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璟

作品数:8 被引量:19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混凝土
  • 3篇耐久
  • 3篇耐久性
  • 3篇干湿循环
  • 2篇动力检测
  • 2篇动力特性
  • 2篇力特性
  • 2篇氯离子
  • 2篇混凝土耐久性
  • 2篇健康监测
  • 2篇PZT
  • 1篇锈蚀
  • 1篇压电阻抗
  • 1篇振动
  • 1篇植入
  • 1篇实时监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土结构
  • 1篇温度补偿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余璟
  • 3篇卫军
  • 3篇朱宏平
  • 3篇董荣珍
  • 2篇周锡武
  • 1篇张俊兵
  • 1篇閤东东
  • 1篇陈晓强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混凝土内氯离子迁移过程的研究与发展
本文论述了混凝土内氯离子迁移机制及计算模型的研究及发展.Fick定律是目前广泛被采用的模型理论,但是Fick定律在描述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时存在许多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的假设,这些假设大大地局限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
董荣珍卫军余璟
关键词:混凝土模型修正
文献传递
干湿循环条件混凝土内氯离子输运模型的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首选形式,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耐久性不足而导致提前失效。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氯离子通过孔隙渗入混凝土内部,到达钢筋表面而导致钢筋锈蚀,...
余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干湿循环钢筋锈蚀结构耐久性
文献传递
植入混凝土内部的PZT耦合振动状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正>埋置于混凝土中的PZT片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无损监测,由于其所具有的双向机-电耦合特性,在混凝土的无损监测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国内、国外研究的重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压电陶瓷技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监测中...
余璟朱宏平陈晓强閤东东
文献传递
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动力特性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结构的振动特性(比如频率、振型、模态阻尼等)是结构物理参数(如质量、阻尼和刚度)的函数,结构损伤即意味着结构物理参数的改变,而物理参数的改变...
朱宏平余璟张俊兵
关键词:健康监测动力特性
文献传递
基于PZT阻抗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地震、水灾、风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土木工程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若结构关键部位的早期损伤未能及时发现而继续发展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整个结构的突发性失效,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灾难。因此,实时监测结构的健康...
余璟
关键词:压电阻抗温度补偿实时监测传感器性能
干湿循环条件混凝土内氯离子输运试验拟合与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为了进一步揭示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输运机理,对比分析全浸泡和干湿循环两种条件下的已有试验数据,分开考虑浓度扩散作用和孔隙吸附作用,对混凝土内氯浓度的分布与侵入深度和侵蚀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氯离子浓度随时间和深度变化的经验公式.比较不同水灰比及掺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数据与公式计算数据,拟合情况较好.该式在传统扩散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孔吸附作用,更符合工程实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
卫军余璟董荣珍周锡武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干湿循环
干湿循环条件混凝土内氯离子输运试验拟合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输运机理,对比分析全浸泡和干湿循环两种条件下的已有试验数据,分开考虑浓度扩散作用和孔隙吸附作用,对混凝土内氯浓度的分布与侵入深度和侵蚀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氯离子浓度随时间...
卫军余璟董荣珍周锡武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干湿循环
文献传递
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69
2011年
基于动力特性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结构的振动特性(比如频率、振型、模态阻尼等)是结构物理参数(如质量、阻尼和刚度)的函数,结构损伤即意味着结构物理参数的改变,而物理参数的改变必然引起结构振动特性的改变。该文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动力检测方法的涵义、应用现状和分类方法。对基于动力特性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和识别算法做了重点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朱宏平余璟张俊兵
关键词:健康监测动力特性振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