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坦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饲料
  • 2篇粗饲
  • 2篇粗饲料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酸性洗涤纤维
  • 1篇中性洗涤纤维
  • 1篇微生物
  • 1篇仙人掌
  • 1篇纤维
  • 1篇纤维成分
  • 1篇瘤胃
  • 1篇瘤胃微生物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化学特性
  • 1篇黄酮
  • 1篇比表面
  • 1篇比表面积

机构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3篇党坦
  • 3篇蒋红梅
  • 2篇谭支良
  • 2篇汤少勋
  • 1篇方俊
  • 1篇王辉宪

传媒

  • 1篇饲料广角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粗饲料来源和颗粒大小及其纤维成分的表面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旨在研究3种粒度下饲料原样及其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比表面积大小,为揭示纤维素降解的机理提供理论根据.采用5×3试验设计,即5个品种(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苜蓿)和3种颗粒大小[0~0.15 mm (PS1)、0.15~0.3 mm (PS2)、0.3~0.9 mm (PS3)],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不同粗饲料样品原样比表面积有显著差异(P<0.0001),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桂牧1号>苜蓿的顺序依次显著降低:NDF与ADF比表面积则按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桂牧1号>玉米秸秆>苜蓿的顺序依次减小.5种饲料ADF比表面积都显著高于(P<0.0001)原样;饲料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粗饲料原样PS1比PS3高52.2% (P<0.0001).粗饲料NDF,PS1比PS2高23.6% (P<0.0001),PS2比PS3高13.6% (P<0.0001);ADF,PS1比PS2大16.4%(P<0.0001),PS2比PS3大13.8% (P<0.0001).结果表明,通过化学方法处理或提高粉碎水平,可显著提高粗饲料纤维成分或粗饲料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微生物对粗饲料的降解.
党坦刘志刚蒋红梅谭支良汤少勋
关键词: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比表面积
仙人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对仙人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提取方法、分离纯化、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仙人掌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仙人掌资源提供依据。
党坦蒋红梅王辉宪
关键词:仙人掌黄酮纯化药理作用
粗饲料体外发酵特性及对微生物细胞膜界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粗饲料发酵特性及对微生物细胞膜界面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以小麦秸、玉米秸、水稻秆、苜蓿和桂牧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体外发酵技术,研究不同粗饲料发酵48 h时体外发酵特性及发酵液微生物界面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1)5种粗饲料体外发酵产气量及产气动力学参数[最大产气量(Vf)、产气曲线常数(b)、产气分率(k)、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所用时间(T0.5)、初始发酵产气分率(FRD0)和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的发酵产气分率(FRDt0.5)]存在差异;Vf以桂牧一号最高,显著高于水稻秆(P<0.05),极显著高于小麦秸(P<0.01);b、k及T0.5以小麦秸最高,T0.5按小麦秸>水稻秆>玉米秸和桂牧一号>苜蓿的顺序显著降低(P<0.05);苜蓿的FRD0和FRDt0.5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桂牧一号、水稻秆和玉米秸(P<0.05或P<0.01)。2)苜蓿干物质消失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水稻秆、小麦秸(P<0.05或P<0.01),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桂牧一号、水稻秆(P<0.05)。不同粗饲料间发酵液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按玉米秸>小麦秸>水稻秆>桂牧一号和苜蓿的顺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不同品种粗饲料间在发酵特性以及微生物部分界面物理化学特性间存在差异,利用不同粗饲料发酵不同步的特性进行组合,可能有利于提高粗饲料的利用。
党坦方俊蒋红梅谭支良汤少勋
关键词:粗饲料瘤胃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