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海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睡眠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梗死
  • 3篇BNP
  • 3篇CHF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重度睡眠呼吸...
  • 2篇综合征
  • 2篇介入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呼吸暂停综合...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机构

  • 11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俞海峰
  • 6篇程震锋
  • 4篇韦凡平
  • 3篇钱国权
  • 3篇李晓勇
  • 2篇陆玉良
  • 2篇张川
  • 1篇袁高辉
  • 1篇卢孔杰
  • 1篇李丽芳
  • 1篇周德震

传媒

  • 3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07年(...
  • 1篇华东地区第6...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VI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阈值动态变化及倍他乐克对其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VVI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阈值的变化规律及倍他乐克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1例VVI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测定起搏阈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起搏阈值均明显高于术中(P<0.01),以术后1周达峰值,随后降低,3个月后开始稳定。16例植入术后服用倍他乐克组与45例未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组比较,术中及术后各相同时间点起搏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内,起搏阈值明显升高;口服小剂量倍他乐克不影响起搏阈值。
俞海峰韦凡平
关键词:VVI起搏器起搏阈值倍他乐克
CHF合并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Auto CPAP治疗前后BNP变化及意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基础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强心甙、硝酸酯类、ACEI、β-阻滞剂等)已经比较成熟,且具有较多的循证医学依据。Auto CPAP 通气治疗对中重度 SAS 疗效肯定,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患者最...
李晓勇俞海峰
文献传递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分钟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比值(E/A)变化,并评价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91/95),对照组为84.2%(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两组患者CO、LVEDD、LVESD、LVEF、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31、4.92、4.11、4.62、6.34、5.78、5.56、5.92、6.13、6.90,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4.13、4.90、4.10、4.01、4.45,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观察组出现8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俞海峰程震锋
关键词:美托洛尔通心络胶囊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
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与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73adrenergicreceptor,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与心力衰竭患者基因型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对卡维地洛治疗心衰的疗效评价。方法330例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最大耐受剂量卡维地洛治疗5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各项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脑利钠肽及6min行走距离,并作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测定,观察治疗前后各基因型患者指标变化的组间差异。另随机选取300名正常健康人群,进行β3-AR基因T190C多态性测定,比较心力衰竭患者组和健康人群组之间基因型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β3-AR基因T190C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3-AR基因T190C多态含TT基因型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卡维地洛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脑利钠钛较CC基因型患者显著改善。结论β3-AR基因T190C位点的基因型与心力衰竭无明显相关,β3-AR基因T190C多态含T等位基因心力衰竭患者对卡维地洛疗效好于含C等位基因患者。
俞海峰韦凡平钱国权李丽芳张川程震锋
关键词:心力衰竭卡维地络单核苷酸多态性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CHF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nCPAP治疗前后BNP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测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前后心室钠尿肽(BNP)值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选CHF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74例,随机分两组:接受基础药物及nCPAP治疗者35例为治疗组,只接受基础药物治疗者39例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BNP值。结果治疗组nCPAP治疗6月后,BNP值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只接受基础药物治疗6月后,BNP值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BNP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月后,治疗组BNP值明显较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NP浓度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判断CHF患者预后和进行危险分层的指标。nCPAP治疗使已接受基础药物治疗的CHF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BNP值明显下降,其收益明显,值得推广。
俞海峰韦凡平李晓勇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正压呼吸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的止吐疗效及其它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4~90(67.5±5.2)岁。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5~92(68.6±5.6)岁。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术前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10mg。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B)时间及术后肌钙蛋白I、BNP峰值、PCI术中恶心、呕吐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D-B时间[(70±10)min]短于对照组[(90±15)min],肌钙蛋白I峰值[(16.2±5.6)滋g/L]、BNP测量峰值[(121±25)ng/L]、恶心、呕吐发生率(11.1%)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44.4%、17.8%、4.4%)和住院期间病死率(2.2%)均较对照组[(18.9±4.2)滋g/L、(432±30)ng/L、35.6%、77.8%、33.3%、17.8%、8.9%]低(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肌注甲氧氯普胺的止吐效果良好,能尽早开通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灌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
钱国权程震锋俞海峰陆玉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甲氧氯普胺急诊PCI术
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10例老年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CTO患者(CTO组,n=30)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无CTO患者(无CTO组,n=180)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TO组院内死亡率、术后1年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无CTO组(16.67%比6.11%,P=0.03;20.00%比8.39%,P=0.0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源性休克、左前降支血管梗死是老年STEMI患者院内死亡和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CTO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多支血管病变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CTO预示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不佳或死亡风险增加。
闵建明俞海峰张栗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3例,采用rhBNP治疗,随机分为常规推荐剂量组(n=32)和小剂量组(n=31),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小剂量组总有效率(90.3%),与常规推荐剂量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Dd未见明显缩小,而LVE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组间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剂量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同常规推荐剂量治疗效果相仿。
俞海峰周德震程震锋韦凡平袁高辉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急性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3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再灌注开始1 min内行缺血后适应处理,对照组患者不作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cTnI峰值、CK-MB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观察组的CTFC[(29.4±8.4)帧]明显大于对照组[(25.3±7.9)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峰值[(157.3±83.6)U/L]与cTnI峰值[(2.5±1.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01.5±77.3)U/L、(3.1±1.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及WMSI均无差异,术后6个月观察组LVEF[(57.4±8.7)%]及WMSI[(1.19±0.4)分]均优于对照组[(53.6±9.3)%、(1.27±0.3)分],观察组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16.5%)低于对照组(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I急诊PCI时缺血后适应能够改善冠状动脉再灌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钱国权程震锋俞海峰陆玉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缺血后适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HF合并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Auto CPAP治疗前后BNP变化及意义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基础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强心甙、硝酸酯类、ACEI、β-阻滞剂等)已经比较成熟,且具有较多的循证医学依据。Auto CPAP通气治疗对中重度SAS疗效肯定,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患者最有效的...
李晓勇俞海峰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治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