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红春
- 作品数:26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卫生局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增强安全意识 保障医疗安全被引量:4
- 2008年
- 郑强罗嫄傅红春
- 关键词:无偿献血
- 利多卡因宫旁阻滞联合宫腔灌注在人流术中镇痛的初步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宫旁阻滞联合宫腔灌注在人流术中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2月门诊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共94例,分为两组:单纯宫旁阻滞组(n=35)和宫旁阻滞联合宫腔灌注组(n=59),比较两组利多卡因局麻的效果。结果:(1)两组的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2)联合组对宫颈的松弛作用优于宫旁阻滞(P〈0.01);(3)联合组较多病例出现眩晕、耳鸣等副反应。结论:与单纯宫旁阻滞相比,宫旁阻滞联合宫腔灌注并无明显优势。
- 李飞浪傅红春陈万清李娜
- 关键词:利多卡因早孕止痛宫旁阻滞宫腔灌注
- 增强安全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 傅红春
- 5例恶性组织细胞病误诊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报告5例恶性组织细胞病,死前均误诊为其它疾病,死后经病理解剖证实为恶性组织细胞病。方法:详细描述了此5例的病理解剖所见,并对本组病例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进行性黄疸加深是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终末表现之一。结论:恶性组织细胞病表现为同期性、持续性、不规则性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进行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
- 傅红春赵越华陈旭平吕征宇谭光秀付冰陈霞
- 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病病理黄疸
-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误治1例分析
- 2009年
- 傅红春黄晓赤
- 关键词:误诊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被引量:2
- 2010年
-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的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损害,形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当局部微血管发生病变,循环障碍,神经纤维受损,则会导致肢体末梢的保护性感觉减弱或丧失足部生物力学的改变等,使机体缺乏对足部的保护措施,从而极易引起机械的或温度的损伤,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称为糖尿病足。形成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是下肢动脉慢性闭塞,可导致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轻者组织细胞变性,出现间歇性跛行、疼痛等;重者组织细胞坏死,出现下肢远端组织溃疡、坏疽。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大、中动脉的介入或架桥,对保留下肢动脉流出道的治疗有比较肯定的疗效。然而,对于下肢远端没有动脉流出道的治疗,效果却不理想,尤其是糖尿病足,最终难以避免较高平面的截肢。
- 曾春雪傅红春
- 关键词:糖尿病足部溃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缺血缺氧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自体血脂代谢紊乱
- 血府逐瘀汤、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IFN治疗ET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α-IFN)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疗效。方法将93例ET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1例,其中治疗1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2组给予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均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1组的治疗起效时间(1.7±0.6)d,治疗2组起效时间(1.6±0.5)d,对照组起效时间(3.9±0.5)d,对照组的起效时间显著慢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3.5%,治疗2组为90.3%,对照组为67.7%,前两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去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ET临床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加用血府逐瘀汤后疗效无显著改变。
- 陶黎傅红春潘琳练颖
-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血府逐瘀汤血小板去除术Α-干扰素
- 一例急性产科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抢救成功体会
- 2006年
- 邓元河张兴洪傅红春刘黎
-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抢救臀位分娩胎盘剥离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免疫异常相关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无效造血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危险性高的异质性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确,多认为MDS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作用下遗传学发生改变,产生异常克隆的造血干、祖细胞,而免疫系统的紊乱,不但不能有效清除MDS克隆的肿瘤细胞,反而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凋亡增加,外周血细胞减少,使得疾病向急性白血病进展.
- 温顺祝傅红春李晓明邢宏运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免疫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5
- 2005年
- 刘敏傅红春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