程度(p16:X2=11.232,P=0.002,cyclin D1:X2 =9.144,P=0.015)、浸润深度(p16:X2=6.229, P=0.013;cyclin D1:X2=8.023,P=0.006)和淋巴结转移(p16:X2=5.707,P=0.016;cyclin D1: X2=7.794,P=0.005)上有显著性差异.Rb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在Rb表达抑制上不起主要作用.结论:大肠癌p16高甲基化和cyclin D1低甲基化可能是p16失活和cyclin D1过表达的主要机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李庚千新来崔静王中群冶亚平杨晓煜李永真
- 关键词:大肠癌DNA甲基化P16RBCYCLIND1
- DNA倍体分析与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诊断的比较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比较DNA图像分析系统(ICM-DNA)倍体分析及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58例患者的胸腹水作DNA倍体分析和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ICM-DNA检测的敏感性为72.50%(58/80),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为47.50%(38/80),ICM-DNA的敏感性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ICM-DNA检测和脱落细胞学检查特异性分别为93.59%(73/78),96.15%(75/78),二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倍体分析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诊断恶性胸腹水有重要意义。
- 焦红丽冶亚平杨杰郜庆祖李银生
- 关键词:DNA倍体分析恶性胸腹水
- SAFB通过调节Wnt信号通路活性促进结直肠癌增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SAFB在结直肠癌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和新鲜配对组织中SAFB的表达,分析SAFB表达与肿瘤分期的关系;采用MTT、平板克隆及裸鼠皮下成瘤等实验检测SAFB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公共数据库(GEO数据库等),通过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检测SAFB基因表达相关信号通路的富集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Wnt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Oncomine及TCGA在线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SAFB表达水平降低(P<0.01),且随着Dukes分期的增高,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MTT、平板克隆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显示,SAFB高表达在体内外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GSEA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SAFB低表达与Wnt通路激活密切相关。结论SAFB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并与Wnt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可能通过Wnt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 焦红丽王珺娆胡敏萱黄元丁彦青冶亚平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WNT信号通路
- 阿托伐他汀影响C57BL/6J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 2009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C57BL/6J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12周后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poA-I;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脉壁胆固醇含量;PepTag@Assay法检测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动脉壁CD36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下调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上调血清apoA-I水平,抑制胆固醇在血管壁的蓄积,降低内膜/中膜厚度比,下调动脉壁蛋白激酶C活性和CD36蛋白表达,有效地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下调蛋白激酶C活性和CD36蛋白表达而发挥降脂、消斑、改善动脉壁功能的作用。
- 杨晓煜冶亚平张景航张哲莹赵卫星李丽华申虎位冒冒王中群
- 关键词:小鼠
- 后疫情时代病理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 2022年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本科医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文章首先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利用的资源及具体教学手段;其次,对线上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和分析;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全面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具体调整方案,以期为医学基础教育及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焦红丽冶亚平林洁林洁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
- miR-365a-3p通过BMI1基因影响结直肠癌干细胞特性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研究mi R-365a-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住院患者的结直肠癌标本,通过Q-PCR方法检测43对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65a-3p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T分期的关系;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 R-365a-3p与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的关系;设定空白为对照组,mi R-365a-3p为实验组,miR-365a-3p抑制剂为干扰组;通过CCK8及干细胞成球实验检测三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干细胞成球能力;通过Q-PCR方法检测三组细胞中CD44、CD133及Lgr5的表达。结果 mi R-365a-3p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组织(P <0.05);miR-365a-3p与BMI1结合后,实验组中CD44、CD133及Lgr5表达下降,而干扰组升高(P <0.05);实验组细胞的增殖及成球能力下降,而干扰组升高(P <0.05)。结论 miR-365a-3p通过结合BMI1基因下调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何涵冶亚平阴常欣周玲玲昌媛李婷婷
- 关键词:BMI1结直肠癌干细胞
- INHBA基因表达上调与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初步探讨左、右半结肠癌基因转录水平的分子差异,及其差异表达基因INHBA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结肠癌标本,分析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的结肠癌数据,筛选左、右半结肠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分析差异表达基因INHBA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左、右半结肠癌转录组水平差异表达基因在TGF-β、NF-κB等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TGF-β通路中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INHBA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P <0. 05),并且INHBA高表达与右半结肠癌的脉管浸润、远处转移及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 <0. 05)。结论 INHBA基因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并且其表达与患者的恶性进展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INHBA表达上调可能在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和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周薇毕嘉欣冶亚平丁彦青
- 关键词:结肠肿瘤预后TGF-Β
- Calphostin 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Calphostin C对乳腺癌细胞MDA-MB-435S增殖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通过观察Calphostin C处理MDA-MB-435S细胞前后细胞的生长速度、倍增时间、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等变化,探讨Calphostin C对MDA-MB-435S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等方法探讨Calphostin C影响MDA-MB-435S细胞增殖的初步机制。结果与MDA-MB-435S亲本细胞(对照组)相比,Calphostin C处理的MDA-MB-435S细胞(实验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倍增时间明显延长(P<0.01),并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2.33±6.81)%和(22.00±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G1期阻滞(P<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实验组细胞中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表达没有明显变化,但活性状态(胞质转位至胞膜)的PKCα显著减少。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实验组细胞中p53、Cyclin A和Cyclin B表达没有明显变化,但p21表达上调,Cyclin E表达下调。结论Calphostin C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KCα活性、上调p21表达和下调Cyclin E表达有关。
- 千新来崔静任峰赵杰冶亚平贺国洋李新强朱慧芳韩芳毅杨慧林王霞原志庆
- 关键词:蛋白激酶C乳腺癌增殖
- miR-30b对结直肠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明确miR-30b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潜能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20对配对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miR-30b的表达;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抑制miR-30b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潜能的改变;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b的作用靶点;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过表达和抑制miR-30b后靶点Snail和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miR-30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肠黏膜组织;Transwell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30b后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抑制miR-30b后侵袭迁移能力增强;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miR-30b能够作用于Snail 3'-UTR,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miR-30b能够作用于Snail 3'-UT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30b后Snail的表达下降,EMT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下降和E-cadherin表达升高,而抑制miR-30b后结果相反。结论:miR-30b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下降,并通过靶向Snail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吴萍冶亚平丁彦青廖雯婷
- 关键词:结直肠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